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元史》三、鞑靼受瓦剌统治时期

 明月照秦川 2017-02-15

三、鞑靼受瓦剌统治时期

洪熙元年(1425)—景泰五年(1454)计30年

洪熙元年(1425)额色库汗病死,次年,阿岱即汗位

    仁宗朱高炽洪熙元年(1425)《蒙古源流》210页载:是年,“额色库汗卒,年三十九岁。其妻萨穆尔公主心恨额色库汗之父乌格齐·哈什哈,役使鄂勒泽图·洪妃子、阿寨台吉、阿鲁台太师三人之恶行,匿出三人,遣往母家东部蒙古地方去。”

    仁宗已登极,阿鲁台使来贡马,诏纳之。自是,岁修职贡如永乐时。时阿岱、阿鲁台数败于瓦剌,部曲离散。其属把的等先后来归,朝廷皆予官职,赐钞币,诏有司给供具。自后来归者,悉如例。阿鲁台日益蹙,乃率其属东走兀良哈,驻牧辽塞。诸将请出兵掩击之,帝不听。

    五月辛巳,仁宗崩,宣宗立。给本雅失里妻及其外母米每月各五石。七月,瓦剌部脱脱来归。

    宣宗朱瞻基宣德元年(1426)春正月,遣使敕瓦剌王子捏烈忽嗣父太平为贤义王。是年,马哈木子脱懽遣人进马,令嗣父王位。

    《蒙古源流》217页载:“阿岱台吉,庚午即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生,岁次丙午即宣德元年(1426),年三十七岁,纳鄂勒泽图·洪妃子,在主(成吉思汗)灵前即汗位,赐阿鲁台以太师之号。阿岱汗遂与阿寨台吉、阿鲁台太师三人统兵征卫拉特(瓦剌)四部。……在位十三年,岁次戊午(正统三年1438),年四十九岁,为脱懽太师所害。阿岱汗、脱懽二人,同年相继而逝。”阿岱,也作阿台,成吉思汗弟铁木哥斡赤斤诺延之裔,原为科儿沁部首领。

    宣德二年(1427)和宁王阿鲁台、瓦剌顺宁王脱懽、亦力把力王歪思各遣人朝贡。

    夏,镇朔大将军薛禄北巡开平,还驻宣府。敌犯开平,无所得而退,去城三百里。禄帅精兵昼伏夜行,三夕至,秋七月丁未廿一,至开平,纵轻骑蹂敌营,破之,大获人畜。师还,敌蹑其后,复奋击败之,敌由是远遁。

    宣德三年(1428)正月,遣指挥曹者赤帖木儿奉玺书谕阿鲁台。四月,脱懽、歪思各遣人朝贡,赐之金绮。加赐歪思刀弓甲胄。

    宣德四年(1429)六月,虏寇赤城。七月,寇宣府。十月,寇雕鹗。

    宣德五年(1430)虏中诸酋相构,往来战塞下。阿鲁台犯辽东,辽海卫指挥同知皇甫斌力战死。

    宣德六年(1431)二月,上敕大同总兵官石亨,闻阿鲁台与瓦剌战,阿鲁台败北,部曲离散,假息近边,即欲来降,严为警备。归正人至,传食至京,虏多诈,受降如受敌,慎哉。八月,上遣使赐敕,抚谕阿鲁台。

    宣德七年(1432)九月,阿鲁台杀败兀良哈,遂驻牧辽东塞。

    宣德八年(1433)二月,阿鲁台遣人自辽东入贡。上敕总兵官巫凯,往年虏使自大同、宣府入,今乃迂道从辽东来,谨防之。七月,虏入大同塞。

    九月己亥二十,阿鲁台部昝卜寇凉州,总兵官刘广击斩之。

    宣德九年(1434)正月,宁夏总兵官史昭言,鞑靼也先帖木儿款塞,上敕昭,虏谲(音决)诈未可辄信,或伪降怠我,慎防之,毋堕贼计。

    四月,阿鲁台为阿寨台吉子脱脱不花所袭,妻子死,孳畜略尽,独与其子失捏干等徙居母纳山、察罕脑剌等处,遣人告难,上敕赐绮罗抚谕。八月,瓦剌脱懽袭杀阿鲁台及失捏干,部落离散。瓦剌脱懽遣人朝贡,告杀阿鲁台,请献前元王玺。

    九月乙未廿一,阿鲁台子阿卜只俺及其孙妻速木答思等丧败无依,来乞内附,帝遣使怜而抚之,以为中府左都督。是月,虏朵儿只伯寇凉州,又入宁夏塞,杀掠人畜。十二月,虏入开平塞,千户杨洪御之。

    是年,甘肃总兵官刘广言,脱懽袭杀阿鲁台,完者帖木儿遂南寇塞上,千户王敬御之,擒完者帖木儿。

    宣德十年(1435),阿鲁台既死,其故所立阿台王子及所部朵儿只伯等复为脱脱不花所窘,窜居亦集乃路。外为纳款,而数入寇甘、凉,败我师。英宗立,冬十月壬寅初四,遣使谕阿台、朵儿只伯,不从。十二月壬子十五,阿台、朵儿只伯犯凉州镇番,总兵官陈懋败之于黑山。

    英宗朱祁镇正统元年(1436)五月丁卯初二,阿台、朵儿只伯寇肃州,围镇番,复寇山丹,又入大同塞。

    秋八月甲戌十一,右都督蒋贵充总兵官,都督同知赵安副之,帅师讨阿台、朵儿只伯。将军陈懋败朵儿只伯于平川,追及苏武山,颇有斩获。

    正统二年(1437)正月己亥初九,大同总兵官方政、都指挥杨洪会宁夏、甘肃兵出塞讨阿台、朵儿只伯。脱脱不花遣人贡马,厚赐之。

    冬十月甲子初八,镇守甘肃左副总兵任礼充总兵官,都督蒋贵、都督同知赵安为左右副总兵,兵部侍郎柴车,佥都御史曹翼、罗亨信参赞军务,讨阿台、朵儿只伯于宁夏山后。兵部尚书王骥、太监王贵监督之。至鱼儿海,贵等以刍饷不继,引还。亨信劾之。乃命兵部尚书王骥督兵进讨阿台、朵儿只伯,以便宜行事。

正统三年(1438)阿岱被杀,立阿寨台吉子脱脱不花为可汗

    正统三年(1438)夏四月乙卯初二,王骥败朵儿只伯等于石城,斩三百余级,擒其左丞脱罗。阿台与朵儿只伯合,以数骑遁去。复败之兀鲁乃地梧桐林,追及黑泉而还,平章阿的干以余党降。赵安出他道,复破之刁力沟,先后擒获其右丞三十人,部长一百五十人,出沙漠千里,东西夹击,敌几尽。于是阿台、朵儿只伯等来归。(参酌《蒙古源流》219页注9《四夷考》文)

    未几,鞑靼部长脱脱不花捕阿台等杀之。脱脱不花,系哈尔古楚克之孙,阿寨台吉之长子。瓦剌脱懽(顺宁王马哈木之子)既击杀阿鲁台,悉收其部,兼并贤义、安乐二王之众,欲自立为可汗,众不可。次年,乃立脱脱不花为可汗,年十八岁,以阿鲁台众属之,驻牧于呼伦贝尔地区,势及兀良哈三卫,后又攻略辽东及女真各部。脱懽阳推奉脱脱不花,实不承其号令。

    正统四年(1439)脱懽死,子也先嗣,称太师淮王,益桀骜自雄,诸部皆下之,脱脱不花徒具可汗名而已。脱脱不花为摆脱也先控制,恢复汗权,娶也先姊为后妻以自固。也先将其女齐齐克妃子嫁给脱脱不花弟阿噶尔巴尔济之子哈尔固楚克。脱脱不花岁来朝贡,天子皆厚报之,比诸蕃有加,书称之曰达达可汗,赐赉并及其妃。冬,虏贡马。

    正统五年(1440)秋、冬,虏骤贡马。

    正统六年(1441)冬,脱脱不花及其太师也先遣人贡马,赐物与王及太师等。

正统七年(1442)都御史王翱筑辽东边墙八百七十里

    正统七年(1442)冬,都御史王翱乃躬行边,起山海关抵开原,缮城垣,浚沟堑。五里为堡,十里为屯。流官指挥佥事毕恭始践山因河编木为垣,久之乃易以版墙。起山海关外铁场堡吾名口至广宁镇静堡八百七十里。(见《明史·王翱传》、《辽志·边防志》)

    正统八年(1443)也先、阿鲁骨遣人贡马。数年间,也先挟脱脱不花遣人贡马,得赐金帛无算。使人皆馆京师,逾春始遣归。也先遂桀骜不恭,时时杀掠道路,贿赂我往来通事人,告以中国虚实。也先因与通事人言:“我有幼子,请婚南朝公主。”通事人谩曰:“为若奏皇帝,皇帝许尔矣。”也先大喜,夸诸酋曰:“我且进聘礼矣。”

正统十四年(1449)土木之变,英宗被俘

    正统十四年(1449)春二月,也先派遣二千余人进马,诈称三千人,司礼太监蔚州人王振怒其诈,减去马价,使回报,也先与明廷遂失和好。也先又遣人到大同、宣府向地方官索要粮物,亦遭到拒绝。通事人私允婚事,朝廷不知也。至是贡马,曰:“此聘礼也。”朝廷答诏,无有许婚之事。也先益愧忿,遂构间衅,谋寇大同。

    秋,也先谋大举入寇,脱脱不花止之曰:“吾侪服食,多资大明,何忍为此?”也先不听,曰:“可汗不为,吾当自为。”遂分道。七月丙戌初八,瓦剌也先分兵三路进犯,一路由可汗脱脱不花率领进攻辽东,一路由知院阿剌率领进攻宣府,围赤城,一路由也先率领进攻大同。乙丑十一,也先寇大同,参将吴浩战死。

    瓦剌别部由知院阿剌率领,突破独石口(注1,达望云川,陷马营(注2。永宁守备都指挥孙刚率部往援,在云州(注3遇敌数万骑猝至,围我师数重,孙刚大呼陷阵死。卫指挥向通、张澄、怀来百户陈显同死之。卫指挥同知王敬欲得杀三人者,力战不退,随亦遇害。都知监右少监谷春与都指挥孙刚同守永宁,谷春方率部来援,闻孙刚等战死,奋曰:“人孰无死,死沙场乃忠义鬼,吾从地下矣。”力战不胜,遂自缢死。云州陷。

    注1、独石口:在沽源县南,明外边长城之要隘,其口仅容只骑,险过居庸。口南十里有独石口城,明初建,历置开平卫、上北路于此。清置独石口厅,民国改为独石县,寻移治小河子,改名沽源县。

    2、马营:明置,在赤城县西北六十里。

    3、云州:本望云川地,辽置望云县,元升为云州,明废,今为云州堡,在赤城县北三十里。

    孙刚,宣府前卫人,以功迁都指挥,守备永宁。

    谷春,京兆人。

    向通,隆庆左卫人,少知读书,每见古名将所建立,辄欣慕之,长承父荫为卫指挥同知,戍守永宁。

    王敬,字子修,隆庆右卫人,性亮直孤介,行不类己者,虽贵勿与交。初为指挥同知,与永宁指挥张澄同学于学正李彝,居职并廉洁称。以上人士战死事闻,予祭廕后,叶盛奏建义烈祠祀之,有碑记其事。景泰元年诏遣礼部郎中白璧谕祭。

    大同兵失利,塞外城堡,所至陷没,边报日至,乃遣驸马都尉井源等四将各率兵万人出御之。井源等既行,太监王振劝帝亲征,命下二日即行。事出仓卒,举朝震骇,吏部尚书王直帅大小群臣谏,伏阙恳留,不听。癸已十五,命太监金英辅皇弟郕王居守。命太师英国公张辅、太师成国公朱勇等率师以从,户部尚书王佐、兵部尚书邝埜、学士曹鼐、张益等扈从。是日,西宁侯宋瑛、武进伯朱冕、都督石亨与也先战于阳和(阳和卫,在今山西阳高),全军覆没。太监郭敬监军,匿于草中,幸免于难。消息传至北京,满朝文武大惊失色。

    王振原打算大军出紫荆关,过蔚州,在乡亲面前夸耀自己的权势,有人劝他说:“大军过境必然祸害百姓,日后在乡亲中留下骂名。”王振觉得此话有道理,于是临出发改变主意,决定出居庸关,走宣府。

    甲午十六,率官军五十万人发京师。乙未十七,次龙虎台驻营。方一鼓,众军讹相惊乱,有人喊:“鞑子来了!”一下就诈了营,军士连忙披挂,大营乱作一团。众人皆虚惊,知为不祥也。丁酉十九,六师次居庸关,群臣请驻跸,不许。经岔道、怀来,辛丑二十三,次宣府。连日风霾四合(注),天日无光。随驾群臣连上章请驻跸,王振怒不许,悉令掠阵。丙午二十八,次阳和。未至大同,兵士已乏粮,僵尸满路。寇示佯避,诱师深入。

    注:霾(mái埋):空气中悬浮着大量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混浊现象,俗叫下土刺。

    八月戊申初一,至大同,王振又欲进兵北引,邝埜请回銮,振矫旨令埜与王佐随老营。钦天监彭正清、学士曹鼐等曰:“臣子固不足惜,主上係天下安危,岂可轻进。”振怒曰:“倘有此,亦天命也。”前方,井源等败报踵至,西宁侯朱瑛、武进伯朱冕全军覆灭。镇守大同中官郭敬密言于王振:“势决不可北行。”王振始有还意。议旋师。已酉初二,命广宁伯刘安为总兵官,镇守大同。庚戌初二,六师东还,至双寨(此地名见《明史·王振传》),雨甚。大同总兵官郭登告学士曹鼐等,车驾返回,宜从紫荆关入,庶得无虞。王振又欲过蔚州,邀帝幸其第,既又恐蹂损其庄稼,行四十里,复转而东,改道宣府。

    丁乙初十,次宣府。庚申十三,瓦剌兵大至。后卫恭顺侯吴克忠与弟都督吴克勤战死,后军溃败。遣成国公朱勇、永顺伯薛绶率兵四万往援。朱勇勇而无谋,冒入宣化东鹞儿岭遇伏,寇于山两翼邀阻夹击,杀之殆尽,敌遂乘胜至土木。

    是日十三,车驾次土木,日尚未晡(申时,下午三至五时),去怀来二十里。诸臣议入保怀来城,怀来有水,王振辎重千余辆在后未至,命留待之,遽止土木。

    邝埜再上章请车驾疾驱入关,而严兵为殿。不报。又诣行殿力请。王振怒曰:“腐儒安知兵事,再妄言必死!”埜曰:“我为社稷生灵言,何得以死惧我!”王振愈怒,叱左右扶出。也先遂追及。

    土木地高,旁无水源,掘井二丈不见水。都指挥郭懋终夜拒战,保护堡南十五里桑干河水道。也先兵分道自土木傍麻谷口入,守口都指挥郭懋拒战终夜,敌人愈来愈多,占据水道,切断水源。辛酉十四,时天气放晴,骄阳似火,行军劳累,人困马乏。欲行,敌逼不敢动,人马不饮水已二日,饥渴之甚。时总兵杨洪在宣府,或劝杨洪急以兵冲敌围,驾可突出,洪闭门不出。

    壬戌十五,也先使持书来,以求和为言,曹鼐草敕与和,遣二通使与偕去。敌伪退,王振急传令移营,逾堑南行就水。军方动,也先集骑四面来冲,迴旋之间,行伍已乱,南行未及三四里,敌四面攻围,兵士争先奔逸,势不能止,敌铁骑跳阵而入,奋长刀以砍大军,寺宦、虎贲矢被体如猬,敌大呼解甲投刀者不杀,六军大溃,死伤数十万。众裸袒相籍而死,蔽野塞川。英国公张辅、泰宁侯陈瀛、驸马都尉井源、平乡伯陈环、襄城伯李珍、遂安伯陈埙、修武伯沈荣,都督梁成、王贵、尚书王佐、邝埜、学士曹鼐、张益、侍郎丁铉、王永和、副都御史邓棨等数百人皆死之。从臣得脱者只萧惟祯、杨善等数人。

    上与亲兵乘马突围,不得出,虏拥以去。护卫将军樊忠者,从帝旁以所持锤锤死王振,曰:“吾为天下诛此贼!”遂突围,杀数十人,死之。

    文武军吏幸免者,蓬首赤身逾山坠谷,连日饥饿,始得达居庸关。虏举我辎重骡马二十余万,惟取金银珠宝贵细者而去。其实虏仅二万,我师死伤过半矣。

    初,王师既败,英宗乃下马盘膝面南坐,惟太监喜宁(蒙古人)侍。有一胡索衣甲,不与,欲加害,其兄来曰:“此非常人,举动自别。”拥出雷家站(今新保安),见也先之弟赛刊王,驰见也先曰:“部下获一人甚异,得非大明天子乎?”也先乃使中国二人问是否,二人见大惊曰:“是也。”也先问众,何以为计?其中一人名乃公,大言曰:“天以仇人赐我,不如杀之。”伯颜帖木儿大怒,对也先曰:“那颜(大人),两军交战,人马必中刀剑,或践伤压死,今大明皇帝独不践压中刀箭死之,我等何反天!那颜若遣使告中国,迫返天子,那颜不有万世好男子名乎?”于是也先以上送伯颜帖木儿营令护之。八月癸亥十六,校尉袁彬见上于雷家站高岗地,上众坐,鞑子围住,上问,知是袁彬,令在左右随侍。

    是日,帝在虏营手书与怀来守将索金帛犒虏,令遣人告京师。是日三更使人入西长安门。明日百官集阙下。遣人以黄金、珠玉、衮龙宁丝袍馈也先,请送还车驾。

    瓦剌挟英宗至大同,守将刘安、给事中孙祥、知府霍瑄出见上,献蟒袍,上赐与虏酋伯颜帖木儿。谕刘安等曰:“虏急获,勿资虏。”又曰:“虏云归朕,情伪叵测,慎备之。”安、瑄等献酒,上洒酒于地而饮。虏索城中犒军钱,郭敬等括金银万余两馈虏。请还车驾,虏笑不应。上自大同出塞,辛未二十四,至威宁海子(蒙古名希尔池,在兴和县,海子西南有金废威宁城)。甲戌二十七,至黑河野松林也先营。也先进酒,出妻妾歌舞,遂奉上居伯颜帖木儿营,两营相距十里许。伯颜帖木儿见上,甚恭谨。

    《蒙古源流》221页载:也先俘大明皇帝,乃传令曰:“谁若以擒大明皇帝之事先于我而告我母,则必杀此人。”永谢布之布克·索尔孙将其事先告其母,也先竟杀之。也先母,苏州人,随夫戍边,被也先父虏回,生也先。其母对也先曰:“吾昔居中国,为今天子臣,臣无杀君之理。”跪泣以请,也先从之。上皇得以不死。

    也先送上皇于伯颜帖木儿大营,令予保护。《蒙古源流》242页载:阿里玛丞相(当即伯颜帖木儿),其妻曰阿达剌阿哈,配上皇以名摩罗者为妻,所生之子朱太子,即阿速特之塔勒拜塔布囊。

    太监喜宁是蒙古鞑靼人,降于也先,尽以中国虚实告之,也先乃谋进攻北京。

    罗亨信,字用实,东莞(今广东)人。正统十年进右副都御史,巡抚宣府。土木之变,人情汹惧。有议弃宣府城者,官吏军民纷然争出。亨信仗剑坐城下,令曰:“出城者斩!”又誓诸将为朝廷死守,人心始定。也先挟上皇至城南,传命启门。亨信登城语曰:“奉命守城,不敢擅启”。也先逡巡引去。赤城、雕鹗、怀来、永宁、保安诸守将弃城遁,并按其罪。(见《明史·罗亨信传》)

    《明英宗实录》卷182《正统十四年九月戊寅初一》条载:“巡抚大同、宣府副都御史罗亨信劾守备赤城堡指挥郑谦、徐福,雕鹗堡指挥姚瑄,先于七月内闻贼入境,弃城挈家奔走,以致怀来、永宁等卫亦行仿傚,乞正其罪,以为边将不忠之戒。”卷185《废帝郕戾王附录第三·正统十四年十一月癸巳十七条》载:“虏之初入寇也,守备怀来署都指挥康能、指挥使易谦、温海、指挥佥事范澄,守备永宁城署都指挥佥事黄宁、指挥使周隆、张斌,守备保安城指挥使李保、指挥佥事曹宗玘、焦玘,守备长安岭关署都指挥佥事鲁瑄、指挥佥事陈瑛俱率家众遁走。右副都御史罗亨信案举其罪。康能、黄宁得宥;鲁瑄为右副都御史罗通举以立功;焦玘亡不知处;法司论李宝弃城为首,斩;易谦、温海、范澄、周隆、张斌、曹宗玘、陈瑛等从,徒。至是遇赦,皆免罪降为事官,送武清侯石亨处自效。”(转载自《东北史地》3期胡凡著《罗亨信与明代前期的北部边防》)

    九月癸未初六,郕王自监国即皇帝位,遥尊帝为太上皇。于谦为兵部尚书,籍王振家,夷灭王振族。明年改元景泰。

    辛丑二十四,于谦等荐给事中孙祥、郎中罗通为右副都御史,分守紫荆、居庸二关。

于谦统帅官军打赢京师保卫战

    十月,也先使人来议和,送还车驾,赐也先金银綵币。使去数日,虏入寇,至大同、广昌。丙辰初九,也先挟上皇陷紫荆关,杀指挥韩请等,都御史孙祥走死,直入窥京师。

    《西关志》322页忠义载:“右副都御史孙祥、太监阮尧民、都指挥韩清,皆因正统十四年冬十月北虏犯边,由广昌县至关西七里升儿石,占据要地。阮尧民、韩清领兵马出旧城北门,至盘石口截杀,孙祥守城。又分布军士五百人,堵截瓦窟庵口,贼知即拥众驰上南山,官军被杀死殆尽。尧民见贼势众,回取救兵,至三里铺为贼所杀。韩清尽力死战,比晚,身被数十枪,亦死于阵。鞑子头目喜宁至关下曰:”我今送圣驾,何不开门。”孙祥以虏狡诈,坚壁拒之。至夕,贼纵火尽焚大木厂(大木厂即大新城),斩关而入,孙祥被杀。事宁之日,建祠于拒马河北,春秋举祭,曰“三忠祠”。

    也先破紫荆关,直入窥京师,京师戒严。丁巳初十,诏宣府、辽东总兵官,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巡抚及募兵御史将兵入援。戊午十一,也先薄都城,兵部尚书于谦率师二十二万列阵于九门外,谦自与石亨阵德胜门外,当也先。以兵部事付侍郎吴宁,悉闭诸城门,身自督战。下令:“临阵将不顾军先退者,斩其将,军不顾将先退者,后队斩前队。”于是将士知必死,皆用命。

    初,也先深入,视京城可旦夕下,及见官军严阵以待,意稍沮。瓦剌兵抵西直门外,都督高礼、毛福寿败敌于彰仪门。已未十二,也先奉上皇登土城(北京城北八里)庙,邀大臣出迓,帝即擢赵荣为大理寺右少卿,充鸿胪卿,偕右通政王复出城朝见,进羊酒诸物,也先以非大臣,遣之还,而邀于谦、石亨出。帝不遣。

    虏掠北、西门外,于谦、石亨等营城北,都督孙镗营城西。侍郎江渊、参军事被赦交趾败将故成山侯王通为都督、鸿胪卿杨善为副都御史守京城。虏攻北、西城,我兵与战,杀伤相当。虏拥上皇至城下,索大臣王直、胡濙、于谦出迎。众知虏诈不出,以通政司参议王复为礼部尚书、侍郎中书舍人赵荣为鸿胪卿,出见上皇,也先、伯颜帖木儿擐甲属弓矢侍上皇。王复等见上皇,进书敕,上皇视汉字书,虏视番字敕。也先曰:“尔皆小官,急令王直、胡濙、于谦、石亨、杨善来。”上皇谕王复、赵荣曰:“彼无善意,汝等宜急去。”二人辞归。虏四面剽掠,焚三陵殿寝、祭器。逼宣武门,南逾卢沟桥,散掠下邑。于谦督诸军出德胜门力战,发大炮击虏,死无算。杀其酋铁颈元帅。石亨战彰仪门,又大捷。孙镗、王通内外夹击,又捷,虏势少阻。陈循、于谦请召各边精骑入援。又请下榜数道,谕回、鞑、番、汉能擒斩也先来献者,赏黄金万两,封国公。

    庚申十三,于谦、石亨连败也先众于德胜门、西直门。相持五日,也先邀请既不应,战又不利,知终弗可得志,又闻勤王师且至,恐断其归路,壬戌十五,敌退。甲子十七,也先夜走良乡,出紫荆关,沿途大掠,挟上皇北行。于谦调诸将昌平伯杨洪、都督孙镗、范广、石彪帅兵二万击零虏未去者,至关而还。

    紫荆关是北京“西偏重地”,北方游牧民族南侵中原,不是由北向南“直捣居庸”,就是迂回紫荆“南扼其喉”。紫荆关由于隘口多,小道分歧,加上拒马河东西穿切,河谷地带成为良好的天然通道,给关城防卫带来一定困难。土木之变后在关西筑起新城加强防御。

    脱脱不花遣使贡马寻和,上不许。胡濙、王直言,脱脱不花、也先君臣素不睦,宜因以间之。

罗通统帅军民打赢居庸关保卫战

    与京城保卫战同时进行的还有罗通等领导的居庸关保卫战,配合京师保卫战取得抗击瓦剌入侵的全面胜利。

    罗通,字学古,江西吉水人。永乐壬辰十年进士。任四川道监察御史。言事忤旨,出知交阯清化州,擢户部员外郎。宣德初,黎利反,御寇有功,后被谪迁。土木之变,瓦剌入寇,以于谦荐,起复职方员外郎,升郎中,专守居庸关经略大臣,进右副都御史。罗通提督守备居庸关,疏奏:居庸关为要冲,大小关口三十有六,通人马者七,宜各增人千;通人者二十九,宜各增人百,仍命大将一人,统兵三万,分驻十营于关外。以刘聚为中军都督佥事,顾兴祖为左军都督同知,刘安为右军都督同知,修塞沿边关隘,修缮居庸关城。

    刘聚,清丰(河北)人,从父永承为太监,聚为金吾指挥同知。

    顾兴祖 江都(江苏)人,正统末年守备紫荆关。

    刘安,宿迁(江苏)人,正统末与郭庸镇大同,也先拥英宗至大同城下,安出见,伏哭帝前,驰至师,会京师戒严,充总兵官,寇退,进都督同知。

    本人按:调此三人守居庸关是罗通的疏请,实际官兵均未调来。

    十月,瓦剌进入妫川,隆庆、怀来、永宁均被攻破,变成一片废墟。

    隆庆知州王铭持印之京。隆庆州衙厅事、司房悉毁于火,止存仪门三间。是役也,隆庆吏民,父子、夫妻死难显名者九十余人。事变后俱赐恤典。

    据永宁卫副千户辛刚墓志载:“隆庆兵后荡析(离散、分崩),殍骨(死人尸骨)暴原野,虽郛(外城)郭不免。”一直到景泰二年(1451)胡琏知隆庆州事,召集流亡,民始复业。

    正统七年(1442)隆庆州一千零二十户,一万一千八百九十九口。永宁县六百七十二户,二千五百八十口。土木之变后,隆庆州减至四百户,永宁县减至一百四十户,骤减百分之七十,可见此次劫难之重。是年,副总兵纪广率兵重修隆庆州城,甃以砖石,高二丈二尺,雉堞七尺,垛口三尺五寸,厚四丈三尺,辟东南北三门,西门为水门。

    罗通周悉(得知)本年十月内,也先、脱脱不花并阿剌知院诸酋长率三万余众,攻围居庸关甚急,公身先士卒,亲冒矢石,据城固守,誓不与贼俱生。适独石口参将杨俊率兵众入卫京师,道经居庸,夜遣旗牌官白忠告公,公仗剑厉声曰:“不识地势,焉能为将,今关北失守,幸有居庸关保障京师,无居庸关是无京城矣,此而不守,何入卫为?”遂下令,有出关而南者,斩以徇。乃止。关城西南隅栅圯,众危之,公令作布帐以障城垣。虏疑其有备,不敢入。会天大寒,又令老幼浇水灌城为冰,城坚滑,虏不敢近。屡出奇策,虏益惊疑,围七日遁去。转寇紫荆,公追连败之,逐出长安岭,中外始定。

    《明史·鞑靼传》载:“正统十四年十月,石亨等与战,数败之,也先夜走,自良乡至紫荆,大掠而去。都督杨洪复大破其余众于居庸,也先仍以上皇北行。”

本人按:此说与诸说略有差异。

    敌人退去,罗通以功进右都御史,加太子少保。上赐敕奖谕曰:“虏贼连日来,攻居庸关内外,尔能调度官军奋勇杀败贼众,保全关隘,使贼不得为患,具见尔运谋制胜,克尽心力所致,兹特降敕褒尔,尚益懋乃勋,毋或自满,而有怠志,故谕。”居庸关人德之,弘治年间耆老潘昭明疏请立祠,以表其忠。其略曰:“有非常之功者,必有非常之报,正统已已(十四年),北虏入寇,惟罗通能保全居庸以屏障京师,屈指于今才五十余年,使奇伟不世之功,遽尔沦没,非所以奖劝忠义。”上可其奏,乃建祠于关内西南隅。嘉靖元年(1522)御史杨谷疏请庙额,敕赐:“表忠祠”祀之,春秋举祭。嘉靖十六年,侍讲胡经碑记有曰:“公协将裨,调士马,敕扼塞,濬壕沟,固墩台,勤瞭望,简器械,恤茕劬,募鸷勇。边备甫定,虏骤至,攻关城内外,公矢曰:“此身与城共存亡也。”有阴通虏欲开门为内应者,公觉收斩之。明年,命督兵二万往镇怀来,追鞑虏出长安岭外,中外始定。时天地晦冥,忠义披靡,挺然独立,内御外敌,惟于公谦及公二人已矣!”

    《延庆州乡土志》载:罗谕,永宁人,由国子生历任延安太守,精兵法,为居庸关赞画,正统间出奇策(约即浇水城墙使之结冰)退也先兵,任巩昌(今甘肃陇西县)时,兴利除害,民多德之。著有《栋庵诗集》。

    十一月,京师解严。未旬日,也先又遣使索大臣迎车驾。言使若不至,来月月生时入塞,攻京城,京城戒严。

    十二月,喜宁诱虏酋也先以车驾至甘州,入陕西,直趋南京,不果。

景泰元年(1450)英宗南归,也先和贡

    代宗朱祁钰景泰元年(1450)闰正月庚午二十五,虏入大同塞,大同总兵官郭登败瓦刺于砂窝,又追败之于栲栳山(注),封登定襄伯。闰正月,虏报沓至,讹言诸大臣潜遣家属归民,益惊惧。吏部办事吏徐镇上疏,乞禁止,(谣言)。是月,参将许贵败虏于黄土岭。

    注:栲栳山:在河北怀安县北8里,石有松纹,可为屏荐。

    二月,悬赏格,杀也先赏银五万两,金万两,封公,官太师;杀伯颜帖木儿、喜宁赏银二万两,金千两,封侯。募兵至京者九万五千人。

    是月,也先犯宣府,范广充总兵官,偕都御史罗通督兵二万往镇怀来,追鞑虏出长安岭,中外始安。三月,虏入荞麦川、偏头关,都督杜忠击败之。虏二万攻围万全,寻退。己酉初五,瓦剌寇朔州。于谦请即驻兵居庸关,寇来则出关剿杀,退则就粮京师。

    四月辛巳初八,瓦剌寇大同,官军击却之。癸卯三十,瓦剌寇大同,郭登击却之。五月乙巳初二,瓦剌掠河曲、代州,遂南犯,诏刘安督涿、易诸军御之。戊申初五,瓦剌寇雁门,益黄花镇戍兵卫陵寝。辛亥初八,瓦剌遣使请和

    六月壬午初十,瓦剌寇大同,郭登击却之。丙戌十四,也先复拥上皇至大同。虏屡掠大同。戊子十六,瓦剌寇宣府,都督朱谦、参将纪广御却之。京师戒严。

    阿剌遣人入贡至京,也先亦遣使至居庸关。己亥廿七,遣礼部侍郎给事中李实、大理寺少卿罗绮、指挥马显偕阿剌使入使瓦剌,遗可汗及也先、阿剌各白金百两、金织文绮八。脱脱不花亦遣皮儿马黑麻入贡至怀来,守将杨信以闻,敕护至京。

    七月庚申十八,右都御史杨善、工部右侍郎赵荣都指挥同知王息、正千户汤胤勣偕皮儿马黑麻使瓦剌。癸亥廿一,李实、罗绮及也先使把秃至自瓦剌。己巳廿七,杨善至瓦剌营。庚午廿八,也先引杨善见上皇。是日,也先奉饯上皇,许上皇归。辛未廿九,伯颜帖木儿奉饯。八月癸酉初二,上皇发瓦剌。丁丑初六,至宣府南城。甲申十三,遣侍读商辂迎上皇于居庸关。已亥十四,上皇至居庸关。丙戌十五,上皇还京师。帝迎于东安门,入居南宫。癸巳廿二,上宴瓦剌使人于奉天门。明日,上皇宴之南宫。乙未廿四,升赏瓦剌使人有差。是月,东虏入辽东塞,总兵官曹义击却之。

    商辂,淳安(浙江)人,字弘载。正统中乡会殿试皆第一。除修撰,郕王监国,入参机务。景泰朝官至兵部尚书。英宗复辟,被诬下狱,斥为民。成化初以故官入阁,进谨身殿大学士。商辂为人,平粹简重,宽厚有容,至临大事,决大议,毅然莫能夺。卒谥文毅。有《商文毅疏稿略》、《蔗山笔麈》、《商文毅公集》。

    九月,脱脱不花遣皮儿马黑麻贡马。十月,也先复请朝贡,又遣使三千来朝。于谦请列五军神机营官军一万五千于居庸关,备不虞。京师盛陈兵,宴之。

    十一月,也先使还,敕也先:“尔瓦剌都总兵答剌罕太师、淮王大头目、中书右丞相也先等语。”是月,虏入宁夏塞。

    自上皇归后,脱脱不花修贡益勤。脱脱不花娶也先姊,生子,也先欲立之,不从。也先亦疑其与中国通,将害己,遂治兵相攻。

    都督杨洪自独石入卫,独石口、马营、龙门卫(旧龙关县)、龙门所、赤城、雕鹗堡、云州、后城八城悉以委寇。于谦遣都督孙安以轻骑出龙门关,据之,募兵屯田,且战且守,

    景泰二年(1451)夏四月甲午廿六,瓦剌寇宣府马营,敕游击将军石彪等巡边。

    是年,脱脱不花在喀喇沁等部支持下击败也先,后因其弟阿噶尔巴尔济叛变,投靠也先,致脱脱不花兵败,率十余骑遁去,逃入兀良哈,投奔前妻之父沙不丹。也先尽收其妻妾太子人畜,给诸部属。

    《皇明北虏考》载:也先强盛欲为可汗,又劫掠脱脱不花,脱脱不花大窘。是年,也先遣人贡马。

    景泰三年(1452)正月,朝廷贻脱脱不花可汗书。于谦、石亨言:脱脱不花、也先仇杀,乞统兵出宣府、大同,讨虏复仇,上不许。二月,瓦剌同牟撒来王子贡马。十一月,宴瓦剌使臣太尉察占、平章哈只阿力等二千九百四十五人于礼部。

    是年,也先来献捷,言脱脱不花不立我姊之子为太子,反来相攻,不得已与战,败之。献良马二匹奏捷,命宴其使,赐钞币。

景泰四年(1453),脱脱不花被沙不丹所杀,

也先坑杀脱脱不花弟阿噶尔巴尔济,自立为可汗

    景泰四年(1453)正月,宴瓦剌使臣察占等二千八百七十六人于礼部。

    六月辛亥廿六,埋葬土木、大同、紫荆关暴骸。

    七月,脱脱不花被前妻之父沙不丹所杀。沙不丹,也作彻伯登,蒙古兀良哈属部郭尔罗斯部首领,其女为脱脱不花前妻,因与部属私通,被脱脱不花刺伤耳鼻遣送回娘家,故双方结下冤仇。《皇明北虏考》作,景泰四年(1453)七月,也先攻败脱脱不花,奔兀良哈依沙不丹,沙不丹杀脱脱不花,也先遂自立为可汗。系引自官方文书,或可信。

    也先暂立脱脱不花之弟阿噶巴尔济为可汗,而予以坑杀。

    阿噶尔巴尔济,岱总(脱脱不花)之弟。《蒙古源流》223页载:阿噶巴尔济台吉,生于癸卯年(永乐二十一年1423)。岱总死后,也先暂立阿噶尔巴尔济为汗,不久被杀,也先自立为汗。

    《蒙古源流》232页载:卫剌特(瓦剌)四部设谋,建相连之二大室,后室内掘一大坑,复以大毯,备盛大酒席,狡徒阿卜都拉·彻辰乃诣阿噶尔巴尔济济农奏曰:“汝甥(应是亲家)额森济农备宴为贺,请即汗位。”阿噶尔巴尔等鱼贯而入,尽擒而杀之,随掷于后室之坑内。

    哈尔固楚克系阿噶尔巴尔济之子,也先之婿。《蒙古源流》232页载:阿噶尔巴尔济被杀,哈尔固楚克知觉,与其僮伊纳克·格尔逃去。卫剌特勇士三十人追及,伊纳克·格尔先射杀其头目破虏将军图林,哈尔固楚克射杀察拉斯·图尔根,余皆窜去。伊纳克·格尔盗取也先马而逃。至通玛克地方,哈尔固楚克被一个名章锡蒙克的人射杀,伊纳克·格尔立杀其人,驱马一群归来。谒见齐齐克妃子告以情况而共哭之,后谒见也先汗。

    是年,哈尔固楚克之子巴延蒙克降生。《蒙古源流》237页载:也先令其女齐齐克妃子更适他人,不从。齐齐克怀孕七月而离哈尔固楚克,越三月,于本年壬申(景泰三年1452)分娩,产一男孩。也先欲杀之,齐齐克妃子谒其曾祖母萨木尔公主(额勒伯克女)诉其故,公主遂命取其子来,赐名曰:巴延蒙克,付索伦部之桑噶勒都尔妻、哈喇克沁太夫人哺养焉。

    八月甲午初十,也先自立为可汗。尽杀故头目苗裔。杀白马九、黑牛五祭天。称大元田盛(华言天圣)大可汗,年号添元。明朝大臣议,称也先为瓦剌可汗。

    冬十月戊戌十五,也先遣使来。十一月,瓦剌使臣火只尔阿麻回回进玉石九千九百斤,却之,令自售。也先弟赛因孛罗鲁王诸酋并遣人贡马。

景泰五年(1454)也先被杀,众立脱脱不花子摩伦,号小王子

   景泰五年(1454)《蒙古源流》237页载:也先欲杀齐齐克三岁儿子,齐齐克乃遣卫剌特之中军千户乌格岱太保、喀喇沁之博赉太师、萨尔塔郭勒之巴延台·墨尔根、洪吉喇特之额则雷太傅等四人护送巴延蒙克去东部蒙古。途中有额罗忽特之斡罗出少师以其女锡吉尔奉与巴延蒙克台吉为中宫。

    是年,瓦剌内讧,也先为知院阿剌等所杀,瓦剌势衰。鞑靼东部喀喇沁部长孛来复攻破阿剌,求脱脱不花子麻儿可儿(即摩伦)立之,号小王子,自为太师,握实权。孛来与其属毛里孩等皆雄视部中,西攻瓦剌,东挟兀良哈三卫,与明廷通贡互市,于是鞑靼复炽。

    《蒙古源流》241页载:丞相阿剌欲得太师之位,也先言已予其子,阿剌与秃革帖木儿、院判阿麻火者兴兵来袭,也先只身出奔,途遇被也先所杀的布克·索尔孙之子巴忽,擒而杀之,头悬于库克山麓之树上。遂尽虏其妻子、民众、畜群。

    《皇明北虏考》载:“天顺元年(1457),阿剌欲为太师,而也先与其弟平章阿失帖木儿。也先召阿剌子饮酒,酒中饮之鸩,阿剌子呕吐,发觉,走出不能行,啮指血染箭,令其仆持告阿剌。阿剌伺也先出猎而袭之,也先败走,从数十骑遁,又恐此数十骑通阿剌,半夜与二亲信走。道中饥窘,至一妇人所乞浆,妇人饮之酪,遂去,夫归,妇言状,夫疑其为也先,急追及之,果也先,杀之。”

    本人按:此说也先死于天顺元年为误。

    摩伦是岱总汗(即脱脱不花)遣归阿勒塔噶勒沁夫人时,所生之三岁子。其外祖父彻卜登谓:“此吾甥也。”乃抚养之。摩伦十六岁时,彻卜登殁,送往翁里郭特之摩里海王(毛里孩)处,年十七岁即汗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