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早春诗10首:最是一年春好处,此生不负少年春

 天地人和w 2017-02-08

 


早春行

 

·王维

 

紫梅发初遍,黄鸟歌犹涩。
谁家折杨女,弄春如不及。
爱水看妆坐,羞人映花立。
香畏风吹散,衣愁露沾湿。
玉闺青门里,日落香车入。
游衍益相思,含啼向彩帷。
忆君长入梦,归晚更生疑。
不及红檐燕,双栖绿草时。

 

【赏析】终于熬过了严寒的冬天,紫梅刚刚开花,黄莺的歌声还不那么流利,折取杨柳枝,漫步在大自然中,对这早春的风光赏玩不已,心中满是惊喜。

 

早春万物萌动,生机勃勃,春光好,女儿美,奈何对此良辰美景,心上人儿却不在身边!

 


早春寄王汉阳

 

·李白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昨夜东风入武阳,陌头杨柳黄金色。
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
预拂青山一片石,与君连日醉壶觞。

 

【赏析】早就听说春天已经到来,可是还没见到它,急忙去梅花那里探访消息,直到昨夜东风吹起,才看到了它:路边陌上的杨柳冒出嫩芽一片金黄。

 

春天来了,可是我的好友,你没来到我的身边,让我黯然神伤。我已经擦干净了青山上的一快大石头,摆下酒宴,期待与你整天醉倒在这明媚的春光里!

 


早春夜宴

 

·武则天

 

九春开上节,千门敞夜扉。
兰灯吐新焰,桂魄朗圆辉。
送酒惟须满,流杯不用稀。
务使霞浆兴,方乘泛洛归。

 

【赏析】“九春”指春季。“桂魄”指月亮。“霞浆”指仙露,传说喝了可以几个月不饿,后来也指仙酒。

 

在早春的一天夜里,宫里举行宴会,月光朗朗,灯火通明,不醉不归。

 

这首诗同样有盛唐气象,也可以看出女帝武则天的气魄。

 


早 春

 

·白居易

 

雪消冰又释,景和风复暄。

满庭田地湿,荠叶生墙根。
官舍悄无事,日西斜掩门。

不开庄老卷,欲与何人言。

 

【赏析】在冰雪融化,风和日丽的早春,又赶上官衙无事,难得清闲,在傍晚时分,诗人关门读书,心中旷达舒适的情绪无人可说,只好打开老子、庄子的书,神交古人!

 


早春呈水部

张十八员外二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莫道官忙身老大,即无年少逐春心。
凭君先到江头看,柳色如今深未深。

 

【赏析】湿润如酥的小雨,似有若无的草色,把早春点缀得空灵飘逸,朦朦胧胧,若即若离。

 

不要因为官务繁忙和年纪大了就失去少年嬉闹春天的心,还是到江岸看看柳树,是不是已经绿意盎然。

 

早春风光,最是一年春好处;童心犹在,此生不负少年春!

 


城东早春

 

·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赏析】早春的清新景色,最容易触动诗人的情绪,绿柳枝头刚刚冒出嫩叶,鹅黄之色尚未均匀,这还只是春天的初露峥嵘,等到繁花似锦的时候,大家就会纷纷出来游春看花。

 

河岸的垂柳,满树的枝,满枝的冬芽,一一如沉睡的眼睛。早春的东风在岸柳间轻轻一吹,满枝“沉睡的眼睛”慢慢睁开,呈鹅黄色,形象地说就是“东风开柳眼”“柳眼鹅黄”。

 


长安早春怀江南

 

·许浑

 

云月有归处,故山清洛南。

如何一花发,春梦遍江潭。

 

【赏析】在北方的诗人看到早春的一枝花开,心就飞向了故乡江南,真是魂牵梦萦。

 

杏花春雨江南,烟雨江南,江南的春天美啊,对一个熟读古典诗词的人来说,既使没有去过江南,也会在文学的幻想中,甚至是梦里,去看江南的春天,撑一把油纸伞,在石板路上缓缓行走,访古寻幽,小桥流水人家……

 


和高秘书早春对雪

登楼见寄之什(节选)

 

·杜荀鹤

 

天有惜花意,恐花开染尘。

先教微雪下,始放满城春。

 

【赏析】早春乍暖还寒,有时会下雪。春雪对比于冬雪,一样的纯洁无暇,却少了严寒冷冽,多了温柔浪漫。

 

春雪是春的序曲,雪消门外千山绿”,也是生命绿色的使者,春雪后的原野,有的地方小草已经羞涩地冒出了绿色的脸,开始睁开惺忪的睡眼,远处的小河也把关闭一冬的心扉悄悄地打开。

 


探 春

 

·郑獬

 

雪后清风特地斜,柳条疏瘦未藏鸦。
与君试去探春信,看到梅花第几花。

 

【赏析】在时令上已经是春天,人们还期望在自己的生活环境中早点得到春的消息,看雪后的风清爽温和,不是隆冬时的呼啸而过;看柳树枝条稀疏,无法把寒鸦遮挡住;还是去看梅花吧,通过梅花的开放程度可以知道春天浸染大地的进程。

 


探 春

 

·刘因

 

道边残雪护颓墙,城外柔丝弄浅黄。

春色虽微已堪惜,轻寒休近柳梢旁。

 

【赏析】冬去春来,季节交替,残雪拥着破墙还在负隅顽抗,做着扼杀春光的最后挣扎,然而春光还是顽强地来到柳丝之上。

 

探春的人不在乎早春的寒意,是因为喜欢那细微的春色,透出了生命的热情和欢喜!



本文系儒风大家原创,转载须注明:

[ 作者:儒风大家  来源:儒风大家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