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版建筑面积计算规范解读:围护结构不垂直于水平面的楼层

 勇敢而率直的人 2017-02-01

掩泪辍学别母亲,

几番流浪获工薪,

日暮疲惫如霜打,

夜半自读若踏春。


好了,言归正传,现在开始为大家上第十八课:

围护结构不垂直于水平面的楼层建筑面积计算


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 50353-2013)原文:

3.0.18 围护结构不垂直于水平面的楼层,应按其底板面的外墙外围水平面积计算。结构净高在2.10m及以上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净高在1.20m及以上至2.10m以下的部位,应计算1/2面积;结构净高在1.20m以下的部位,不应计算建筑面积。

条文说明:

本规范的2005版条文中仅对围护结构向外倾斜的情况进行了规定,本次修订后条文对于向内、向外倾斜均适用。在划分高度上,本条使用的是“结构净高”,与其他正常平楼层按层高划分不同,但与斜屋面的划分原则相一致。由于目前很多建筑设计追求新、奇、特,造型越来越复杂,很多时候根本无法明确区分什么是围护结构、什么是屋顶,因此对于斜围护结构与斜屋顶采用相同的计算规则,即只要外壳倾斜,就按结构净高划段,分别计算建筑面积。斜围护结构见下图。

新版建筑面积计算规范解读:围护结构不垂直于水平面的楼层

【旧版规范】

3.0.14 设有围护结构不垂直于水平面而超出底板外沿的建筑物,应按其底板面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层高在2.20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0m者应计算1/2面积。

分析解读:

1、建筑设计追求新、奇、特,从而造型越来越复杂,围护结构和屋顶无法明确区分。

2、如果认定是斜围护结构时,围护结构本身应计算建筑面积。

3、如果认定是斜屋顶时,屋顶结构本身不计算建筑面积。

4、围护结构和屋顶无法明确区分,为了统一计算原则,对围护结构向内倾斜的情况做如下规定:

(1)多(高)层建筑物顶层,按坡屋顶算。如有垂直于楼板的围护结构均视为屋顶,按结构净高不同,算全面积或算1/2面积或不算面积。

新版建筑面积计算规范解读:围护结构不垂直于水平面的楼层

(2)多(高)层建筑物其它层,倾斜部位均视为围护结构,应按其底板面的外墙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再扣除按坡屋顶计算的面积部分。结构净高在1.20m及以上至2.10m以下的部位,扣除1/2面积;结构净高在1.20m以下的部位,全部扣除。

【例】建筑标准层剖面图如下图所示,建筑物宽10m,计算其建筑面积。

新版建筑面积计算规范解读:围护结构不垂直于水平面的楼层

解:

S=(0.1+3.6+2.4+4+0.2)×10+0.3×10×0.5

=103+1.5=104.5㎡

S=11×10-0.4×10-0.3×10×0.5=104.5㎡

(3)单层建筑物时,计算原则同多(高)层建筑物其他层。

5、本条款计算规则比较复杂。“应按其底板面的外墙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由于围护结构不垂直,向内倾斜或向外倾斜,各个标高处的外墙外围水平面积不同,因此本规范取定为结构底板处的外墙外围水平面积。


本文所涉及到的术语

建筑面积:建筑物(包括墙体)所形成的楼地面面积。这样理解:建筑面积包括附属于建筑物的室外阳台、雨篷、檐廊、室外走廊、室外楼梯等。

围护结构:围合建筑空间的墙体、门、窗。

结构净高:楼面或地面结构层上表面至上部结构层下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为什么唤其《无为盟》?

因为我们的口号是:无为而学,量积而盟。

本文内容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此文章为建筑造价研究联盟原创,特此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