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志成:健康与觉醒之融合——阿育吠陀瑜伽理论和实践简介 | 暖冬公益课笔记

 口琴和吉他 2017-02-16


60堂优选课程,8场精彩论坛,

92位大咖导师倾情巨献,引领瑜伽行业的你

——走出寒冬!


本文大概7460字,读完共需9分钟,整理好思绪 ,跟王志成老师好好学习颠覆你思维定式的阿育吠陀瑜伽体系。




导师:王志成

浙江大学宗教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 著名的中国瑜伽哲学家、瑜伽翻译家、瑜伽教育学家; 从事纯正瑜伽经典的翻译、注释和论述,组织主编“瑜伽文库”;倡导大瑜伽观念,教导和实践智慧瑜伽、喜乐瑜伽,主张瑜伽中国化。



悠久的历史上,我们对我们自身的关注是多个维度、多个层面的。今天我们大家所关注的瑜伽,主要的是哈达瑜伽,并且主要是身体层面的哈达瑜伽。瑜伽家族中还有非常多的其他重要成员,如智慧瑜伽、行动瑜伽、虔信瑜伽、胜王瑜伽,以及昆达里尼瑜伽、曼陀罗瑜伽、拉亚瑜伽(Layayoga)等等。今天我们跟大家分享的是瑜伽家族中大家了解不是很多的一位成员,即阿育吠陀瑜伽(Ayurvedayoga)





一、什么是阿育吠陀瑜伽?


我们先来谈谈什么是阿育吠陀瑜伽、阿育吠陀瑜伽是一种什么样的瑜伽。先来了解两个词:Ayurveda和Yoga。Veda这个字的意思是knowledge,这个知识不是一般的如我们在学校学习的物理、化学等等学科的知识,而是一种高级的知识,简单的说是一种关于我们自身和宇宙为何的知识,ayu的意思是life,生命。Ayurveda就是关于生命的科学。Yoga,大家都知道就是瑜伽。




阿育吠陀关注的重点是:我们的身体


生命涉及到身体、感官、心意以及我们的灵魂。用传统的语言来说,生命就是灵魂,灵魂是生命最根本的部分。Ayurveda是一种神圣的生命科学,science of life,对我们今生今世非常有益。这是要讲的阿育吠陀关于生命的理解。这样我们可以知道,阿育吠陀关心的是身体、感官、心意以及我们最内在的生命。所以,阿育吠陀的进路,是要通过平衡身体来帮助我们达成生命的健康,使得生命走向圆满。这是阿育吠陀的基本宗旨。阿育吠陀关注的重点是:我们的身体,因此它主要的关怀是对生命的水平维度的改善。




瑜伽,关注我们生命质量的提升


关于瑜伽的概念。瑜伽在传统上,不管是吠陀时代、奥义书时代的瑜伽,还是薄伽梵歌时代的瑜伽,还是帕坦加利瑜伽经所谈的基于数论哲学的瑜伽,还是后来发展的不同流派或宗派的瑜伽,比如毗湿奴宗和湿婆宗的瑜伽,以及主要在后来发展的哈达瑜伽,所有这些瑜伽,它们关心的是什么?关心的是我们生命质量的改变,我们生命质量的提升。生命质量的提升,用奥义书的话来说,生命的质量从低级的状态到高级的状态,也就是从意识的低级状态转化为意识的一个高级状态,正如我们在《瑜伽经》中讲过的,要让我们心意波动得到有效的控制。用哲学的话说:生命质量的提升就是要从短暂的生命状态转向恒定的永久的生命状态,要从有限的生命状态转向无限的生命状态,从黑暗的生命状态转向光明的生命状态,从不自由的、受束缚、受限制、受困的生命状态走向自由的生命状态。这就是传统的瑜伽所关注的。概括起来说,传统的瑜伽关注的是人的生命质量,属于生命的垂直维度的转化,一种向上的生命提升,也就是说,从我们属人的状态达到一种属神的状态,从动物的状态达到神或者说,从动物性的状态到达真人的状态。



概括一下,Ayurveda关心的是我们的身体,是生命的平面维度。传统的瑜伽关心的是生命的垂直维度,是内在的维度。这两个维度相互结合,就是阿育吠陀瑜伽。那么,这意味着什么呢?





当代流行的哈达瑜伽,和传统的哈达瑜伽有本质上的区别


这里,我要插入说一下我们今天的瑜伽。今天的我们,大部分人理解的瑜伽就是哈达瑜伽,就是身体的体位,最多再加上一些所谓的调息和冥想。这对瑜伽的理解是不完全的、不全面的,有时甚至是错误的。当代流行的哈达瑜伽和传统的哈达瑜伽具有本质上的区别。可以说,当代的哈达瑜伽和传统的哈达瑜伽根本就是两个维度、两个层面的不同的瑜伽。但是,我们的伽人一般并不很熟悉传统的哈达瑜伽。这里,我们不评论当代哈达瑜伽的是与非。只是应该要告诉大家,当代哈达瑜伽和传统哈达瑜伽之间一个巨大的差别,就在于传统哈达瑜伽关注的是生命质量的提升,也就是向上的提升,一种意识的提升,最终是要达成的是一种自由的境界,也就是三摩地王瑜伽的境界。也就是说,当代哈达瑜伽和传统瑜伽目标不一样,传统的哈达瑜伽关心的是人的生命的自由上升,当代的哈达瑜伽关心的是健康、减肥、塑身、美容、改善睡眠等等关于身体的这一非常现实的身体关怀。


当代哈达瑜伽和传统瑜伽的习练人群也很不一样,当代哈达瑜伽的人群主要是女性为主体的,传统的哈达瑜伽人群则主要是男性为主,女性很少。传统的哈达瑜伽相对比较秘密,而当代哈达瑜伽则非常张扬。传统的哈达瑜伽人数非常少,当代的哈达瑜伽人群众多。传统的哈达瑜伽,比较深层地说,是强调人的能量最终要回到中脉,以达到生命的转化这一目标。传统的哈达瑜伽的目标是提升人的能量最终转向中脉,而当代哈达瑜伽并不关心这一点。正是这样的差异,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瑜伽馆出现了诸如理疗、如我们传统的中医一样的内容,甚至催眠、舞蹈、各种柔术、体操运动一样的内容进入了瑜伽馆。事实上,它们和传统的瑜伽没有什么关系,这是因为当代人对瑜伽的理解发生了改变,最终使得伽人们沿着当代人所理解的身体瑜伽方向迈进。这种迈进脱离了传统瑜伽的核心概念。今天,瑜伽关心的问题是身体和美或者减压。这个层面的问题,并不是传统瑜伽关心的核心范畴。传统文化里面对我们身体的关心,并不是通过瑜伽,而是通过阿育吠陀,而对于生命的进化、生命的觉醒、生命的成长,则是通过瑜伽进行的。我们可以把阿育吠陀理解为类似于我们中国的中医。所以,中医可以和阿育吠陀对接。传统的瑜伽主要不是关心我们这个物理的身体,没有阿育吠陀那样重视身体。传统的哈达瑜伽并不像今天的人们所理解的那样。


传统的哈达瑜伽对身体关心程度不像当代哈达瑜伽,那么我们是否要放弃传统瑜伽呢?这个问题是当今许多瑜伽人所关心的。也有一些人,由于对传统的瑜伽之真谛了解不够深入或全面,而直接让瑜伽变成了一种建立在人体解剖学基础上的体操运动。对于这种倾向,我这里暂不做评论。


阿育吠陀瑜伽:平衡觉醒和身体健康的有机结合


我想讲的是对身体的关心和对心灵的关心这两者,在当今是否有可能把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发现可以,在中国传统中,中国功夫和中国中医就是有机结合的,历史上有的功夫大师同样通晓中医。




那么,在印度传统中,在瑜伽中,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平衡身体的关怀和心灵的关怀,也就是平衡觉醒的追求和身体健康的追求。这两者之间是否能达成一种平衡呢?完全可以。两者平衡结合的办法就是阿育吠陀和传统瑜伽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也就是我们今天讲的阿育吠陀瑜伽。


阿育吠陀瑜伽,结合阿育吠陀医学思想和传统瑜伽对于生命觉醒思想,它具有双重的特征,阿育吠陀瑜伽既是身体的又是灵魂的。在瑜伽的发展过程中,瑜伽里面原来非常关心的心的问题在当今的哈达瑜伽里面被忘记了或者被稀释了,而传统的哈达瑜伽并不那么关心的问题则成了今天瑜伽最为核心的关怀。我们有没有可能不稀释瑜伽本身的内涵,却又能够关怀身体的健康呢?这是阿育吠陀瑜伽所努力的。阿育吠陀瑜伽不是医学,而是采用阿育吠陀的基本原理服务于瑜伽的终极目标。阿育吠陀瑜伽是一种整合性的瑜伽,也是一种疗愈性的瑜伽。这是我们对阿育吠陀瑜伽一个基本的定位。





二、阿育吠陀瑜伽的基本理论


现在我们来讲第二个内容:阿育吠陀瑜伽的基本理论。由于今天是语音讲座,有许多内容比较难以解释和难以说清楚的,因为不是和大家面对面的。总体上,阿育吠陀瑜伽包含两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身体维度,第二个维度是心灵维度。身体维度就是对身体健康的关心,心灵的维度就是对我们生命质量的关怀,对我们安身立命的关怀。这两个方面构成了阿育吠陀瑜伽两大支柱。下面,我们从阿育吠陀看看,我们需要用一些什么理念来解决、来帮助我们发展这种瑜伽。




基本的生命能量概念:Vata、Pitta、Kapha


我们首先引进的是阿育吠陀中关于生命能量的概念。人的体质,有三个部分构成,一个叫Vata风,一个叫Pitta火,一个叫Kapha水。我们有不同的方法来测量一个人是属于风型体质,还是火型体质,还是水型体质。测量的方法或简易,或复杂,或粗糙或精微。进过测试,我们就可以知道一个人的体质的基本状况,基本的健康状况,甚至哪些地方可能存在潜在危机和问题。风的特征、火的特征、水的特征,在不同的人那里是不一样的。


我们简单地来看一看风型体质。风型体质的人,一般来说怕风,骨头容易疏松,所以风型体质的人50岁以后最好不要爬太多的山,也不能强练某些哈达瑜伽中的体位。山爬多了或练习了太多不适宜的体位就很容易出问题。但是,Pitta火型体质和Kapha水型体质的人,特别是Kapha水型体质,他们可以练习一些有强度的体位动作。但是,Pitta火型体质的人,在练习呼吸法以及在练习体位的时候,应该特别注意强度,他们练习的强度和Vata体质的人和Kapha体质的人不应该一样。





三个Prana,Tejas,Ojas概念:Prana,Tejas,Ojas


还有另外三个概念,三个精微能量概念。前面讲的是基本的生命能量概念。这里是三个精微能量概念,普拉那Prana,特伽斯Tejas和奥伽斯Ojas。


这三种能量称为positive energy(积极能量),前面的(Vata,Pitta,Kapha)称为negative energy(消极能量)。Vata,Pitta,Kapha需要保持某种平衡。如果你的Vata过多,或者Pitta过多、Kapha过多,你就会失去平衡而身体失调。但是,Prana能量是积极向上的,Tejas能量是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Ojas能量是提供滋养的,我们的免疫力主要依靠这一能量。这三种能量和前面的三种能量是一体两面的。一般在瑜伽馆,大家关注的基本都是Prana能量,几乎没有人讨论Tejas能量和Ojas能量。可是,这Tejas能量和Ojas能量非常重要。


我简单讲一下。


Prana原始的生命力,最初的生命力——身心功能背后的主导力量、风的精微能量。它负责协调呼吸、感觉和心意。

Tejas内在的光辉——火的精微能量,通过它消化印迹和思想。

Ojas原始的活力或精力——水的精微能量,作为我们的生命能量储备,消化食物、印迹和思想的本质(菁华)。


注意,有人Ojas能量不足,但他的Prana能量很强。这样的人往往短命。从这个层面讲,如果Prana能量变强,但却没有和Tejas能量、Ojas能量对接,那么这个能量是不平衡的。我们可以注意到一些人,他们的生命充满了活力、充满了能量,但是这个人可能是要生病的,而且病不会浅。你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怎么“好好的”就生病了呢?事实上是因为他的Ojas能量有问题。


这里,从正面的能量Prana能量、Tejas能量、Ojas能量,到相对负面的能量Vata能量、Pitta能量、Kapha能量,这两者之间有一种内在的关系。阿育吠陀瑜伽从阿育吠陀中引进、吸收了关于能量的思想。练瑜伽的人,Prana能量可能会越来越强大。但如果没有这方面全面的知识引导,没有这方面全面知识的运用,那么就有可能越练越容易出问题。有人说:“生命在于运动”,这个观点是不对的;有人说:“生命在于静止”,这样的观点同样也是不对的。这两个观点都违背了阿育吠陀的生命原则。我们应该对人的体质有个充分了解,我们才能更好的为我们的健康服务,才能让瑜伽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身体。一味地去追求跟生命质量无关的或者说一些外在的东西,可能最终会伤害我们自身的身体。




三德理论


从瑜伽引进的理论,首先是三德理论。三德理论,在《薄伽梵歌》、《瑜伽经》里面都有很多的讲说、介绍。当然,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理论。在很多瑜伽典籍里面都会讨论三德,要系统讨论不是一下子讲得完的,因为三德理论本身就是一套理论,应该独立讲解。通过了解三德理论的核心,努力促成我们意识的提升,也就是说一个达成了瑜伽的人。他将要超越愚昧之德,超越激情之德,最终超越善良之德。生命超越三德后,他就达成了《瑜伽经》所讲的最高境界,即三摩地。


三脉七轮理论


第二是三脉七轮理论。三脉就是左脉、中脉、右脉,七轮就是海底轮、生殖轮、脐轮、心轮、喉轮、眉心轮和顶轮。脉轮问题需要专门上课讲。






三身五鞘理论


第三个核心的理论就是三身五鞘理论。三身五鞘中最重要的是关于prana的运用,prana的五种主要的功能。五种主要的功能就是五气,即生命气、下行气、上行气、平行气、遍行气。我们瑜伽就是要通过气的方法,来进行身体疗愈。Prana能量和阿育吠陀之间关系密切。Prana之五气运用,比如如何了解生命气?如何用于治疗?也就是生命气、下行气、上行气、遍行气、平行气怎么运用?怎样通过呼吸法把这五气运用起来进行有效的身体康复理疗?这是阿育吠陀瑜伽重点关注的。


当我们把阿育吠陀的核心理论和瑜伽的基本理论结合起来时,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的瑜伽产生了一种转化或飞跃。这一转化彻底颠覆、改变了我们对瑜伽的认识,也同样改变了当前对哈达瑜伽的认识。阿育吠陀瑜伽可以促进瑜伽对自身的认识,它不仅维护我们身体的健康,又不稀释瑜伽本该应有的生命质量提升和圆满的奥义。





三、你的瑜伽


下面讲瑜伽和你的瑜伽,yoga and yoga for type。简单概括就是:不同体质的人对于体位法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体位或者同一个体位对于不同体质的人具有不同的意义和作用。千篇一律不分体质、没有针对性的体位练习没有好处。体位要对应于不同的体质。事实上,我们在瑜伽馆里看到,不同的人,由于体质不同,对于体位的适应也不一样。有人适练一种体位法,这一体位对他而言有助于他的身体健康,换一个人可能就是灾难性的。如果一个教练不顾大家体质的不同而无条件地要求大家一起练习同一个体位,就有可能会带来瑜伽的伤害。


不同的体质对于调息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我们注意到,调息有三大体系:一个体系就是帕坦加利瑜伽体系,一个是吠檀多传统的调息体系,一个就是我们今天讲的阿育吠陀瑜伽的调息体系。不同的调息体系,其意义和价值是不一样的。反过来,不同体质的人,可以通过不同的调息法获益。


体质不一样对于冥想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帕坦加利冥想体系、吠檀多传统冥想体系和阿育吠陀冥想体系,这三大冥想体系的差异是很大的。不同体质的人,要应用不同的冥想体系以及不同体系中不同的冥想方法。不明白这些,冥想会冥想出问题来,调息会调出问题来,有人调息神经出了问题,有人冥想出了妄想症,有人脾胃受了伤害。同样,关于曼陀罗唱诵,不同体质的人对曼陀罗的唱诵也要有不同的要求。瑜伽的伤害,根本来说,是对瑜伽知识不了解或了解不清晰。


最后做一个简单的总结:我们要对人有一个充分的认识,要知道我们自身的生命体质,要认识我们人本身的生命状况。这很重要!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可以用阿育吠陀的方法对身体进行扫描,结合瑜伽的体位、调息、冥想等等,在关心身体的同时,关心我们的心灵;在关心外在身体健康的同时也关心我们人内在的健康,把内在的健康和外在的健康有机结合起来,以达成生命整体的进步、发展和圆满。


关于阿育吠陀瑜伽的简单介绍就到此结束。感谢随心瑜以及随心瑜提供的这样一个平台,能够让大家分享有关瑜伽教育的观点和想法。在此也请允许我打个广告:我们2017年1月7号开始讲解瑜伽系列的经典。我们在“千聊”开了一个直播间,名字就叫“瑜伽经典系列讲座”。欢迎伽人们参与。



Q&A


学生:怎么检测自己是哪种体质?风火水?


王老师:测试自己是哪一种体质,风火水,Vata、Pitta、Kapha,有一套方法。真有需要的,可以到我们苏摩瑜伽来系统学习。如果你的体质和你的练习不对接的话,可能会越练越糟。这个是要在哈达瑜伽界不时提醒的。哈达瑜伽的练习中,教练对学员的身体素质不了解或者了解得不够深入,在教学的过程中,就有可能导致偏差,甚至是伤害。我们的身心能量非常复杂,如果不同的能量层不能达成交流和平衡,在强调某个地方的时候可能出现偏离。


学生:老师,我想问一下,有一天我做圣光调息,做了两组,一组11次,结果最近几天都没精神!这是什么原因呢?怎么调理回来?


王老师:如果这些天,你没有进行其他形式的大量运动或其他形式的练习,内在和外在的生活、情绪也没有发生大的变故,仅仅只是做了圣光调息,就生出这么一个效果,请你立马停止这一调息。说明这方法,与你的体质不适应,或者说你练习的方法如时间、空间或次数、深度等等不适当,你的奥伽斯Ojas能量需要调节。


学生:报考浙大瑜伽研究生需要什么资质?如何报考?学习多久?


王老师:目前我们的研究生考试是非常难的。目前这一期已经结束了。博士也是很难的,一般来说一年最多招一个(不包括留学生等)。博士或硕士,培养的方向主要是研究型的瑜伽学者。我们还有另外一种非大学学制的瑜伽教育(苏摩瑜伽教育),这一瑜伽教育培养的不是学者型的学者,而是实践型的、适应于瑜伽专业教练的瑜伽人才。


学生:老师,阴瑜伽属于阿育吠陀瑜伽内含吗?


王老师:阴瑜伽是当代哈达瑜伽的一个分支。


学生:老师,对于初学者,可以提供一个有次第的瑜伽理论书籍吗?


王老师:刚才主持人说了她个人特别推荐《瑜伽的力量》,这是修身养性的。我个人特别推荐一本小书《瑜伽之海》,初学者可以从这本小书中了解究竟什么是瑜伽以及瑜伽中一些非常核心的概念和问题。研读了这本《瑜伽之海》,基本可以判别你跟从某个教练学的是不是瑜伽、是不是真正的瑜伽、学的是什么瑜伽。


我的课有助于大家对瑜伽本身有个新的认识。非常感谢“随心瑜”这个平台让我有机会跟伽人们分享我对瑜伽的认识。如果大家关心瑜伽,也可以看我们的公众号,如“瑜伽之海”。其中有大量关于瑜伽的文章,而且是相当原创的文章。


我们正在主编一套文库,即“瑜伽文库”,这是我们为中国瑜伽提供的一个基础性的东西。大家也可以关注这套文库。这套文库已经出版了不少瑜伽的经典,如《帕坦伽利瑜伽经》、《哈达瑜伽之光》、《薄伽梵歌》等等。目前我们也正在出版一些书,很快出版的一本是《九种奥义书》。接下来出版的是《瑜伽智慧之光》,这本书是属于智慧瑜伽的究竟之书。另外,伟大的瑜伽士辨喜,他的《行动瑜伽》和《胜王瑜伽》,也即将出版。大家可以关注。


学生:王老师,精微生命能量的平衡,是不是要通过自身不同的体质对应练习?


王老师:瑜伽馆中任何一个优秀的教练都应该去深入了解练习者的体质,而不能只是简单地形式上的教学。《瑜伽经》中帕坦加利说:研读是克利亚Kriya瑜伽的起步。我们的瑜伽人和练习者,要有探究的精神,怀着对学员生命负责的态度,了解学员的体质和能量状况。自己也要不断提升生命质量,而不只是“提升”别人的生命质量。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判断这个人瑜伽学得好不好。他健康吗?他智慧吗?他喜乐吗?这样一个简单的观察之法,就能实际地看出一个瑜伽教练、一个瑜伽导师、一个瑜伽习练者,他健康与否、能量是否平衡。如果他练得很健康,那他练很不错。如果他练得很健康但不快乐,那我们就会怀疑了。有人在瑜伽馆中很快乐,但出了瑜伽馆一回到家里或单位中、社会上就不快乐、甚至更加烦躁不安或担忧愤怒,这样的伽人,其能量依然很不平衡。作为瑜伽教练,你自身的水平提升了或者境界提高了,你对你自己精微的能量是否平衡,就会有你自己诚恳的判断和分析。


主持人:大家都知道在现在中国的社会做一个学者非常难,做一个瑜伽学者也非常的困难,非常的苦。感恩王老师将他多年的研究跟我们分享。


老师为我们带来的课程,没有回答到的问题大家依然可以在“瑜是乎”的问答区找到老师的页面跟老师继续互动。欢迎大家跟老师有更深入的连接。


随心瑜(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用爱创新世界瑜伽互联网生态圈,有专为瑜伽人打造的会员管理系统,如果对会员管理系统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跟我们的工作人员保持联系。



亲们:本文为王教授修正后重发,他特别提到,“感谢随心瑜工作人员的整理。文中有不妥的,责任在我。我将会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感慨教授的严谨治学,小瑜代表广大瑜伽爱好者谢谢教授对真知负责人的解读和传达。)




整理:花神&妞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