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养生理论中,有著名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论,但很多人不能正确理解此论,以致养生实践中常常发生错误,不仅没有达到养生的效果,反而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如很多人认为,春夏养阳,就是春夏吃温热助阳食物以补阳气;秋冬养阴,就是秋冬吃寒凉滋润食物以补阴液。其实这是对原文理解上的极大错误。 实际上,《内经》讲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主要是说养生应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一四季阴阳变化的自然规律。如从起居而言,春三月,气候渐温,天地俱生,万物以荣,人们宜顺应万物生发之性,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以养人体生发之气;夏三月,气候渐热,草木蕃秀,人们宜顺应万物长大繁茂之性,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气得泄,以养人体旺盛长大之气;秋三月,气候渐凉,万物收容,人们宜顺应万物收敛之性,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无外其志,以养人体收敛之气;冬三月,气候渐寒,水冰地坼,万物封藏,人们应顺应万物封藏之性,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以养人体封藏之气。如此即为春夏养生、养长,秋冬养收、养藏。因春生、夏长属阳,故亦可谓春夏养阳;秋收、冬藏属阴,故亦可谓秋冬养阴。 至于四季饮食养生,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也不是让人们春夏吃温热食物补阳气,秋冬吃阴寒食物补阴液,而是应根据四季气候之寒温,调节饮食之寒温,力求得到阴阳之平衡。如春夏气候温热,食物就宜清淡一些,不可多吃温热之物,以免过于助阳上火;秋冬气候寒凉,食物就宜适当增加热量,以助阳御寒,不可多吃阴寒之物,以免损伤阳气。当然,这仅是对正常体质的养生而言,若体质阴阳偏差较甚者,则不可拘泥于此。如体质阳虚寒盛者,夏季亦可进补温热助阳之物;体质阴虚火旺者,冬季亦可进食阴柔滋补之物。总之,大家一定要明确,春夏养阳并非补阳,秋冬养阴并非补阴,而是饮食起居要顺应四时气候的变化,以促进机体阴阳平衡,达到正常的生长收藏功能。 ———————————————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李刘坤 ——————————————— 正心诚意·温暖喜悦 新浪微博:@正安中医 微信服务号:zanchi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