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治疗湿热体质,这几个穴位健脾除湿

 培训班背包 2017-02-17

湿热体质的针灸穴位

湿热体质的人,需要化痰祛湿。具有化痰祛湿作用的穴位中,最常用的是肺俞、八髎、中脘、足三里、阴陵泉。

中医治疗湿热体质,这几个穴位健脾除湿

肺俞穴:

湿热体质偏于湿热内蕴,表现为痤疮、口臭的可以选用肺俞穴。位于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取穴时一般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对清肺经的湿热疗效显著。

操作时,用食、中二指端在穴上按揉,约揉15-30次,用两手大拇指腹自肺俞穴沿肩胛骨后缘向下分推,约分推30-50次。取穴时一般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

中医治疗湿热体质,这几个穴位健脾除湿

八髎穴:

八髎穴有清热利湿的作用,可每天按摩2次,每次15分钟,对于湿热体质偏于湿热下注的人比较适合。

中医治疗湿热体质,这几个穴位健脾除湿

中脘、足三里、阴陵泉:

可以和胃健脾,促进脾胃运化水湿,阴陵泉是脾经的合穴,也可以健脾除湿。这三个穴位也都比较适合湿热体质的人进行按摩。

中医治疗湿热体质,这几个穴位健脾除湿

丰隆、三阴交、内庭、足三里

如果拔火罐,可以选择丰隆、中脘、内庭、三阴交、丰隆、足三里、阴陵泉,这样的顺序。

中医治疗湿热体质,这几个穴位健脾除湿

去湿要穴“曲泉”

屈膝时,当膝内侧横纹端上方凹陷中。取屈膝位向膕窝方向直刺1~1.5寸,如觉针下有搏动感时,应停止刺入,以免损伤动脉。艾炷灸3~5壮,艾条温灸5~10分钟。

脾经湿热背部的主要穴位为:大椎、大杼、膏肓腧、大肠腧、三焦腧。

大椎:位于督脉上。为治疗痘痘、泄热的重要穴位。在后中正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的凹陷中。取穴就是低头摸后颈,能摸到很多突起。大椎为一个最高的骨性突起,且突起可随颈部活动。刮痧2分钟,力度稍重。

中医治疗湿热体质,这几个穴位健脾除湿

大杼:膀胱经。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膏肓腧:膀胱经。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三焦腧:膀胱经。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大肠腧:膀胱经。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腰部最细的地方对应的是第二腰椎,然后以此类推)

转发是最大的鼓励,感谢你的支持。你的朋友可能也需要,别忘了转发给他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