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6年 这些风险管理话题值得你关注

 昵称40043087 2017-02-05
    2016年即将过去,回首这一年,哪些重大风险管理话题让你印象深刻.热议背后你有没有更多反思,以在即将到来的2017年有所警醒和事先预防.以下我们梳理了2016年的重大风险管理话题,与你共同回眸,以期借鉴,并为实际工作所用。
  “偿二代”监管体系正式实施
  2016年1月1日起,“偿二代”监管体系正式实施,对于中国保险行业迎来挑战和新的机遇。
  在“偿二代”体系下,权益价格的风险因子系数很高,也就是说,对于资本的消耗是很大的,险资投资于上市公司股所要求的资本压力相当大。但当前“偿二代”对于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报告的要求是季报,相对来说对于偿付能力充足率的监控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保险公司进行资本补充的时间和空间。但是,一旦保险公司在报告日未能及时补充资本,则会立即出现偿付能力不足。由此可见,“偿二代”下的资本约束“紧箍咒”还是非常有效的,保险公司必须考虑高收益投资资产与资本占用之间的平衡。
  “偿二代”的实施,将助推保监会的各项市场化改革,同时又在监管鼓励保险机构业务及发展模式创新的同时,建立起了一道风险屏障。风险导向的“偿二代”监管体系对于整个行业持续推进市场化改革,转变发展方式,提升资本和风险管理水平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激烈竞争和网络风险成为企业新忧
  安联全球企业及特殊风险今年初发布了《安联企业风险报告2016》,这份报告收集了来自40多个国家的800多名风险经理和保险专家的观点。报告显示,今年的风险榜单和往年大不同,对传统工业风险,如自然巨灾、火灾的担忧有所降低,取而代之的是其他干扰性事件、企业所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以及网络事件。
  《安联企业风险报告2016》指出,全球范围内,业务和供应链中断连续第四年位居风险榜单的首位。但值得关注的是,许多企业担心导致业务和供应链中断的主要诱因不再是财产损失,而是网络袭击、技术故障或者是地缘政治不稳定等非物质性损失因素。排在业务和供应链中断风险后的依次是市场发展和网络事件。这些企业风险备受关注,首次列入风险榜单前三强。其中,网络事件更被认为是企业在今后十年最具挑战性的长期风险。
  地震频发 如何做好风险自救
  今年4月,对一些国家和地区来说可谓是相当“震撼”的一个月,菲律宾、缅甸、日本、厄瓜多尔相继发生造成人员伤亡的强震,震级从5.9级至7.8级不等。专家分析认为,这可能标志着地球进入了地震活跃期。
  有关人士提醒游客,在选择出游目的地时,应提前了解该国家的旅行风险系数,根据各项风险系数,在出行前做相应的准备,告诉同行的家人、孩子如果发生危难时,如何应对。比如遇到大震时,特别是要保持冷静,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做出迅速反应。在地震心理学上有一个“12秒自救机会”,即地震发生后,若能镇定自若地在12秒内迅速躲避到安全处,及时采取自救行为或逃离现场,常能获救或避免死亡。
  另外,出行前,游客记得购买旅行保险。对于出境游的游客,在华的家属如果不清楚出行者是否投保了或者是投保了哪家保险公司的境外旅游险,可拨打保险公司的服务热线,提供出行人员姓名及证件号码,以查询其投保情况。主动查询和求证有助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出行者及其亲属能获得急需的协助,如紧急医疗运送和亲属探访等。
  防灾减灾日聚焦安全城市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八个防灾减灾日,今年的主题是“减少灾害风险,建设安全城市”。国务院要求各级政府围绕该主题,深入开展防灾减灾活动着力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工程、重要建构筑物和场所等的设防水平,加强城市综合减灾能力建设,增强城市抵御和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为构建安全宜居城市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然而,回顾以往的灾难经历,深深地感受到广大人民群众对于防灾减灾救灾意识和常识的匮乏,导致灾害损失的发生与扩大,令人扼腕叹息。
  中短存续期人身保险产品的风险防控
  2016年3月18日,中国保监会正式发布《关于规范中短存续期人身保险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该通知明确了“中短存续期人身保险产品”的定义:“前4个保单年度中任一保单年度末保单现金价值(账户价值)与累计生存保险金之和超过累计所缴保费,且预期该产品60%以上的保单存续时间不满5年的人身保险产品。投资连结保险产品、变额年金保险产品除外”,有利于预防一些险企将产品改头换面规避监管的行为。另外,除将保费收入规模限定为:“自2016年1月1日起,保险公司中短存续期产品年度保费收入应控制在公司最近季度末投入资本和净资产较大者的2倍以内”之外。此外,《通知》还强调了责任追究,规定“预期存续时间的评估与产品实际经营情况有明显偏差的,中国保监会将依法追究保险公司和总精算师的相关责任”,这一规定有利于中短存续期人身保险产品的规范经营和风险防控。
  香港保险产品风险防控
  今年以来,购买香港保险的市民越来越多,香港的人身保险产品尽管有着明显的优势,但就普通消费者而言,其中蕴含的风险也不容小觑:第一,“地下保单”风险。一些内陆居民出于种种原因无法亲自去香港买保险,于是有的保险代理人为了自身利益,伪造内陆客户往来港澳通行证副本,甚至伪造内陆客户签名,为未到港的内陆居民订立保险合同,这就是所谓的“地下保单”。这种“地下保单”是纯粹的非法保单,既不受内陆法规保护,也不在香港法律保障范围之内。因此,内陆消费者不能轻信中介人员对“地下保单”的宣导,为避免将来自己权益受损,应该坚决拒绝“地下保单”。第二,汇率风险。内陆居民赴香港购买的人身保险产品一般以港元或美元计价,投保人支付保费、领取保险金或分红必然面临汇率风险。尤其是如果领取保险金或分红时港元或美元有明显贬值,保险消费者也会相应蒙受损失。第三,高额诉讼成本风险。事实上,随着内陆居民赴香港购买保险日趋增多,由此产生的各种纠纷案件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
  此外,尽管投保人可以选择向香港当地的保险索偿投诉局进行投诉,但就目前来看,该局可裁决的赔偿金额上限是100万港元。而内陆消费者在港投保的人身保险产品,超过百万保额的比比皆是,这使得通过香港保险索偿投诉局处理争议很难达到投保方的期望值。
  由此看来,尽管香港人身保险产品在某些方面同内陆相比有着明显优势,但基于其中可能蕴含的风险,内陆消费者应在充分认识自身风险保障需求特点和详细了解产品内容的基础上,谨慎选择,不能人云亦云,简单地将“赴港投保”视作一种潮流而盲目跟风。
  区块链技术能给保险带来什么
  今年以来,说起科技领域最炙手可热话题的必然离不开区块链技术。这一脱胎于比特币的底层技术,以7年多的稳定运行证明了其高度安全可靠的架构和算法设计,同时凭借分布式账本和智能合约等创新性的技术,为多个行业的产业升级打开了巨大的想象空间。甚至有业内专家预言区块链技术将掀起第二次互联网革命。
  区块链主要解决的交易的信任和安全问题。在现在的保险经营中,保险公司和投保人的纠纷时有发生,要么是投保人提供虚假的个人信息骗保,要么是理赔的时候对于免责条款的认定发生分歧。而这些问题的关键都在于对投保人的个人信息缺乏一个真实可信的数据采集和存储手段。
  而随着诸如医疗信息数字化、个人征信体系等国家系统性工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权威数据源出现,如果能够将这些数据引入并存储在区块链上,将成为伴随每一个人的数字身份,这上面的数据真实可信,无法篡改,实时同步,终身有效,对于投保人的风险管理将带来莫大的益处。
  地震保险制度进入实质性阶段
  在国内几个地区巨灾保险、地震保险试点的基础上,2016年5月,中国保监会和财政部共同颁布《建立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制度实施方案》,结束了各地的试点探索,使地震保险制度建设进入全面推进的实质性阶段。
  该实施方案对保障对象、保险金额、条款费率、赔偿处理等方面都做了详细的制度安排,明确了在“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保障民生”的原则下,我国城乡居民住房地震保险制度实行“整合承保能力、准备金逐年滚存、损失合理分层”的运行模式,设计了五层风险分散机制,前四层由投保人、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地震巨灾保险专项准备金构成分担主体,当第五层财政支持及其他紧急资金安排无法全部到位的情况下,启动赔付比例回调机制,以前四层分担额度及已到位的财政支持和紧急资金总和为限,对地震巨灾保险合同实行比例赔付。
  地震巨灾保险的保险条款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示范条款为主,保障对象为城乡居民住宅,以达到国家建筑质量要求的建筑物本身及室内附属设施为主,以破坏性地震振动及其引起的海啸、火灾、爆炸、地陷、泥石流及滑坡等次生灾害为主要保险责任。在保险金额方面,城镇和农村居民住宅分别以2万和5万为基本保额,可与保险公司协商确定保险金额,最高不超过100万元。按照地区风险高低、建筑结构不同拟定差异化的保险费率,按照“风险共担、分级负担”的原则,鼓励地方财政对民众实施保费补贴,并给予一定程度的税收优惠。产品设计为定值保险,理赔时以保险金额为准,参照国家地震局、民政部等制定的标准和破坏等级分档理赔。
  气候变化给企业带来最大威胁
  安联保险全球企业及特殊风险在今年发布的《安联全球企业风险报告2016》指出,长远而言,气候变化是工业客户面临的头号风险。短期内,他们面临的重大风险包括业务中断和自然巨灾,这两个风险紧密关联,而且都与自然灾害引发的事故有关。
  在欧洲,天气也对许多公司带来麻烦。降雨、下雪、气温骤降导致突发状况的发生和严重的财政后果,伦敦的希斯罗机场就曾因此而限飞数日。对可再生能源生产商而言,天气造成的影响虽不太引人注意,但引发的经济后果依旧严重,例如,停风的时候,风力涡轮机就无法产生足够的电量。包括安联保险在内的保险公司正在承保这些新生的风险。通过对利润、费用、生产数据与天气数据进行对比复核,保险公司得出一个天气指数。当天气失常时,保险公司就会按保单赔付。
  无人机风险如何保
  被数百万人用以工业检测、航拍、边境巡逻、紧急运送、农作物调查,或仅仅作为娱乐,可见无人机或无人机系统是一笔可能发展成数十亿美元的生意,为各行各业解决问题。但是,当越来越多的无人机在天空飞翔时,一系列的安全隐患也随之而生,例如碰撞、网络袭击、甚至是恐怖行为。安联全球企业及特殊风险发布研究报告 《无人机崛起:管理无人机相关的特有风险》,并提醒为确保无人机的安全操作,需要对无人机进行系统登记,对操作人员进行健全的教育和培训,而相关的保险更应具备。
  所谓的无人机保险是保险行业中一个快速成长的领域,可以提供不同的保障,视无人机的使用类型而定。据了解,目前市场有几家保险公司推出无人机相关保险,分别是众安保险和太平洋保险推出的农用无人机保险,仅局限于农业领域。而涉及商用和其他领域的无人机保险却罕见。
  之所以无人机保险“不受待见”,是因为:第一,随着无人机使用者的不断增多,业务者与小孩也成为无人机操作者的一部分,而这也将带来很大的潜在风险,一旦发生故障或者操作失误,无人机将化身成“武器”,带来不可预估的损失。保险业看出其中潜在的风险,所以决定将无人机摒除在保险范围外。第二,定损难也是阻碍无人机保险普及的因素之一。与汽车不同,无人机缺乏大量实体的4s店,具体零部件的价格与修理价格在市场上尚没有一个统一的价格,一旦发生坠机或炸机事故,理赔定损成了难题。第三,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有助于无人机保险产品的推广。据了解,在瑞典等国家,无人机保险就作为单独的一章出现在相关的法规里面,而法规的监管也有助于制定合法合理的保险制度,一旦投保方与保险公司产生异议,则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进行解决。
  网络攻击以及数据隐私新兴风险出现
  众多新出现的风险令企业管理变得更为复杂和更具挑战,例如,网络攻击以及数据隐私相关的责任风险。美国已发生多起与数据外泄相关的集体诉讼。全球各地都在加大数据保护的力度,对违法违规处以严惩。安联全球企业及特殊风险预计,网络安全相关的董事及高管责任险诉讼在美国,以及欧洲,中东及澳大利亚将变得更为常见,例如,为了查明是否因疏忽导致数据泄露或是存在管控不严。
  劳合社与剑桥大学风险研究中心共同发布的《劳合社城市风险指数报告》显示,在2015年至2025这十年间,网络攻击引发的全球潜在经济损失可能高达2940亿美元。目前中国的网络安全保险市场还处于初级的发展阶段,但市场潜力巨大。安联保险预测,未来中国的网络风险损失可能会占到国家GDP的0.63%,可能会达到600亿美元的规模。
  其他新兴管理风险还包括和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现代奴隶有关的负面揭露以及指控,因为这些会招致声誉风险、股东积极主义,公众抗议或者是政府行动。另外,企业并购仍旧是董事及高管诉讼的一个关键原因,预计今后类似的案件将急剧增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