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西古塔传说——应县木塔

 易进6y6axwfudk 2017-02-13

在佛教历史与建筑艺术发达的山西,找到一座精美结实的古塔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

著名的应县木塔与巴黎埃菲尔铁塔、比萨斜塔并称为世界三大奇塔,五台山的标志大白塔是典型的覆钵式宝塔,太原双塔寺的双塔是我国最高的双塔,广胜寺的飞虹塔是我国现存唯一的琉璃宝塔,普救寺莺莺塔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回音建筑之一。来去匆匆的现代游客循着名声而来,更愿意把兴趣放在登塔的兴奋与激动里,至于古塔背后的历史与变迁,则是一个太过复杂的问题。

事实上,塔这种独特的建筑形制并非我国原产,而是最早起源于印度佛教,随着佛教的流行与传播进入我国之后,这种最早被称作浮屠的建筑在此后漫长的发展变迁中在地位、名称、形制、用途、材质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一般的塔由塔刹、塔身、塔基、地宫组成,最早用于埋葬佛的舍利。早期塔的形制像僧人化缘用的钵倒扣过来的形状,因此被称作覆钵式。这种覆钵式塔最早位于佛寺正中央,后来随着供奉佛像的佛殿的出现,塔的地位逐渐被取代。塔开始出现在主殿旁的塔院中,在用料上则以木料、砖石、铜铁为主。

受中国文化影响,覆钵式之后又演变出楼阁式、亭台式、金刚宝座式等,除埋葬舍利之外,还被用于藏经、标志、军事瞭望等。如今留存下来的古塔中层数通常是奇数,面数通常是偶数。这是因为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奇数为阳,偶数为阴,阳为天,阴为地。所以塔常常承载着古人负阴抱阳、顶天立地的平衡观念,这既是对塔本身能够长久留存的一种希求,更是对当地和谐生存环境的向往。

山西古塔传说——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

尽管修葺一新的辽金街上布局齐整、色彩鲜亮的古式建筑很容易让远道而来的游客眼前一亮,但是崭新的街道尽头巍然静默的木塔才是这条街上甚至整个应县县城里真正的主角。

和附近大多数现代建筑的千篇一律相比,957岁的应县木塔67.31米的身高使它看起来老迈而不过时,当游客们脑子里装着木塔的故事沿着斑驳的楼梯从二层小心走下,终于明白这种不过时里承载着怎样的沧桑与举重若轻。

应县木塔,全称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纯木结构佛塔。目测只有五层的塔身事实上每两层中间都有一个暗层,加起来一共有九层。每层八角形的优美结构由千变万化又结实牢靠的斗拱支撑,塔身建成时共使用了54种斗拱,却没有一根铁钉。今天的人们在塔内的立柱、楼梯与地板上看到的铁钉是在后来漫长的岁月侵蚀之下,被后人维护时加上去的。

将近一千年之后,后世的人们已不大说得清当时木塔被修建的原因。唯一确知的是,这座创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的古老建筑,是我国目前保存最高、最大、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

山西古塔传说——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

当越来越多制作精美的木塔模型跟着观光客们流向世界的不同角落时,有人愿意相信这是荒蛮的契丹民族在汉化的过程中修建的藏经塔,也有人推测这是战乱频仍的多民族地区在战争中用于观测的军事瞭望塔。如今,由于严重朝着东北方向倾斜,出于安全考虑,当地管理部门只将木塔的一二两层对游客开放。除了塔身内部依然精巧却难掩老旧痕迹的木结构本身,足够细心的游客还能从每层的佛像身上看出来这座古老建筑的来龙去脉。尽管颜色早已被岁月侵蚀斑驳,但是佛像们匀称的比例、安详的面部表情依然在时光中不为所动。只是,主佛像胸前的灰色补丁看起来触目惊心。

我从当地人的讲述中得知,木塔落成时,佛像巨大的内部空间被用来存放珍宝与经书,后被人盗走,为了填补盗贼在佛像身上留下的大洞,显眼的灰色补丁就此打上。

创伤不只留在佛像身上。塔身曾经历5级以上地震十几次,很多生命与建筑在天灾中被毁灭,而木塔神奇地存活了下来。现代战争中,木塔又承受过200余发炮弹的袭击,这些永远留在塔身上的伤口,在此后与木塔和平共处的岁月中,成了木塔顽强存在的最有力证明。将近千年的岁月中,很多显赫的朝代来去匆匆,很多霸气的民族永远湮灭,一代代人类在它的脚下繁衍生息,唯有创伤累累的木塔依然忠诚记录着属于它那个时代的信息。

当今天的游客们站在木塔二层的外围,吹着北方的强风举目远眺,不远处被围起来的古城墙遗址与日新月异的现代建筑清晰可辨。此时,很多人会在惊叹中生出时空错置之感。这是木头的奇迹,也是建筑的奇迹,更是历史的奇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