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钢抗战时有多重要:大后方90%的铁由她提供

 q1338 2017-02-24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胜利的喜悦中,人们不会忘记,有这样一家企业,在抗战中生产的钢铁产量占据全国大后方钢铁总量的90%;在西迁过程中上演了长江上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在遭受日军长达6年多的连续轰炸下,却不曾停过一天工,持续不断地向前线供应着制造武器所需的“银色血液”。

这就是当时位于重庆大渡口区的钢迁会(现重钢集团),其前身是张之洞创建的汉阳铁厂。

重钢抗战时有多重要:大后方90%的铁由她提供

钢迁会部分厂区俯览图

抗战爆发,被迫迁渝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东北、华北等地的钢铁厂相继落入敌手,海港、码头等也被日本人封锁,进口钢铁来源断绝,国内钢材、生铁奇缺。

“1936年中国钢铁年产量仅14万吨,而当时全国的消耗量已达75万吨,相差约60万吨,完全依赖进口来弥补。”重钢集团档案馆馆长温勇耀说,进口源头被日本人封锁,钢铁算得上是战争中最稀缺的物资。

1938年2月7日,汉阳铁厂奉令迁渝。同年3月,钢铁厂迁建委员会成立。5月,决定将厂址设在如今的重庆大渡口区。

5.68万余吨机器材料,长达900公里的距离,运输途中,行船在湖北省内即遭日机轰炸9次,炸死员工23人,伤50余人,损失物资2000余吨。

重钢抗战时有多重要:大后方90%的铁由她提供

艰难抢运的西迁情景

六余年轰炸,不曾停工

1939年2月,钢迁会第一个钢厂在重庆正式投产。从1938年2月至1944年12月,日军飞机对重庆进行了长达6年10个月的战略轰炸,而钢迁会是其中的主要目标。

亲历日军轰炸的老工人邹宗友说:“我们当时一边安装设备,一边生产,一边还得躲避轰炸。尽管如此,我们仍希望多炼一些钢铁出来支援兄弟兵工厂,多出产一些子弹、枪炮,好狠狠地回击日本侵略者。”

仅1940和1941年记录在案的较大规模的轰炸就有3次,投弹约270枚,炸死炸伤钢迁会员工160多人。

重钢抗战时有多重要:大后方90%的铁由她提供

抗战时期紧张生产

轰炸中向前线供应90%的钢铁

1940年至1945年钢迁会钢铁厂共生产生铁96057吨、钢28657吨、钢材15456吨,分别占抗战时期大后方钢铁总产量铁的90%、钢的65%、钢材的40%。

在档案馆里,钢迁会工作人员的手记这样写道:“抗战是这样紧急,人们的生活是这样煎迫。我们的生活目标不是为了钱,也不是为了利,我们只有一个愿望,一个思想,一个期待,那就是努力造械,争取抗建大业早日的完成,以及和平的早临。”

如今,一些在抗战时期用于生产钢铁的老机器,仍留在了大渡口的重钢老厂区以及新修的工业博物馆中。 cqtimes173962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