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产后乳少的诊断与辨证

 昵称40174763 2017-02-10

       中医讲究辩证,好多妈妈们问奶少的问题,其实只有找到问题的根源,才能有的放矢,让奶水充足起来。


产后乳少指产后乳汁甚少或全无,不能满足哺乳的需要,又称产后缺乳。多发生在产后数天至半个月内,也可发生在整个哺乳期。产后缺乳的发病率约占产妇的20%~30%,且有逐渐上升趋势。




祖国医学对该病的认识较为深刻和全面。早在隋《诸病源候论》中就有“产后无乳汁候”,首先提出了津液暴竭,经血不足可导致无乳汁。唐《千金要方》列出了“治妇人乳无汁共二十一首下乳方”,其中有至今临床上仍沿用的几种药物,如通草、漏芦、瓜萎根,以及猪蹄、鲫鱼等催乳食物。宋《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将本病分为虚实二类,“产妇有二种乳汁不行,有气血盛而壅闭不行者;有血少气弱涩而不行者。虚当补之,盛当疏之”。这个指导原则沿用至今,如今仍在临床上发挥着巨大的指导作用。





本病的诊断较为简单,患者多为产后数天至半个月内。产后开始哺乳时,乳房无胀满感觉,乳汁稀少或全无。也有产后曾正常哺乳,后因种种原因导致乳汁减少或无乳。乳房多无不适,也可有胀痛,或伴乳房结块。




为什么乳汁量少,却还有乳房结块呢,这就要从缺乳的病因病机谈起。缺乳常见的病因病机有两种,一种是患者素体气血虚弱,又因产时失血耗气,或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乳汁化生乏源,导致乳汁甚少或全无。这种类型的缺乳是大家公认的,很容易理解的,所以老百姓都有这样的经验,给产妇补,给产妇喝汤、让产妇吃高蛋白高营养的食品,都是为了达到补益的目的。




但是还有一种类型的缺乳是大家了解较少的,很容易被忽视的,那就是肝郁气滞型缺乳。这种患者常因产后抑郁,肝失条达,气机不畅,导致乳脉不通、乳汁运行不畅,因而缺乳。




比如上我见到的一个产妇,本来乳汁量是充足的,但是因为家里想要男孩,她生的是个女孩,几天前又因为这事和老公生气,之后出现乳少。这就是情志因素导致乳脉不通。不是化源不足,而是有乳汁但是排出不通畅。现在临床上像她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缺乳的发病率较高,占到产妇的20-30%,且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这主要原因不是气血虚弱型的患者增多,而是肝郁气滞型乳少患者明显增多



现在的生活条件,因虚而导致乳少的情况较少,很多患者舌苔厚腻很明显,脉也没有明显虚象,患者自诉产后常服补品,“昨天穿山甲、今天王不留,早上猪蹄汤、晚上鲫鱼汤。乳房胀痛特别明显,但乳汁就是下不来。”这种情况下再盲目去补反而适得其反,越补患者乳腺胀满疼痛感越明显,但是乳汁还是出不来,症状加重,缺乳没有得到改善。这种类型属于实证。



故做出缺乳的诊断时,要明辨虚实乳汁为血所化生,赖气以运行及控制,乳汁的有无、多少及排出情况均与人体的血气有密切关系故缺乳有虚有实,若气血虚弱,乳汁分泌障碍,内无乳汁可下,为真性缺乳,属虚;若乳汁来源本非缺乏,而由气机壅遏郁滞,管道不通,乳汁不能排出,为假性缺乳,属实。



临床诊断过程中首先要询问病史,虚证患者通常有产时失血过多等病史,而实证患者多有情志不遂等诱因。二者临床表现均为乳汁甚少或全无,不足以满足哺乳的需要。检查:虚证患者通常乳房柔软、乳汁清稀,而实证患者乳房胀硬,乳汁质地浓稠。


作者介绍:北京中医医院乳腺科副主任医师  博士


这是催乳大师的第126篇与大家分享的文章,感恩您的阅读和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