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丁酉年正月初四 内家掌门夏宝峰先生二访江西鹅湖书院

 anson46 2017-02-20

丁酉年正月初四,内家拳掌门人夏宝峰先生到访江西铅山鹅湖书院等地,叶泉太老师(铅山内家字门正宗第四代传人)/梅建辉(内家拳第十四代A班毕业学员/江西剑飞武术学校校长)等人陪同参观。

铅山鹅湖书院

鹅湖书院位于江西上饶铅山县鹅湖镇鹅湖山麓,为古时中国四大书院之一(与江西白鹿书院、湖南岳麓书院、河南嵩山书院。),占地8000平方米。鹅湖书院曾是一个著名的文化中心。尤其是南宋理学家朱熹与陆九渊等人的“鹅湖之会”,成为中国儒学史上一件影响深远的盛事。人们为了纪念'鹅湖之会',在书院后建了'四贤祠'。宋淳熙十年赐名'文宗书院',后更名为'鹅湖书院'。

夏掌门与叶泉太老师(铅山内家字门正宗第四代传人)

铅山鹅湖书院“斯文宗主”坊


慈济禅寺

与内家字门僧耳僧尾徐克让可修等师有密切关系的慈济禅寺,座落在鹅湖峰顶山上。北峰下有闻名遐迩的鹅湖书院,南峰下有大唐嘉宗光启年(885年)间建的'石井庵'。

慈济禅寺乃唐朝大历十一年(776年)高僧大义禅师开山所建。禅寺又名'大义道场''峰顶院',曾有'江南第二寺'之称,原是我国东南地区著名的佛教禅林之一。它以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山峰奇秀、风景佳丽而著称于世,是一座传持释迦遗教、弘扬正法、祖师辈出的道场。

梅建辉展示内家拳套路 — 落路架

叶泉太老师的弟子展示内家字门拳

普同塔

也有称普同堂、普同宫,是道、佛教场所的宗教设施之一,内设有普同生基,是僧信供奉衣(剃度出家时的俗装)发(剃度时剪下的头发及胡须)之处,以此作为修行的一种方式,往生后其骨灰、舍利等供奉于该普同生基之内。

河口古镇

“买不完的汉口、装不完的河口”茶叶为铅山河口“泡沏”了古镇芳华。从明代中叶开始,从铅山河口古镇出发,途经闽、赣、湘、鄂、豫、晋、冀、内蒙八省区及蒙古国、俄罗斯,直至西欧,纵贯中国大江南北、横跨欧亚大陆,形成了一条茶叶贸易之路。铅山河口古镇是万里茶道途经的第一个交通要冲和茶叶生产加工重镇,被国内外誉为“万里茶道第一镇”


华夏有宝峰,内家传正宗;

探索行万里,求真不放松。

铅山有一老,字门略有通;

所源个中法,都属内家功。

——叶泉太

【注】传,是拳传谐音,既是传承又是传授,也是拳名。

自2015年10月份,夏宝峰掌门到江西寻觅字门拳,结识了江西字门正宗的叶泉太老师,两人相见如故,均认为江西字门拳与夏宝峰掌门的原始内家拳存在着渊源。江西字门拳由铅山峰顶山禅寺可修禅师所传,在留下的拳谱中也可证明是内家拳的一枝分支。

并且叶泉太老师多次提及想让江西字门正宗融入到内家拳这个大家庭。具体相关归宗事宜双方还在商定中。

新年快乐HAPPY NEW YEAR

叶正林《鹅湖不仅有书院,还有功夫!你对“字门拳”了解多少?》

        正月初四日,中国内家拳第十三代掌门夏宝峰老师一行来到铅山,与铅山字门拳传承人交流探讨内家功夫。

        字门拳是江西流传最广、最负盛名的一种传统拳种,与“法门拳”和“硬门拳”并称“江西三大名拳”。在江西此拳有起于上饶鹅湖峰顶山,有“字门正宗”一说法。

        字门拳是一种练拳与练气相结合的拳术,讲究外练手、眼、身、法、步,内练精、气、神。因此,尽管字门拳'文人弱士皆可练习',但要练好并且能够在散打中应用并不容易。俗话说: '练拳能得法,功效自不差','得法'即正确地掌握基本要领,对初学字门拳的人尤其重要。拳谱曰: '练功者,首练八素也。

        武术的化境,是指武功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历来是有志练武者孜孜以求的目标。

        民国初年,江西铅山鹅峰山顶寺内有一位可修禅师,精于字门拳术。一天,他午梦方酣,徒弟有事要请示,上前拉了一下他的脚。谁知道,手到脚起,徒弟竟被一下子踢昏在地,禅师醒来,自己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直到把徒弟急救苏醒后,才问清事情的原委。这些奇迹的例子,乃是武术行家武功臻于化境的表现。

        古往今来,练武的人虽然很多,但功夫达到化境的毕竟是少数,这是因为,中华武术博大精深。谓其博大,任何人穷毕生精力也不可能精通各派各门的武术;谓其精深,非有明师的口传心授不可。

        字门八法拳以残,推,援,夺,牵,捺,逼,吸,八字为主,各以八势为主变化,俗称“六十四拆手”或“练头”,其拳以手法精奇,腿法怪利,伤穴取要之技传江西各地,字门拳法,以伤穴之术尤是称绝。

        在江西,内行人动一动手指就知道功夫怎样。胡遗生先生著《字门正宗》记载:“鹅湖峰顶山可修禅师,得义父传点穴术(五百钱),一手下扑,令黄狗喷血而死。”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江西学有所成之人,可以做到一手下去让狗半小时不能动弹,又一手去可让晕狗恢复如初。

        如今内家拳行家辗转浙江宁波、江西南昌等地,后又再次聚首于铅山,大家谈古论今,拜访古迹,交流切磋,将对发掘鹅湖内家字门拳文化有着积极意义。



内家拳简介

内家拳名字,见载于清康熙八年(1669)浙东学派创始人黄宗羲在宁波白云庄为奉化人所著的《王征南墓志铭》中,因“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仆”,而成为有别于少林“外家”的独立武术流派。内家拳相传起于宋代丹士张三峰,但史记难考,故师承多从明嘉靖间宁波人张松溪开始计起。内家拳历来也是以张松溪的五字秘诀,阴阳十八法,十二归约为标准。张松溪传叶继美,叶所传五支近代来经各方面多方考证,现在唯陈贞石所传之奉化剡源夏枝溪一支独存,历经十一代至夏明土拳师,源流纯正,谱系可考。夏明土之孙夏宝峰先生幼承家学,颖悟勤习,参证详究,豁然贯通,成第十三代传人。因注册宁波市武协四明内家拳分会,夏家祖传的内家拳被称为“四明内家拳”,此拳种为解放以后首次公开的四明原传内家拳的宗源,所以“四明内家拳”又称为“夏家内家拳系统”。自2004年始,夏宝峰于城西白云庄成立宁波市武术协会内家拳分会和宁波老城海曙区武术协会,开馆教拳,将古传“敬、紧、径、劲、切”五字秘诀和“正义心、混元劲、十二规约”三要素教导学人,以其系统科学的教学方式、明显的养生功效及速成的实战效果,备受欢迎,经十数年之耕耘,桃李芬芳,成绩斐然。夏宝峰所保存及整理内家拳谱计14种,以“博而归约”的精深学理及“无隙可乘”的精湛技艺,屡获蔡龙云、吴彬、康戈武、陈顺安等名家嘉许提携,于2009年荣登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夏宝峰继承的内家拳是民国时期,经夏明土先生去表存真保留了原始内家拳最核心的:七十二加一的变法,三十九打法,二十四加一的正侧,以及最精华的小九天(阴阳十八法)和十二归一(即十三丹功)其中又有贯气诀,文十段,武十段,十二段锦以及强硬拳术的四明长剑技和伤科易算等。拳谱名目:落路架、顺风锤、推扳手、南兵拳、内家醉八仙拳势、七十二行拳、雷公飞心腿、三十六计拳、小九天(阴阳十八法)、玄功绝技(分贯气诀、文十段、武十段、十二段锦等)、十二成一、龙行圣手(分靠打、缠打、脱打)、四明兵谱(分短棍、盘龙刀、四明剑谱、暗器类)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