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经常从汉口乘长江客轮回上海。驶近吴淞口时总要站在甲板上,等着那隐约进入视野的灯塔变得清晰。轮船绕过灯塔向南进入黄浦江,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记不清多少次了,那种莫名的心境始终难忘。 船驶入浦江,航速减慢,我会长时间靠在右侧栏杆上观望。当时东面都是农田和不起眼的房子,没什么可看的。过了杨树浦发电厂逐渐进入中心市区,路经熟悉的外白渡桥、南京路、延安路、金陵路,就到了航程终点十六铺码头。从吴淞口一路缓缓驶来,差不多要两个小时。 一、吴淞口 时隔四十余年,浦江两岸景色大变,吴淞口灯塔也于上世纪末改建,但它还是我心目中的那座灯塔。 以上这张摄于2010年。灯塔左侧称为吴淞石梗的导堤引导船只进入黄浦江,由荷兰工程师设计,1910年建成,刚好一百年。在这里可见长江和黄浦江相汇呈现不同水色的明显分界。 顺便说一下关于Lightroom的照片管理功能,有朋友问到如何将电脑里以往的大量照片纳入LR目录。实际上我在规范管理之前也有许多照片散布在杂乱无序的文件夹里,这组《浦江漫步》中就有很多是利用LR重新整理的,其中也包括上面这张。不难想象,没有LR要把需要的照片筛选出来有多困难。 2012年7月24日游览吴淞口炮台湾,天气不错,云很漂亮。 “中国海事”吴淞信号台。 远处江面可见灯塔。 这是吴淞口国际邮轮港。与远处现代客货轮船隔水相望的不知是古沉船还是仿制的展品,不得而知。 炮台湾湿地公园蚌壳广场。 上海长江河口科技馆位于公园内部。清代吴淞炮台古炮,炮台湾由此得名。 二、贯通市区浦江两岸的宏大计划 从吴淞口逆流而上约20公里,到杨浦大桥开始进入闹市区。根据上海市规划,今年年底要打通从杨浦大桥到徐浦大桥两岸的全部45公里岸线,沿岸各区开辟特色空间向公众开放。东岸为城市生活与滨江空间交织的绿廊,有一系列绿地、步道、水上生态走廊、休闲场所;西岸是公共生活岸线,从北面的杨浦和虹口滨江线到南外滩滨水岸线和世博浦西园区,再到徐汇滨江和上海梦中心。 计划完成后民众休闲观光空间将大大拓展,我们翘首以盼。尽管各建设项目还在实施中,多数岸线尚未贯通,不少区段却已开放或试运行,例如曾发过的杨浦滨江、后滩、世博公园等。近两年还去过北外滩、十六铺老码头、徐汇滨江、前滩等处,见以下的地图。将分三集介绍。 三、北外滩滨江绿地 北外滩滨江绿地总面积6万多平方米,与陆家嘴隔江相望。这里过去是上海港务局和远洋公司地盘,保留航运商务功能同时,将沿江区域改造成绿地,于2012年7月免费对公众开放。我们9月下旬结伴前往,这是从东大名路进入时所见。 标志性建筑“音乐之门”,门洞里有三个形状怪异的巨大悬挂物,色彩鲜艳,不知是否抽象的乐器。 音乐之门前面有一圈透明围栏印着乐谱,透过它看对岸,东方明珠也是音符。 北外滩绿地的另一个标志建筑:一滴水。 后面是中远(COSCO)大楼。 彩虹桥也是一景。 从北外滩沿江看对岸陆家嘴楼群的另一面。 陆家嘴三剑客中后来成为魔都之巅的上海中心还在建设中。 走出绿地,向西沿黄浦路朝外白渡桥方向走去。 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位于黄浦路20号的俄罗斯驻上海总领事馆,德国建筑师里约伯设计,融合巴洛克式和德国复兴时期风格,1916年12月竣工。这是俄罗斯最漂亮的驻外使领馆,历经沙俄、苏联时期,又经过北伐、日占,以及中苏从友好至交恶等时局变迁,多次关闭。文革后中苏恢复正常外交关系,苏联驻上海总领事馆于1986年12月15日第七次复馆,成为开馆闭馆次数最多的领事馆。苏联解体后1991年改为俄罗斯联邦总领事馆。 过外白渡桥来到苏州河南岸,俄罗斯总领事馆和上海大厦并排矗立河边。可惜后面的高楼和招牌太煞风景。 上海市人民英雄纪念塔屹立在外白渡桥以南黄埔公园内,这里是黄浦江和苏州河的交汇处。 《浦江漫步(二)》待续:傍晚前后在四川北路邮电俱乐部登上楼顶,浦江两岸中心地带尽收眼底,饱览难得一见的宏大场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