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子 陪伴植物们安全过冬,是我的责任。我带领它们中的大部分成功穿越了2016年酷热的夏天,油然滋生出几分成就感。生活在蓬蓬勃勃的绿色中间,草木同心,我是愉悦的,喜不自禁的。 一些植物枯萎了,我前赴后继地再搬一些回来,弥补家中缺失了绿意的地方。后来,随着养护知识的丰富和经验的增加,成活率逐渐提高。 寒冬对植物是一种严竣的考验。有的不到冬天,就枯萎了,比如芦荟。在家里活泼泼地抽新叶长新芽的有两年光景,有一次下雨时,我突发奇想地让它吸收些雨水,结果下了一天雨,天黑时又忘了收回来,第二天丰厚碧绿的叶片就开始发黑,不几天就蔫不拉叽地腐烂了。我心里悔得不行,这才深切体会到芦荟不喜湿,甚至忌水,抗旱不抗涝的教训。虽然一盆芦荟不过三十元左右,但是,这哪是钱能估量的,两年的光阴流转,寒来暑往,点点滴滴时间的积累,都是案头这样的一丛绿色相随。在我疏忽它的时候,它一定在那一片致命的汪洋里呼喊我,甚至抱怨我吧…… 也有不少植物是喜湿的,尤其是绿萝和吊兰,土培之外,可以水培。下雨时,我不遗余力地把它们搬到雨中,让它们痛痛快快地吸收大自然的甘霖。平时总是用自来水浇灌它们,想想我都不落忍。因此,只要天开始下雨,或者天气预报说快要下雨的日子,我都对老天平添几分感激和期待。绿萝的叶片在雨中尤显肥厚宽大,那份惬意和舒展,和我的心情无比契合。我尽可能让所有植物都有机会享受雨水滋润,植株高大、移动比较困难的,我就用脸盆收集雨水浇灌它们。 平时的浇水也是大有讲究的。一开始时,我过于殷勤,三天两头地浇水,很快多数植物就烂了根。曾经,因为记不住植物们的特性,比如浇水周期的不同,一度让我大伤脑筋,后来,经验不断摸索出来了,现在,只要用手摸一摸盆土,看看叶子的状态,我就可以判断出干湿程度和是否缺水。浇水必须用花洒,不能图省事——用盆或瓢,因为那样一泼上去,泥土容易板结,根的繁衍生长需要泥土间隙里的空气,必须细细柔柔地“润物细无声”呢。养护植物就像养育孩子,不能溺爱,不能放任,该呵护的时候再呵护,还要采用正确的呵护方式,否则害了它们。 天渐渐冷时,我把植物们都搬回了阳光房里。白兰花、栀子花、玫瑰、富贵子、橡皮树、发财树、铁树、青苹果、开门红、百合、铜钱草、猪笼草、常春藤、红掌……休息时,我就和它们呆在一起,剪剪枯叶,松松泥土,清清杂草,在我和植物的凝视之间,在惺惺相惜相伴中,大半天就过去了。 去年冬天,搬回来一株蜡梅,娇嫩的花朵,让我看一眼就醉了。蜡梅不惧严寒,天越冷,越是怒放出娇妍。因为蜡梅的缘故,我和它一起,迫切地期待一场雪。那样的一场雪啊,是生命的成全。当雪花来临时,她捧出内心全部的清香,苍劲的虬枝上,一枚枚黄灿灿的花骨朵儿,每一朵里都有一个春天的秘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