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脫不花的建議”(一)關於面對批評 文 / 杜駿飛 教授 今天,我在創投圈工作的學生轉來“脫不花關於工作與成長的121條具體建議”一文,說自1月16日開始,脫不花老師每天在朋友圈匿名更新錘子便籤,犀利好讀,一時紙貴,並自敘“不能同意更多”。欣然讀後,不能盡然同意,為說明於學生,遂筆談如下:
關於面對批評 脫不花的建議 01. 沒有人對被批評感到高興。如果有,TA撒謊。 > 杜駿飛評 01: 在這裡,脫不花沒有為批評一詞下定義。寫箴言,可以省去定義;但是真正的討論,只能從定義開始。 在漢語裡,批評是一個有漸變光譜的多義性詞彙,按我理解,它可以同時指向六個維度:討論;修正;質詢;歸咎;叱責;否定。 ADVERTISEMENT 這個光譜的前端接近於討論,而後端接近於批判,顯然,這裡有六個不盡相同的溝通旨趣:討論是樸素地、在同一主題下加入個人意見;修正是針對批評物件的不足或缺失予以修復和匡正;質詢是帶有歸咎傾向和問責假設的問詢;歸咎是基於某一因果判斷的指責;叱責是帶有情緒宣洩色彩的責罵;而否定則是具有終極宣示意義的取消與顛覆。 我注意到,脫不花在後文中,把“評論”和“批評”分開了,大約在她的界定裡,批評主要是負面的那一部分。但實際上,我們通常遇到的核心問題是:如何區分一個批評是什麼維度?何況,更多的批評是參雜著各種維度。這時候,我們所能依賴的只能是正確的批評觀和更進一步的辨析力了。 在學術批評的語境裡,批評大多是指上述六個維度裡的前三者,它們基本上對應於英文的criticism(這個詞意涵廣泛,釋義是:批評,批判;鑑定,審定,考證,校勘;苛求)和comment ADVERTISEMENT (評論;註釋;意見;說明),當然,還有review(評論,檢驗,複查)。因此,才會有“建設性的批評”(constructive criticism)這類說法,以及論文或報告的寫作者要為批評(評審、修改)付費這類傳統。而在我們的日常話語裡,基於自身的語言學特質,人們時常會不經意或故意不精確地使用“批評”一詞,以指代不同的批評內涵;近世以來關於批評、批判的不良政治鬥爭傳統,也使得很多國人對“批評”有著不健康的敏感;加之千百年身處差序格局下的社會文化、等級體系下的教育文化(包括家庭教育),又常常使得我們不能對批評抱有對稱、平等和理性的觀念。 現在我們來看看,你會怎樣為一個批評做定性呢?你的態度,通常取決於三個變數:A. 你對該批評主題的理解;B. 批評者的表述(不是動機。——從哲學上說,動機是不可揣測的) ADVERTISEMENT ;C. 批評的語境。此外,在你的批評與被批評的生涯裡,這三個變數在你身上的發展,你所曾得到的教育,構成了關於“批評”的訓練;它融匯進你的先天氣質或自然稟賦,會構成另外一個高高在上的決定因素,我們把它設為O:你看待任何外部批評的價值觀或系統觀念。 所以,你對待批評的態度,是一個關於對批評定性的函數,由上述三個自變數A、B、C構成,而以O為個性常數。 解析一下這個定義方程: 面對同樣的批評,不同的被批評者可能給出不同的定性,也因此會有不同的心理反應和不同的“應對”; 要表達同樣的批評意見,不同的批評者可能給出不同的敘事、修辭,也因此,被批評者會有不同的心理反應和不同的“應對”; 同樣的批評者,表達同樣的批評意見,但在不同的批評語境中會呈現完全不同的意義與效能,也因此,被批評者會有不同的心理反應和不同的“應對”。 ADVERTISEMENT 由此,世上有了千姿百態的批評,有了千姿百態的批評者,也有了千姿百態的對批評的應對。 這裡,我們需要考慮清楚的是: 哪些類型的批評是值得尊重和非常值得積極面對的?答曰:評論、修正和一部分正當的質詢。這些批評本質上是幫助,一個人在意識到受幫助時,是應該對被批評感到高興的。如果不會,那麼他需要改善心理。 存在正面情緒的批評嗎?答曰:看來是的。按照A、B和C的自變數設定,如果在一個善意的語境裡,一個批評者以批評表達有益的內容(評論,修正),並做出了富有善意的表達,那麼,這個批評會被被批評者認定為是正面而積極的。一個人在受到這種善意有價值的批評時,是會對被批評感到高興的。如果不會,那麼他還需要情感訓練。 即使是那些看上去負面而消極的批評,是否也總會令人不悅?答曰:不完全是。這取決於O,亦即你關於批評的價值觀,O是你調和內心衝突的鼎鼐,所謂境由心生,指的是這樣一個關鍵時刻:你完全意識到每個人的表達水平不一,容易形成你對批評的定性判斷上的偏差;你也完全意識到每個批評場景都會遷移你對批評本身乃至批評者的認識;你還意識到,不是在每個議題上,你都足夠無可指責,而那些警告、教訓、批判,對你的未來歷程而言彌足珍貴。這就是你的“得道”時刻。此時此刻,你是會對被批評感到高興的,至少是喜憂參半的。如果不會,那麼,你還需要哲學修煉。 關於面對批評 脫不花的建議 02. 面對批評,得體的第一反應是“不急於解釋,不反脣相譏”。 面對批評,“不急於解釋,不反脣相譏”確實已是得體了。不過,我以為,合理的第一反應應該不是自省外在表現,而是要運用知識來理解批評的意涵,運用理性來辨識批評的邏輯,運用正確的價值觀來看待你與批評及批評者的關聯。這種由內而外的修煉,實為人生竅要。基於上文討論,可作具體分析如下: 如果意識到自己是因為被批評而受益時,那麼,請感到高興。 如果還感受到了足夠多的善意,那麼,請表示感謝,並且,真心體會感謝之情。 如果確實是在面對那些看上去負面而消極的批評,那麼,請思考一下你對該批評的定性判斷是否會有偏差,思考一下是否是因為當前的批評場景遷移了你對批評本身乃至批評者的認識,也要思考一下你是否真的已經足夠無可指責。 反之,如果在這些環節,你還在努力提高學習中,被批評時,難免就會感到思想的艱於呼吸,甚至困惑、沮喪也油然而生,也就是說,只有在理性的“頻寬”不足時,你才需要強作鎮定,花費時間去思考應對之道,並且在得出結論之前嚴於裝扮、維持“得體”。 當然,等而下之的應對則是急於解釋,反脣相譏,這是自尊心脆弱的表現,也是因理性匱乏、對批評的理解產生了嚴重謬誤所致。 關於面對批評 脫不花的建議 03. 每天,或者最長每週養成習慣,把自己存在的問題和造成的麻煩用最重的形容詞想一遍,誠實的對待自己。當被批評時,會覺得一切還在掌握之中。 贊同。自孔子至王陽明曾國藩,聖賢大多葆有每日三省乎己的美德,這是他們在人格、道德、技藝上能夠精進的主因。 不過,三省吾身不需要刻意“用最重的形容詞”,實事求是才是真正的修養態度,畢竟,一個人的終極領悟是在於“自知之明”,亦即:能夠恰如其分地理解、辨析、評論自己。 關於面對批評 脫不花的建議 04. 很多批評的發生是因為誤會。所以,首先建立情感層面的信任,其次澄清事實,然後才是消除誤會。這三步能解決大部分因批評帶來的關係問題。 > 杜駿飛評 04: 這裡有一個元問題:人的批評是從哪裡來的? 確實,很多批評的發生是因為誤會;不過,以我之見,更多的批評的發生,是因為視角的差別、視閾的侷限。簡言之,人人都是不圓滿的,因之,所有的言說都是不充分的,故此才有批評,也才需要批評,也才常常對批評難以適從。 其中,視角的差別可以用透視原理說明:在視覺測量上,透視遵循著近大遠小、近實遠虛、近寬遠窄、近高遠低的邏輯,畫面的基準透視角度可以分為三種:平視、仰視和俯視。 而在生活中,人們對於任何一個目標的觀測,其視角則林林總總,常無一致。“盲人摸象”的故事,“各執一端”的邏輯,原理正在於此。生活中很少有人能同時站在一個物體的正面、反面、上面、下面和側面,自然,在面對一個複雜事實或抽象問題時,也難得有人同時能看到它們的所有方面;此外,即使看到的比常人更多,也未必能談論或說明更多。 這是人們彼此之間會產生批評的第一個原因。 “視閾”,也稱視野。是視線聚焦觀察一點時所能看見的空間範圍,醫學上認為,單眼的視閾大約是166度,在兩眼中間有124度的中心區域,雙眼的視景在這個範圍內重疊,形成有深度感覺的視景。 人眼睛的垂直視閾約120度左右,以視平線為準,向上59度,向下70度,一般視線位於向下10度的位置,在視平線至向下30度的範圍為比較舒服的視閾。 這裡,我們以科學術語的界定,模擬說明瞭人在特定視角下,其視閾仍然是有限的。這種有限性體現在:在生物條件下,任何人的視閾都是有確定邊界的;任何人的視野都有深度感覺區和非深度區,有舒適區和非舒適區;雙眼視閾大於單眼視閾,通過儀器的視閾有別於裸眼視閾。此外,科學界還告訴我們,人對各種顏色的視閾大小也不同,綠色視閾最小,紅色較大,藍色更大,白色最大。這主要是因為感受不同波長光線的錐體細胞比較集中於視網膜中心。 我認為,上述科學原理,可以視為我們對於人類認識侷限性的一系列隱喻。要而言之,你總是有可以看而不能見之處,總是有適於見和不適於見之處,總是有源於天性而選擇見之處。然而,又有多少人對這些侷限有所認識呢?所以,大部分的爭端過後,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比之從前更正確了,這確是人類溝通奇觀,也是人生的先驗缺陷之所在。小乘佛法裡,把“我執”作為痛苦的根源,指對一切有形和無形事物的執著,更是指人類執著於自我的缺點。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執是無明的同義語,後者又為煩惱之別稱,是“不如實知見”之意。 這大約是人們彼此之間會產生批評的第二個原因。 此外,哲學上所說的“視域”(Horizont)概念,與此二者(視角、視閾)隱然相通。現象學以“視域”來揭示單個物件與作為這些物件之總和的世界之間的過渡關係:在德文中“視域”和“地平線”是同一個詞,因此所謂“視域”就是指一個人的視力範圍;但是,隨著主體的運動,“視域”可以隨意地延伸,誠如人航海旅行時,地平線對於他而言,漸為永不可及的邊界。因此,“視域”是有限的,也是無限的,後者折射出人與未被感知的世界的深刻關係。 所以,哲學意義上的“視域”不僅僅與生理的“看”的範圍有關,而且與精神的“觀”的場所有關。為此,也有人把哲學上的視域譯作“觀場”:在這個意義上,感知、想象、直觀、判斷等等意識行為都屬於'視域'。 由此,我們可以知道,我們確實是在始終觀看未知的世界,也確實是以思考來看著未知的世界;更重要的是,那些我們一直觀看和思考的世界,始終對我們每一個主體葆有著未知。 關於面對批評 脫不花的建議 06. 對“評論”不理不睬,對“批評”高度重視。 不確。無論對“評論”和“批評”,都不必不理不睬,也不必過度緊張。如果一定要有所區分,那麼正相反,對這裡所說的“評論”和一切有價值的內容應該高度重視,對這裡所說的“批評”和諸如此類的負面情緒可以擱置一邊。 談到這裡,你大概已經回想起那些聞過則喜的不朽故事了:廉頗負荊請罪;子產不毀鄉校;鄒忌諷齊王納諫;李世民禮拜魏徵,諸如此類。最動人的,或許是春秋時齊威王頒佈的那道命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議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這些不是虛構,而是真正的歷史,也只有這些人類精進修行、止於至善的故事,能永載史冊。 見字如面,書不盡言,暫寫這些,改天續談。 背景疏理 自今年1月16日開始,邏輯思維創始人、CEO脫不花開始每日在朋友圈匿名更新錘子便籤,後被公號刊出,因為言語犀利受到好評,很多讀者聲稱句句戳中痛點。該121條建議分為十個篇章,分別為:關於面對批評、關於單身生活、關於個人形象管理、關於重大選擇、關於人際關係、關於命中貴人、關於壓力管理、關於工作習慣、關於自我成長、關於機會和陷阱。 今天杜老師點評的即為第一個篇章:關於面對批評。 01. 沒有人對被批評感到高興。如果有,TA撒謊。 02. 面對批評,得體的第一反應是“不急於解釋,不反脣相譏”。 03. 每天,或者最長每週養成習慣,把自己存在的問題和造成的麻煩用最重的形容詞想一遍,誠實的對待自己。當被批評時,會覺得一切還在掌握之中。 04. 很多批評的發生是因為誤會。所以,首先建立情感層面的信任,其次澄清事實,然後才是消除誤會。這三步能解決大部分因批評帶來的關係問題。 05. 被批評時,思考的重點應該是“我應該從哪裡入手解決問題”,而不是“對不對”。 06. 對“評論”不理不睬,對“批評”高度重視。 往期回顧 鳴謝: 鄭鋼新媒體教育基金 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公益傳播中心 杜 課 郵箱:njuduke@163.com 不學不成 不問不知 杜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