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田蕴章犯的低级错误(發)

 湖光月影入窗来 2017-02-07



    昨天上午,看到房弘毅在朋友圈发的“欧阳询小楷心经二种”,我就留言胡说了几句。


 

    其中提到田蕴章教授认为第一种不是伪托。这是我几年前偶尔看田蕴章教授每日一字视频讲座留下的印象。我说完觉得不妥,不能只凭印象确定田蕴章教授的观点,也许是我记错了。于是上网搜搜那段视频,搜了半天没搜到,却发现了田蕴章教授犯的一个低级错误。


 

    错在哪儿了?在这个字的右上部。

    这个字是“发”的异体字写法。在字典里,它的“繁体字”是“發”。它的异体字还常见“発”的写法。田蕴章教授写的也是所谓异体字的一种写法。自古以来,这个字的“繁体字”也好,异体字也好,都是下部变化,而上部无变。那么上部是什么呢?是两只脚。



    从大篆到楷书,我们可以看出两只脚的演变足迹。这两只脚的规范汉字写法是“癶”,读作bo。它的右边是两啄一磔,不能是别的写法。而田蕴章把它写成了



    这个部件是“又”的变形。“又”又代表什么呢?看看它是怎么从甲骨文演变成楷书写法的吧。



    哦,这是代表“”的一种写法。

    我们以“祭”字为例。“祭”的右上角就是这只手(又)。可见“祭”字乃是右边的手托着左边的肉以示祭祀之意。



    其实,当下好多出了名的书法家甚至是书法界领袖级人物总把“祭”的右上部写成“脚”,即两啄一磔。以脚持肉,岂不可笑。还有把“祭”字的上部写成“癶”。双脚践示,更不成体统了。

    “發”在古人那里有很多种意思,进化到如今,就更有意思了。如,发财,发展,发明,发钱。哈哈,要是使用繁体字“發”,发钱可是要用脚而不是用手发了。再如,启发,打发,揭发,开发,等等。说文解字释这个字的本意是发射(把矢发射出去)的意思,而我更倾向于开发的意思,换句话叫开拔,与那两只脚有关,更接近“發”字的本义。

    好了,还是看看唐以前书家是怎么写“發”的吧:


马王堆帛书


三国天发神谶贴


爨宝子碑


欧阳询书


智永书


灵飞经


颜真卿书

 

    唐以前的书家都是把“發”的上部写成两只脚,而唐以后的书家就难说了。因为田先生写的是唐楷,所以我还是斗胆指出他的这个低级错误。

    我认为,田蕴章教授是一位负责任的书法教育家。也许有些书法界名流对其“甚以为恨”。可当我几年前看到田蕴章的每日一字视频讲座时,感到很亲切。我1992年写过四本小书,叫做《每天写一字》,由天津新蕾出版社出版。田蕴章是天津人,也是每天讲一个字。所以看到他的视频感到亲切,得空听听他的讲课,有很多收获。我的部下学书法,曾问我听谁的课?我不假思索地回答:田蕴章的每日一字!

    常言道,智者千虑或有一失。按田教授的学识,他定是知道“發”字正确写法的。所以借用他说过的话:犯了“低级错误”。

 

    时或看到有人犯诸如“髪展经济”,“长發飘飘”的错误,那必是高级错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