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抄本《绿野仙踪》手绘精图

 殘荷聽雨 2017-02-19

 

冷于冰(北大图书馆藏本)


 

清代康乾时人李百川所著的《绿野仙踪》是一部神怪小说,讲述的是明嘉靖年间落魄秀才冷于冰看破红尘,求仙访道降妖伏魔的故事。由于书中融入了武侠、世情等内容,揭露了明代官场的政治黑暗,特别是严嵩父子及其党羽的种种不法行径,而使得内容更加深刻。

作为清代颇有影响力的一部作品,《绿野仙踪》的版本流变史颇为特别。早期的均为抄本,共计一百回;自道光年间始有刻本刊行,但仅八十回。不过,八十回刻本是据抄本压缩删改而成,亦增补了一些情况。亦有专家认为,或许刻本是李百川最终的定稿,只是刊行于世,已是他去世若干年后的事情了。

据各家书目著录,抄本今存五种。笔者有幸,得见其中三种。这三种抄本字体均很秀美,而且卷首均附有人物绣像。其中北大图书馆藏抄本和美国俄亥俄大学图书馆藏抄本附有人物绣像四十二幅,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藏抄本人物绣像多出八幅,计五十幅。这些抄本人物绣像虽然总体风格比较接近,但并非出于一手,各具特色。相形之下,北大图书馆藏本绣像最为飘逸,人物衣服褶纹多采用“铁线描”技法,神形毕肖,很是传神,而且较其他两本多出赞语。美国俄亥俄大学图书馆藏本绣像则最为华美精工,特别是人物服饰,很是繁复,颇见功力。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藏本虽然所附绣像最多,但相较其他两部抄本,线条稍显枯涩,略为逊色。

 


 

赵文华(北大图书馆藏本)


 

具体拿严嵩党羽“赵文华”绣像来作个比较。北大图书馆藏抄本虽落笔无多,但人物却是一团奸邪之气,满纸灵动,意趣无穷;另两部抄本“赵文华”绣像均是传统的立像,就画面的感染力来看,明显不如前者。不过,相比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藏本,美国俄亥俄大学图书馆藏本绣像笔法更细腻,更圆润,又要胜出一筹。

林林总总的明清小说里,流传后世的抄本颇多,但抄本附有绣像的少之又少。而像《绿野仙踪》这样,有多部抄本存世,而且抄本均附有绣像的,可以说是绝无仅有。这些绣像无疑是抄工手绘的,只是不知道在绘图时,有没有底本可资参照。

 

赵文华(中科院语言研究所藏本)

 

赵文华(俄亥俄大学图书馆藏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