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龙风俗--丧俗

 misskalen 2017-02-23

 

安龙风俗--丧俗

 

    旧时,丧葬主要过程是:接气。老人弥留之际,儿孙中要有人扶住死者,称为“接气”。接着,将死者背入堂中坐于椅上,燃香烛,鸣鞭炮,烧钱纸。给死者沐浴,男修容,女梳洗,穿上寿衣,头包丝帕,用一方红绸或白纸将死者头部遮盖,头里脚外停于堂中停床上,然后装殓入棺,在棺前悬挂的布或竹帘上挂上死者遗像,下贴“正寝”(男)、“内寝”(女)或“寿终”,设灵牌,燃香烛,供“倒头饭”,用白纸将神龛和大门蒙上,门额贴“当大事”三字。给与其有血统关系的晚辈发白布孝帕;死者若为长房,平辈的兄弟姐妹也要戴孝;男女孝子穿孝衣,以麻束腰,男女穿草鞋跪守灵侧,同时带信、贴讣告告知亲友。男孝子不理发修面,女孝子不穿红着绿、涂脂抹粉、戴挂首饰,见人均行叩首礼。请风水先生寻找坟地,根据死者生亡时辰及家属的生辰择定葬期。

    葬前一日,在灵堂前设案,置笔架、朱盒、毛笔,焚香烛,请一位任过文职的绅士任大宾,用针刺出死者儿孙中指的血,点在死者神主牌上,称为“点主”。孝子拜谢叩首,请主升堂,鸣炮礼成。之后举行堂祭、亲友用香烛鞭炮、祭幛花圈及各色供品前来祭奠,女婿和舅家还用猪羊、祭碗和纸扎的灵房等供于灵前。此时鞭炮齐鸣,奏鼓乐大号,读祭文,舞狮等。堂祭结束即大宴宾客。晚上举行家祭。葬日凌晨,抬柩于户外,叫“发引”。出殡之前,将灵柩绑附于龙杆上,在灵柩上放木柴2捆、公鸡1只,罩上丧罩,放黄烟熏罩。出殡后,死者长子捧灵牌或遗像,次子执引魂幡于棺前,亲友执小纸幡和香在棺两侧,在前鸣放鞭炮,之后是灵房、花圈、挽联、祭幛等,舞狮、奏鼓乐,硝烟弥漫,震耳欲聋。沿途丢撒纸钱,途中若遇桥梁,孝子匍匐于地让灵柩从头顶招过,谓之“搭桥”。中途稍停,由道士“打绕棺”,亲友在孝子叩谢后止步。

    墓穴早已掘好。道士用大米在穴底画一个八卦和写上“富贵双全”字样,将公鸡放入穴中啄米,称为“跳井”。随后将棺置入穴中,以雄黄、石灰、木炭等撒于棺侧,接着以泥土填穴垒墓,立碑,道士焚香烛纸钱,安葬仪式结束。葬后3天,孝子与道士到坟上设席供奉,为死者“买”坟地,并宴请大宾、执事和亲友,称为“复三”。

    从葬日起每隔7天给死者烧一次包,每次递增7个,烧到第7次49个为止,称为“烧七”,断七后主家可吃荤除孝理发。少数有钱人家还请道士做49天道场,叫“做斋”,结束之日大放烟火,燃孔明灯,摆酒席。旧时还实行守孝制3年,其间不穿红戴绿,不吹拉弹唱,不婚嫁;新年不贴红对联,只贴素联,一般联云:“雨中竹叶流清泪,雪里梅花戴素冠”、“亲去是吾忧也,年来于我何哉”,横额多写“望云思亲”。

    新中国成立后,丧葬习俗渐趋简朴,迷信色彩逐渐淡化,死者入殓后,孝子包孝帕;亲友吊唁仅一天。至20世纪60年代,一切迷信活动销声匿迹。“文化大革命”后,迷信活动渐次恢复,旧式丧葬仪式延续使用。不同之处是,城内丧葬仅三天,去世后第二天进行祭祀,第三天下葬,不再根据死者生辰来看期;农村丧葬仍然根据死者生辰看期。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去世,用送花圈、开追悼会的形式举办丧事,吊唁时播放哀乐,以鞠躬代替下跪;亲朋、同事吊唁时送鞭炮纸蜡或印花床单、绸缎被做的祭幛;出殡时除家族包孝帕外,有的亲友只戴白花。近些年来,大操大办丧事的风气又渐形成,丧席多达近百桌,旧丧席不沾荤,仅白菜、豆腐,今丧席满桌是鸡鸭鱼肉;出殡时绕穿闹市,鞭炮声不断,以多为荣,沿街一层纸屑,硝磺气味弥漫空气中。为倡导文明丧葬风气,根除当前丧葬过程中的陋习,县里正规划修建殡仪馆和公共墓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