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很多常用的股票分析软件都提供了“筹码分布”查看的功能,而且很多投资大师也推出了许多利用“筹码分布”的战法。 在这里本人有以下观点和各位交流: 第一,筹码分布原本应该是一个描述价格和相应成交数量及其变化的指标,但是软件上所表述的“筹码分布”这个指标,并没有也不可能真实客观的反映一只股票的筹码分布情况。 对于筹码分布指标,不同软件的算法是不一样的。你比如说某只股票在10块钱到11块钱这个价位之间,成交了8%,于是在这个价位之间堆上去一部分的筹码,到底堆多少,是堆8%,还是堆10%? 于是在10.50元,上下0.5元这个位置堆进去了6%的筹码,另一家软件上堆积了7%,还有一款软件认为应该6.5%比较合理,大家见仁见智,这个地方筹码长度就不一样了。我们不禁要问,这个筹码是从哪出来的呢?是买在哪个价位上的人卖掉了呢?比如说当初30块钱被套的人卖了,还是前几天9块钱买的人获利出局?换句话说,你从这加上去了筹码分布面积,你是从哪个地方减下来的呢?各家模型又不一样。打个比方,A软件主张均匀地剪,所有价位上的都剪一剪;B软件主张把三个月前的剪掉——他们的分析师认为市场上没有人愿意拿三个月前的股票了,只要时间够长了,咱们就全给它剪掉;C软件主张先从高处剪;D软件则认为按照当时的行情和类似的情况应该先从低处剪。那每家的剪法的不同,最后筹码形态就完全不一样。 因此,对真实的筹码分布的表述只能是无限接近,是没有也不可能有一个标准答案的——只能被猜测,无法被猜中。 第二,利用软件的“筹码分布”功能进行股票买卖时,应该关注的是连续变化,而非静止状态。 主流软件一般都离不开对K线和成交量的分析。因此,在反映筹码分布的流动性和变化的时候,也离不开K线。筹码分布图,简单点说差不多就是各个价位区间成交量的堆积情况,筹码转移的快慢除了跟成交量的大小有关之外,还跟股价在某个价位区间停留的时间长短,所以在这个对比情况上还要根K线数量有关,日线的K线数量明显多于周线的K线数量,故日线的筹码变化明显大于周线的筹码变化,你如果把月线调出来看看,会发现月线的筹码变化更小。 大体就是经过了几根K线,高价位向低价位会倒下来多少,低价位向高价位会升上来多少?于是,你再看日线的时候,你看了八九十根K线了,四个月,然后软件自动把四个月以前的给算走了,然后全堆到新的地方了。要是按月线算呢,它刚走了4根K线,那个地方软件是只认K线根数,人家可不认你是日线、月线,你刚走4天,按照平均一天能下来多少,百分之多少来算,结果呢一算,没下来多少。它算的不是4个月,是4根月线是当4天去算的,平均一天下来多少,一天下来多少,经过4天,一天从这个原位置拿走1%,拿走2%,结果拿了4下拿走8%。要是按日线算,每天2%,拿了80下就拿没了。于是,这个日线、周线,月线、季线的筹码分布的情况都不一样。 因此,利用软件的“筹码分布”功能进行股票买卖时,应该关注的是连续变化,而非静止状态。这其中的变化可能不完全是真实情况而是一个推算或者模拟,但它却是对我们最有价值的地方。正常来说,大家使用筹码分布的时候,都是习惯把光标放在今天去看现在分布的情况,各处成本的分布的情况。实际上我们更应该关心的是以前某一刻它的筹码的情况,你比如说股价上涨,我想看看到底什么地方还有一大堆人在那套着没出来。你把光标放在今天一看,上头一个人得没有,一根筹码没有。你把光标往前移,往历史上的某一个位置一移的时候你就会发现,那个地方曾经套过很多人,你再想想,其实也就两三个月。两三个月股民能割肉吗?不割肉。如果不割肉,那个地方套牢盘还存在,分析软件把它算没了,真实的人还拿着股票等着砸给你——这就是筹码分布的缺陷。 我们今天探讨的这个问题其实是有真实、标准的答案的,不过在中登公司的服务器里,这里说多了就犯错误了。 第三、筹码分布指标应该和其他技术指标结合使用,才能更加准确的判断一只个股的筹码分布情况。 刚才我们已经讨论过了,对于筹码分布的考察,取值范围不同,数据分布也不同,日线上要比周线月线上更为具体,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股票软件中显示方式存在问题,但是本质上的的内容应该是不变的,也就是周线和日线的筹码图所反映的股价分布及移动过程是一致的,之所以出现差别,软件的设计缺陷是重要的原因之一。相比较而言,日线状态下筹码分布的变化带给我们的参考价值更大。 我们今天再次明确一下:软件上的筹码分布指标是一个次生指标,不完全反映真实的筹码分布情况。通过筹码分布的计算缺陷,主力一样可以进行对散户的欺骗。因此,在利用筹码分布进行操作的时候,还应该结合均线理论、K线形态、分时图和成交量的状况。只有充分考察,才能尽可能接近真实状况。这是技术分析的优势,也是技术分析的悲哀——信心满满却只能是猜测。 欢迎各位点评和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