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地标城策院特色小镇策划之⑩:特色小镇认定标准

 【点石成金】 2017-02-15

 特色小镇的培育作为当前的热点备受关注,各地政府、开发商及企业等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积极布局和推进特色小镇的发展战略。中国地标城策院作为一家深耕城镇策划的专业机构,认为特色小镇是破解当前城镇发展困局的一剂良方,在多年参与新型城镇化的实践中,基于对各地特色小镇的分类研究,深入浅出提出了八大类特色小镇的开发系列专题,包括旅游小镇、文创小镇、休闲农业小镇、新兴产业型小镇、康养小镇、商贸物流小镇、体育小镇、科教小镇,基本囊括了特色小镇的所有类型,但中国地标城策院针对当前特色小镇的开发虚热、盲目性、开发原则有一些术外之话要说,但却是切中术内之意。

中国地标城策院特色小镇策划之⑩:特色小镇认定标准

特色小镇应避免一哄而上

自2016年7月国家层面提出加快培育特色小镇以来,目前地方政府积极性很高,各地特色小镇建设高歌猛进,几十上百个特色小镇规划呼之欲出,江西要用一年半的时间打造60个特色小镇,考核合格将获得200万元的奖励;湖南到2020年末将培育100个特色小镇;山东5年内投资30亿建100个特色小镇;河北计划未来三年打造100个特色小镇,总投资2000亿元……几乎每个省区都摩拳擦掌,生怕错过这波城镇开发的高速发展黄金机遇期。

特色小镇建设的激进主义,一方面是为了吸引投资,引入特色产业,从而推动地方城镇化的发展,一方面是地方政府迫切地想要干出政绩,希望有所作为,无论是出于何种目的,都必须坚决杜绝一切不顾实际、重金打造特色小镇的行为,避免造成某些地区特色小镇建设“东施效颦”,一哄而上,使小镇失去特色,背离了特色小镇建设的初衷。

中国地标城策院特色小镇策划之⑩:特色小镇认定标准

特色小镇建设之路

住建部指出,要客观地看待特色小镇“一哄而上”的现象,不应以特色小镇建设的多和少作为客观评判标准,一定是根据地区发展的区位条件、资源条件等发展规律,规划确定未来发展特色小镇的数量。

搞好特色小镇必须坚持精打细磨,循序渐进,同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四个原则:一是要坚持有重点发展、有条件发展,不能一哄而上;二是要坚持有特色发展、有特色建设,防止千镇一面;三是要坚持市场主体、产业为动力,防止“只见新镇不见人”;四是防止打着特色小镇名义,违法违规搞圈地开发。同时加强舆论引导,推广正面的建设经验,并提出国家特色小镇的认定标准,推动特色小镇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中国地标城策院特色小镇策划之⑩:特色小镇认定标准

特色小镇认定标准

现在,建设特色小镇已被推到风口浪尖,那么如何才能入选中国特色小镇?特色小镇的评选标准是什么?中国地标城策院为您提供深入解读。

一、特色小镇认定标准的特点

1、以评“特色”为主,评“优秀”为辅。

特色小镇的评定标准一改以往小城镇系列评选的以“优秀”为主的原则,而是在优秀的基础之上,挖掘其特色因子,因此,本次标准制定将评价指标分为“特色性指标”和“一般性指标”,特色性指标反映小镇的特色,给予较高权重,一般性指标反映小镇基本水平,给予较低权重,做到以评“特色”为主,评“优秀”为辅。

2、以定性为主,定量为辅。

小镇的特色可简单概括为产业特色、风貌特色、文化特色、体制活力等,这些特色选项的呈现以定性描述居多,但完全定性描述会导致标准评判的弹性过大,降低标准的科学与严谨性,而少量且必要的定量指标客观严谨,虽使评审增加了一定复杂性,但能够保证标准的科学和严密,故此次标准的制定以定性为主,定量为辅,在选择定量指标时首先尽量精简定量指标的数量,同时尽量使定量指标简单化增强可评性。

中国地标城策院特色小镇策划之⑩:特色小镇认定标准

二、特色小镇评定的五大核心特色指标

根据《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此次特色小镇认定对象原则上是建制镇,特色小镇要有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便捷完善的设施服务和灵活的体制机制。在此基础上,构建五大核心特色指标。

中国地标城策院特色小镇策划之⑩:特色小镇认定标准

特色小镇的建设一定不是主观臆断,想发展多少就发展多少,而是根据自身条件,从产业发展、美丽宜居、文化传承、服务便捷、体制机制五项指标处下功夫,才更有可能认定为国家级特色小镇,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各具特色的特色小镇成为城镇化建设浪潮中的一抹亮色,掀起中国新一轮经济增长大潮。

(本文来源于中国地标城策院的微信公众号:评城。全原创、最价值、有味道,你我的评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