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第一打工妹·安子传奇(6)

 千里共平安 2017-02-02

  深圳特区报《打工文学的一朵报春花》认为:安子代表打工阶层讲出自己的声音,吐出心中的苦闷与希冀。
  深圳法制报《安子传奇》说:安子的笔触动了打工同胞的每一根神经,道出了他们的苦乐与追求。
  深圳风采《青春,没有驿站》以抒情的口吻道:《青春驿站》是一首委婉而深情的诗,是献给流水线旁那些柔弱心灵的歌。
  深圳电视台专题片《明天会更好——记安子的成长》讲道:安子之路,是每个打工青年奋发图强、追求卓越的道路。
  特区青年周末《安子热一浪接一浪》报道:“安子的天空”——深圳打工女作家安子影像展受到了众多观众和打工者的欢迎。
  拉萨晚报《深圳喜遇安子》感叹:接触安子和结识安子笔下的多彩女性,你一下子便能感受到对生活真挚的膜拜,对未来跃跃欲试的勇气。以及纵然“山穷水尽”却依然不悔初衷的青春个性。
  珠江晚报《拥有自己的天空》的作者说:安子自学成才的事迹和安子笔下那一个个真实感人的打工妹的故事,曾激励我走过三年打工路,四载军旅生涯……
  侨乡导报《小妹妹走西口》经过市场调查后写道:安子的旗帜下有“寻找安子”的无数打工妹,全国几十家报刊为她们推波助澜,“安子现象”全国瞩目。
  自然,最能引起感情共鸣的,是百万之众的打工仔、打工妹。一时间,“寻找安子”的信件如雪片般转到了安子的手上。
  
  如果确认自己是对的,那就应该走自己的路
  
  而深圳特区,也并非外界人士想象的那般美好。这方热土虽然为打工仔、打工妹创造了种种机遇,为他们提供了物质上某种程度的富裕和精神上某些方面的满足,却同时又使他们备尝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在举目无亲、生计失落等窘境中。不少打工仔、打工妹向安子倾诉衷肠。
  一个被不公正“炒鱿鱼”的打工仔。用长达5页的篇幅叙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临结尾处有这么一句话:今天的我,去何处“自我推销”?
  一个落款“恳请呼救失落之女”的打工妹,在信中这样写道:生活的不平,爱情的多难,人生的坎坷,等待着安子姐的剖析……
  展读这类来信,安子的心像针刺一般难受。作为一个打工妹,安子感到有责任去慰藉他们受创的心灵,增强他们拼搏的信心。于是,在打工之余,安子常常约见他们。并借助新闻文化单位设置的“安子信箱”,用自己切身感受诉说“深圳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大都市,只要你热爱生活,就会寻找到你所需要的东西”;或以他人生动的事例表明“深圳不相信眼泪,只相信自强不息”。
  正是这样,多少打工仔、打工妹调整了失衡的心态,鼓足了生活的勇气;也正因为如此,安子不仅是受到他们钦佩、崇拜的“大人物”,而且成了值得他们信赖、爱戴的“贴心人”。
  1991年11月28日晚。刚刚荣膺“深圳市青年十杰”的安子参加完“十杰”表彰会后,应邀赶往横岗镇人民公园大家乐。大家乐舞台的露天台凳上,已密密麻麻坐了近3000多名打工者。由于安子在“安子的天空”节目中透露要到横岗来的消息。那些打工者冒着料峭的寒风从市区内、布吉、龙岗、坪山、淡水、惠阳、东莞等地赶来。
  大家乐的整个晚会分文艺演出、自报节目和特别节目三大部分。
  晚会的特别节目进行时。当主持人宣布安子要和观众见面、并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打工经历时,只听得“哗”的一声。台下的许多打工仔、打工妹一齐站立起来,许多人手上握着安子的《青春驿站》拥向场地中央,顿时形成一个包围圈将安子围住。
  安子给大家讲了自己的成才故事,有喜悦也有忧伤,有所得也有失落,在青春的驿站中,有面临逆旅的彷徨、风雨兼程的迷惘,也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接着,身穿暗红色风衣的安子即兴为大家朗诵了蛇口青年诗人谢宏的诗歌《候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