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颈肩痛的原因及高发人群 颈肩痛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疼痛,指颈部或颈椎的疾病引起的颈痛和肩、上肢的疼痛。是由颈椎骨﹑关节﹑韧带﹑肌肉﹑筋膜及肩关节软组织病变引起的一种常见综合症﹐又称颈臂痛。表现为局部疼痛。发病原因中以退行性病变引起的为最多见。肩胛骨背面斜方肌、冈上肌、肩胛提肌等附着处因慢性劳损引起无菌性炎症不同程度的病变时,不受任何年龄限制,均会急性突发或逐渐出现肩背痛或肩臂痛,或引发肩关节不同程度的功能受限。这是常见的椎管外软组织损害性肩痛或肩臂痛,常被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肩周炎”或“颈椎病合并肩周炎”。当50岁左右,即将进入老龄之际,由于内分泌紊乱会激惹上述病理基础,导致急性或慢性肩痛和肩部活动受限出现。出现这些症状的病理基础是劳损或者损伤导致的无菌性炎症病灶反复出现之后出现局部的粘连,触诊时会感觉在病灶部位有索条状物。当这些索条状物压迫到神经时,就会导致神经卡压症状,比如说疼痛、麻木,肌肉无力等,而这些索条状物所在部位也就是所谓的卡压点。 有许多研究结果表明,颈肩痛的发生与工作种类和性质有显著相关性。临床上常见的颈肩痛的高发人群为长时间伏案工作的教师、办公室人员、IT工作作者以及司机等。 他们常见的症状为肩背部疼痛或肩臂痛,颈部活动受限,尤其是左右旋转时受限。肩部活动受限,肌力减退。神经根受到刺激或压迫后可以出现神经根型颈椎病,其典型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颈枕部或颈肩部疼痛或麻木,呈持续性或阵发性并向上肢及手指放射传导,可以伴有针刺样或过电样串麻感,当颈部活动或咳嗽、打喷嚏或用力稍大时疼痛及串麻感可加重;同时也可以有上肢肌肉萎缩、发沉、酸痛无力、动作不灵活等现象,在夜间颈肩部及上肢可能痛得更厉害,可以翻来覆去睡不着。 二、颈肩痛的手法治疗原理及适应症 颈肩痛的发生是一个慢性的过程。最初的长时间保持某一姿势可引起某些肌肉的疲劳,疲劳的状态持续存在的话将导致该肌肉的弹性、肌力以及长度发生缓慢的改变,进而影响骨关节的位置及功能状态。众所周知,人体是一个整体,在一个完整的骨骼肌肉系统中,如果某一部位的肌肉状态的异常,将引起相关骨骼和关节的解剖位置、结构以及功能的异常。而该部位的异常改变则会导致人体其它的部位的相应的改变,以代偿或平衡该部位的异常改变对人体所带来影响。例如,胸椎一侧的肌肉瘫痪后,如果没有及时地进行指导和治疗的话,时间一长则会导致胸椎的脊柱侧弯,而为了保持头部的直立,患者会相应的通过调整颈椎的侧弯角度来代偿,时间一长患者的颈椎也会出现代偿性的侧弯。那么对于颈肩痛的患者呢,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大部分都是在颈肩部,但是他们的病灶不仅仅局限在颈肩部,而他们的胸腰椎的生理弯曲和相关的肌肉韧带往往都会出现异常的改变,比如说腰椎的曲度变小或者背阔肌的张力增高。因此,颈肩痛的手法治疗思路不仅要立足于痛点更要有一个完整的全局观,要知道颈椎仅仅是脊柱的一部分,它的改变势必会引起其相邻的胸椎甚至是腰椎的生理曲度的改变。同样的对于斜方肌或者肩胛提肌的异常改变也必然会引起相邻的肌肉的病理改变。所以,对颈肩痛的手法治疗除了松解卡压点的粘连缓解疼痛外,还强调调整脊柱两侧肌肉的生理状态,使脊柱最大程度恢复正常关节结构以及生理曲度,最后通过强化发生异常改变的肌肉力量以及健康教育使治疗的效果得到延续和巩固。 三、颈肩痛手法治疗的步骤 手法治疗主要包括4个主要的步骤:放松肌肉、松解卡压点、调整脊柱关节位置、强化肌肉力量。 放松肌肉:患者在侧卧位下以及仰卧位通过旋转、牵拉的手法使患者的骨盆以及肩关节以及周围的肌肉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放松。然后在患者俯卧位下,通过按、揉等手法将竖脊肌从颈段、胸段、腰段逐步地使其充分放松 松解卡压点:通过问诊及触诊确定患者的卡压点,根据疼痛的程度,由重到轻逐个松解,缓解疼痛。 调整脊柱关节位置:通过影像学检查资料,我们往往能够了解很大一部分患者的主要的关节改变发生在什么部位。在触诊及放松肌肉的同时,通过手感也能够确定某些相对明显的脊柱的改变,如小关节紊乱,脊柱侧弯等。那么在放松肌肉的情况下,根据所了解的影像学资料以及触诊结果,通过被动的手法将其发生异常运动或改变的关节位置给与复位。在纠正完个别较明显的关节位置异常的部位以后,在患者俯卧位的情况下,我们双手固定器骶骨,通过有节奏的左右摆动患者的骨盆,带动其整个躯干发生摆动,在这个过程中由于躯干两侧的肌肉的充分放松,一些不太明显的小关节紊乱能够自行纠正。 强化肌肉力量:松解完卡压点,调整完关节位置之后我们需要采取进一步的措施来巩固患者调整好的关节位置。根据对患者肌力、关节位置异常的部位以及肌肉的状态,我们对患者的弱势肌群制定一些肌力增强练习,使得患者的肌肉力量增强,恢复正常的肌力平衡状况,进而促进脊柱个关节以及相邻的四肢关节的正常解剖结构和位置的改善! |
|
来自: 昵称34246721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