括囊无誉 2017-01-27 10:42
通常我们所说的六艺,是指《周礼》中描述的六种技艺,即“礼、乐、射、御、书、数”,然而,儒家的六艺有所不同。《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那么,儒家的六艺是指什么呢?跟《周礼》的六艺又有什么区别呢? 儒家的六艺则是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解读儒家六艺,说:“《乐》是用以调节精神的;《诗》是用以端正语言的;《礼》是用以明确规矩的;《书》是用以推广道德的;《春秋》是用以判断事情的;而《易》与天地共始终,是上述五艺的本源。”
截至班固所处的西汉,对《易》进行阐释的有十三家,著作共二百九十四篇;对《书》进行阐释的有九家,著作共四百一十二篇;对《诗》进行阐释的有六家,著作共四百一十六卷;对《礼》进行阐释的有十三家,著作五百五十五篇;《乐》类著作共六家,一百六十五篇;《春秋》类著作共二十三家,九百四十八篇。
根据班固的统计,六艺名家共七十家,著作共二千七百九十篇。 奇怪的是,班固又将六艺分为九种,即“序六艺为九种",除“诗”、“书”、“礼”、“易”、“乐”、“春秋”之外,还把“论语”、“孝经”、“小学”加入六艺之中,如此,称之为九艺或许更为恰当。
可见,儒家的六艺与《周礼》的六艺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周礼》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即“礼节、音乐、射箭、驾车、文学、算术”这六种技能,而儒家的六艺则是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
后人在解释《史记·孔子世家》中“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时,往往解释为孔子有三千弟子,身通“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的多达七十二人,其实不然,此处的六艺指的是儒家六艺,即《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因为上文写得很明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而非“孔子以礼乐射御书数教”。可见,在孔子的教学内容中,并不包括射箭、驾车以及算术,而仅止于《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
|
|
来自: 公司总裁 > 《诸子百家宗教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