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居记5穿越

 并不hy 2017-02-12

气脉的打通,能量的无穷,脏腑功能的强大究竟是种什么体验?这些似乎在武林高手的用词,在寻常人看来神秘莫测,然而这并不是遥不可及,一次大穿越便会让你找到其中的感觉。


山居第五日,曾师就带我们穿山越岭三十公里,攀通天峰,就是老师所讲,不敢高声喧哗,恐惊天人的高峰。为什么是第五日?山居结束后,当我再回顾,才恍然明白老师的用心。此话放在后面讲。


出发之前,我很担心自己的体能,像我这种一年里都极少爬山,走路,虽然身体没显出什么大碍,但也是打怵能不能跟下来。曾师说:没问题。


攀登没路可走,无人到访此地,只是偶然发现砍竹人遗留的痕迹。北方的大寒节气,在这里更像是初秋,植被依然郁郁葱葱。


前面陈老师他们劈山开路,边开路边回头跟蒙群阿玲讨论发现的草药,后面曾师护航,队伍里只有我没负重,老实说,持续的拔高,手脚并用,已经到了力竭的艰难地步,挫败,沮丧感随时的涌上来,胸中时时打着退堂鼓,一个泄气就前功尽弃了。此时团队就是给予你信赖的力量。


随着调整呼吸,把注意力放在脚下,情绪慢慢平复,艰难似乎减轻了一些……事后回顾这段,在当时,这种痛苦无限放大,似乎不可逾越,但若是放在整体的穿越过程来看,它又只是那个过程中一个必经的环节而已……


人的身体有实虚的,实的是肉体,虚的是那个空相,只要尝试着淡化这个肉体,进入空相,肉体痛苦感就不会存在。而关键时刻,最难是要跨越情关。


一路攀登至最高峰,你一下就投入到醉人的蓝天中,山顶的风最为独特,这种气旋,带着广阔的来自山,林,湖泊,大地的气息和阳光灼晒的温度。


你身临其中,所有身体的疲累和五味杂陈瞬间被扫荡,你若不是从发丝到脚底涌动着热度,就体会不到沁人心脾的清爽……


极目远眺,山与山连绵起伏,站在这个高度环顾,才能看清楚山的形态,笔架,仙人,龙脊,伏虎……湖泊随方就圆镶嵌在其中,颜色纯净的如同借蓝天而漆上去,远处的城市,道路延伸至天边,此时的喧嚣与你毫不相干……山脚下一片人工整修的高尔夫球场,如同散落的祖母绿宝石……


此时的我早已没了登山时的沉重,自然的力量如此强大,在极短的时间里,交换你身体中负面的东西,注入精微的能量,拨转你身体里的太极,让其恢复那个能量随时待发的状态……

这种满足感,是天地馈赠的……


曾师是不讲话的……只有游客在缩着手高谈阔论,其实不是惊动天人,而是真的微不足道。多一言的消耗便得不到天地的福利……


下山回去的路迂回且长,然而,我却感觉两脚如生风,越走越轻松,越走步子越大,速度越快,似乎身体里满溢的能量在涌动,腰腿部分像柴在不断的燃烧,肩颈不断的蒸腾,一身的气流自动开启循环……


前两天劈柴还有酸痛感,打坐还有胀麻感,跳石溪还有沉重感,手脚还有冰凉感,胸中还有郁闷感,骨节还有散架感……通通在这强大的周流中随着汗液排出去了!不早不晚刚刚好,就是在这第五天的时候,曾师带你去大穿越……


高手的行事风格都是提前预知的,话不多讲,要你亲身实证,在节点的时候适时点化,你若用心,精进都是飞跃式的……

能量的强大就带来的是认知上进步,进而信心开始坚固。

功夫深了久了,如曾师,不出不入,一发皆中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