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和会计'菜鸟'谈谈资产负债表

 吾道有涯 2017-02-03

给别人一个尽可能反映企业现实财务状况的资产负债表,便是我们结账时追求的目标。


岁末年初要结财务报告,给各利益方看看一个会计年度的运营状况,所以在很多人的眼里,利润表是最重要的。其实,利润表只是解释了当年由于商业活动而变动的股东权益情况。人们逐渐意识到资产负债表才更加重要,虽然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是特定时点上的数字,较利润表相比,更容易人为的干预,但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是企业可以货币化的资源和其未来可能的义务。


简单的说,资产是未来的成本费用,负债是未来的义务。后半句大家都明白,但前半句一时绕不开弯。可能是定义里说的资产是未来的经济利益的净流入,为什么这里说是未来的成本费用?这其实是一个事项的两个方面,所谓的净流入其实就是在经济利益流入与资产负债表上的列示金额在未来相抵后要大于等于零。


所以,我们在资产负债日的时候,要检查一下,这些项目是否还符合资产的定义。例如:某项存货,列示为100元,将来只能带来80元的经济利益,那么就应该修正资产负债表中此项存货的价值列示为80元,减少的20元应该进到当期利润表里。这也是资产负债表需要可靠性要高于利润表的体现,而不是相反因为这20元不是本期的商业活动而拒绝减少当期利润。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应收账款的未来可收回金额的最佳估计数所使用模型发生了变化,当你使用更可靠的估计数应该反映在年末的资产负债中,而不应该从新的一年第一天才开始用更可靠的模型来得到这个最佳估计数。


实务中许多会计人员似乎不太明白,明明是20X8年才执行新的会计准则,为何20X7年的其初余额也要调整。这些都是为了使资产负债表更可靠,增加其可理解性的做法。


所以,大家要把资产负债表想像成一个特定时点上的一张照片,所有的数据都尽可能的可靠,也就是可验证性,比如说:货币资金列示200元,要能够把该会计主体所有货币资金加起来正好就是这个数字(实际情况可能会有未达账项的存在,金额不重大,而免于调整报表,仅仅做余额调节表的情况);列示的存货和固定资产既要盘点有这些东西,还要有会计证据证明他们的价值以及会计主体拥有其所有权。


预计的“三包”费用,坏账准备与过去发生的经验相符,有特别情况也有会计证据或者合理的估计模型做为支持这些最佳的估计数。


同样的负债情况也是如此,你的应付账款要能够列示出具体欠谁的,什么时候到期。报告的长期负债真的是一年以上才会到期的负债。


没有把预收的账款冲减了应收账款,没有把预付的账款放在了应付的里边。只有这样,才做到了真实和可靠的资产负债表。给别人一个尽可能反映企业现实财务状况的资产负债表,便是我们结账时追求的目标。


来源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