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小百灵的经验和技术

 板桥胡同37号 2017-02-05

01
孵化期


02
雏鸟期

巢中雏鸟刚出壳时,大百灵鸟从巢中飞起,平飞在低空绕圈,飞来飞去,边飞边叫,如平飞很慢,急叫绕圈,则为感到不安的表现。因为这时巢中雏鸟尚小,不能掏取,如掏取人工饲养,雏鸟不易成活,应让大鸟继续喂养。

03
出窝期

对鸟时大百灵鸟飞起头往下斜望,绕圈飞来飞去,边低飞边急叫,有时落在小山包、石块、坟头上不停地呜叫,顿时又会不安地飞起,此时呜叫急促,声音高低杂乱。大百灵鸟这种飞起的动作和急促不安的乱叫声,表明巢中的小百灵鸟已经长大,快要出窝了,大约在孵化后的5-7天,正是掏取小百灵鸟的极好时期。

04
爬窝鸟和飞虎子

大百灵鸟衔食回来,见到有人时,绕圈低飞急叫,飞落时翘起尾巴叫,顿时又飞开落下,落下又飞开,落下时总是翘起尾巴急叫,这表明小鸟已经出窝了,分散在巢附近。大百灵鸟喂食时,与小鸟上呼下应地叫,大鸟逐个给小鸟喂食。掌握大鸟落下时的特点,就可以判断小鸟已经出窝,不论是爬窝鸟还是飞虎子,此时已很难找到,因为大鸟已给小鸟发出警叫,小鸟的体色与土地的颜色一样,它们隐蔽不动很难找到。即便找到,也不能进行驯养了,因为爬窝鸟和飞虎子野性已成,养在笼里,乱飞乱撞,见到什么都害怕,总想破笼而飞,因此难于养活。有的养活了,也不可能驯养出能歌善舞的优质百灵鸟。


除按以上所讲情况能断定巢内是卵,是小雏鸟还是爬窝鸟外,还可以根据大百灵鸟衔食的大小和多少判断小百灵鸟孵出的天数。
看大鸟衔食变化判断出生天数

这个绝对是经验


从雏鸟破壳而出到长成出窝的小百灵鸟,需要不同的营养,大百灵鸟根据雏鸟出生的天数,捕捉不同的昆虫(在育 雏中已详细讲过)。随着雏鸟的成长,食量也会增加,所以观察成鸟衔食情况,就可以判断小百灵鸟生长天数“一提溜、三口杈、五嘟噜、七鼓八嘴杈”,这是根据大百灵鸟喂雏鸟时的衔食规律,总结出的经验。下面详细的加以说明(为看清大鸟衔食情况,在对鸟时,可以带望远镜)。


 一提溜:

雏鸟刚出壳一、二天时,食量小,需要小一点和软一些的食物。大百灵鸟叼食喂雏鸟时,只在嘴尖衔一点食物就行了,从远处看去,大百灵鸟捕食归来,嘴尖端只有一个小黑点(黄豆粒大小),这就是一提溜。

 三口

小百灵鸟出壳后的三、四天,食量稍有增加,需大一点的食物,大百灵鸟捕食回来,食物仍然还在嘴尖四着,但是在嘴尖两侧有小权露出,称之为三口杈。

五嘟噜:

大百灵鸟在育雏期间,从早到晚忙个不停,所以雏鸟生长很快,真是一天一个样。到五、六天时,雏鸟食量大增,大百灵鸟捕捉的食物越来越大,量也越来越大,每次捕食归来,食物叼在嘴里,还要嘟噜到嘴外,所以称为五 嘟噜。

七鼓八嘴杈:

小百灵鸟长到七、八天,食量就更大了,小的昆虫从量到质都不能满足雏鸟的需要了。大百灵鸟除了勤来多往地增加捕食次数之外,还要增加捕食量,每次捕食归来,嘴里叼的食物以不能再衔为限,因此嘴里嘴外,嘴角两侧到处都是,嘴鼓鼓的还伸出许多权。这种情况证明小百灵鸟已经七、八天快要出窝了,正是掏取的最好时期,否则小鸟出窝就掏不成了,出窝后的爬窝鸟就不好再驯养了。    判断小鸟出壳天数,不但可以根据大百灵鸟的衔食情况,还可以根据雏鸟在窝里的排列情况。

根据在窝里的情况断定出生天数

雏鸟出壳后生长很快,一天一个样,鸟巢不大,所以雏鸟在窝里的排列形成一定规律。可根据这一规律判断雏鸟出生天数,决定是否掏取。为了好记,归纳成一个顺口溜: 

花三,顺四,五排队;     

背六,满七,八出飞。    

雏鸟在窝里的排列情况,随雏鸟的生长天数变化而不同。

出壳一两天的雏鸟,身钵裸露,眼睛闭着,个很小,不太好动,都挤在一块。

第三天时,雏鸟比第一天大2倍,在巢里分散着,头尾排列顺序不一定;头上和身上长出黄毛,特别是头上的黄毛长而多,由于身上各部分的黄毛多少长短不同,颜色不匀,称为花三。 

第四天时,雏鸟身上出现羽鞘(腹部没有),有的羽鞘破裂露出衣羽,雏鸟一个个挨在一起,称为顺四。     

第五天时,雏鸟头部黄毛渐少,衣羽覆盖躯体,身体长大了许多,这时窝显得小了,他们很整齐地排在一起,等侯着父母来喂,好象在排着队,称为五排队。     

第六天时,雏鸟长大了,头上的黄毛没有了,衣羽衣片盖满躯体,再排队巢内就容不下了,它们都把头伸出来,而身子相互压挤着,象这个背着那个,互相背着,称之背六。     

第七天时,小鸟更大了,挤满了窝,称之为满七。     

第八天,小鸟已经能跑动,但是还不会飞,虽然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已经长出,但是还没有完全长成,八出飞,实际上是在第八天出窝了,人们误认为是出飞,其实意思是不在窝里了。       

从雏鸟的生长和发育过程可以看出,大百灵鸟喂的天数越多(不超过满7天),小百灵鸟就越健壮。有了健壮的小鸟,才能驯养出能歌善舞的好百灵鸟。


掏七不掏八

掏取小百灵鸟的最理想的时间是雏鸟出壳后的第七天下午,也就是必须是7整天。如果掏取过早,在第二至五天,小鸟不易成活。能活下来到脱毛时也会死亡。因为人工喂养不如亲体照顾得周到,对小百灵鸟的发育成长都不利。如果延迟到第八天,小鸟在大鸟的带领下出窝了,想掏也掏不着了。有人说“七掏八不掏”,意思也是第七天掏小百灵鸟最好。因此准确判断雏鸟出壳天数,对小百灵鸟将来的生长发育,是否能成活和驯养都有着直接关系。

倒窝不倒坡


百灵鸟在繁殖前期营巢还有一个规律,就是当头窝鸟被掏走以后(或因自然灾害成鸟离巢而去),大百灵鸟就不在原巢产卵了,可是仍然在那个草坡、滩坡、山坡上另选地点营巢而不远走,所以只要抓住这个规律,掏了一窝,就可以连续掏到第二和第三窝。       

百灵鸟具有一系列育雏本能,保证其后代有很高的成活率。我们尽可能地掌握百灵鸟的繁殖规律、生活习性及特征,区保护它们,不要轻易抓取百灵鸟。很多鸟友不论雌、雄,大鸟、小鸟,孵化期还是刚出壳的雏鸟,乱捕乱掏,结果不但驯养不出能歌善舞的百灵鸟,反而大大伤害了百灵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