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施工技术 | 比“挖飞机”更牛的是工程人建造了“世界最大”“唯一”的冰雪世界!(关键技术大揭秘)

 cxag 2017-02-22


潮人说

雪下得那么深,下的那么认真......

就在昨天的一瞬间,

听说冷空气几乎席卷全国所有省份,

你那下雪了吗?

下雪轨迹

新疆下新疆下新疆下完陕西下

陕西下完山西下

山西下完河南下

河南下完山东下

山东下完河北下……

(详情请听天气预报)

【一场大雪过后,航空公司也不正经了……@祥鹏航空:尊敬的各位旅客,我们很抱歉的通知您,由于我们挖错了飞机,将导致您所选乘的祥鹏航空郑州机场出港的航班被延误一段时间,请您谅解!@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挖出来不是自己家的怎么办?埋回去?



朋友圈,微博,甚至连机坪都变成了冰雪世界,

别笑了,随小编去看看真正的冰雪世界吧!

作为湖南首个世界级特大综合旅游产业项目

湘江欢乐城的建设世界瞩目

2016年著名的Discovery探索频道

在制作“全球不可能完成的项目”专辑节目时

就曾对湘江欢乐城项目进行长时间的跟拍报道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去冰雪世界看一看?

在震撼之余学点技术!


冰雪世界

项目简介

冰雪世界建筑面积约10万㎡,包括雪乐园及水乐园两大主题。冰雪世界是世界最大的室内冰雪乐园,世界唯一悬浮于深坑之上的冰雪游乐项目,以阿尔卑斯山为主题,通过不同级别的雪道、滑轨沿深坑地势连接两座“阿尔卑斯小镇”,设计了众多新奇冰雪游乐设施,配置滑雪、戏雪等多样化的活动。



项目进度

项目于2014年动工,预计2018年全部建成。截至目前,项目的所有墩柱已全部完成,一侧的坑壁支护施工也完成大半。



百米深坑之上建造的冰雪乐园?

据说以前是酱紫……

未来是……


重点来了!


湘江欢乐城项目由中建五局与湘江新区以“投资+施工总承包”模式联袂打造,总投资120亿元。其中,冰雪世界项目是湘江欢乐城的灵魂工程,2015年11月正式开工建设,其创造性利用矿坑特有的形态进行设计,将一个冰雪世界架立在百米矿坑之上(见图1),2018年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悬浮在深坑上的冰雪世界。冰雪世界项目的建造,有利地推动了工矿区的废地改造,在城市建筑用地日趋紧缺的形势下,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原矿坑坑口呈不规则类椭圆形,长轴约440m、短轴约350m,深度达100m,上口面积18万m2,下口面积2.8万m2,岩壁坡度80~90°(见图2,3)。主体结构主要由下部支撑、16m标高的中部平台和上部屋盖结构组成(见图4)。


深坑、陡坡、高平台,是项目特点,也是矿坑施工过程中必须要突破的难题。项目部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方法、新技术,攻克了技术难关,从而实现项目工期和经济效益“双赢”。


Q

如何解决深坑


A


“一溜到底”解决混凝土百米输送难题

 

施工矿坑深达百米,唯一的下坑道路坡陡、路窄且有多道急弯。坑内施工所需6万m3混凝土,依靠传统长距离向下泵送的方式显然不能满足大方量连续浇筑要求,且输送效率无法保障。项目部就“坑”取材,创新采用了“一溜到底”施工工艺,依据深坑大落差与陡峭崖壁地形,沿崖壁竖向布置管道,采用多段溜管输送混凝土。(见图5)。


“一溜到底”工艺,有效解决了长距离、大落差向下输送混凝土堵管爆管的问题。主体施工过程中项目部成功将混凝土向下输送100m,刷新了国内向下输送的“新深度”;溜管输送工艺操作简单,不受天气和道路影响,加快了混凝土输送效率,有效保证了高峰期混凝土日浇筑量1200m3的需求;此外,该工艺利用现场高差产生的势能代替常规泵送所需电能。

 

Q

如何解决坡陡



A



“借坡施力”解决陡坡岩壁加固与垂直运输难题

 

创新点1:使用“锚索格构梁”方法加固陡坡。矿坑岩壁高,坡度大,上下高差达100m,岩壁坡度80~90°,存在大量裂隙、断层、溶洞,且岩溶裂隙横向层理发育丰富。项目部经过多次讨论,最终创新性地使用锚索(杆)格构梁联合结构边坡加固支护技术。此加固技术利用锚索(杆)将滑动体固定在山体上,以锚索(杆)约束山体的滑动,并在滑动体表面锚头上加格构梁、挂钢筋网,并喷射混凝土,在滑动体表面形成钢筋混凝土板体结构,将松散的岩石固定为一个整体,达到彻底根治滑坡的目的。同时,采用回填灌浆、跟管钻进、孔道固结注浆等方式处理不良地质情况导致的不良钻进问题。

创新点2:使用“附着”方法保障垂直运输安全。矿坑施工只有唯一一条下坑道路,且绕坑长达700m,作业人员下坑一趟就需耗时0.5h,严重制约工作效率。因此,项目部决定在下坑道路拐角处设置施工电梯。经测算,在陡坡中部设置升降电梯,垂直高度为58m。高峰期间400名施工人员,电梯5min上下一次,1h可完成全部人员上下,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项目部集思广益,巧妙借“力”陡坡——采用塔式起重机标准节作为中间转化附着装置,降低崖壁附着难度,实现深坑施工升降机的安全附着。


Q

如何解决高平台



A


 

技术组合解决高大墙柱与巨型梁叠合难题

 

技术组合1:液压爬模+悬臂模板——解决60m高墙柱群体施工难题。工程下部支撑体系由48根独立墩柱及18道剪力墙组成,墩柱间距为24m,最大直径为4.3m,最大高度达60m。竖向构件数量多、单构件体量大。采用普通模板体系,多次换模占用塔式起重机吊运时间,搭设钢管操作架则占用坑底有限的场地资源,而且操作架不具备专门的材料堆放平台功能。经过多次测算,最终确定了最优方案:①对剪力墙、直径或边长>2m的柱子,采用液压爬模;②对直径或边长≤2m的柱子,采用悬臂模板。每根柱子均布置临水、临电设施,并设置上下人行通道。

技术组合2:钢管柱+贝雷梁——解决3万m2高平台巨型梁施工难题。项目中部平台面积近3万m2,主梁最大截面为宽2.5m、高5m的箱形梁,最大跨度达61m,重量达22t/m,平台距离坑底达60m,对支撑体系的承载能力要求非常高,普通钢管脚手架支撑体系无法满足要求。项目部打破传统房建思维定势,参考桥梁施工技术,创新采用“钢管柱+贝雷梁”的组合支撑体系,使用1.8万片标准贝雷片及6000t钢管柱,使用体量为房建领域之最(见图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