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马塘·中国进士第一村

 公司总裁 2017-02-25
真可谓人杰地灵!
今年一月二十七日我发过一篇《宁波院士雕塑园》的博文,文称:“2011年统计,甬籍院士有102人,总数居全国各大城市之首。” 近日,我两次走访了南距宁波市区15公里的走马塘,这个普普通通的村子,一个陈氏家族,自北宋至明清,竟出了进士76名,此外,还有地方官吏161人。历史上不仅两次受到朝庭诰封:宋徽宗敕封走马塘为“忠孝里”,宋理宗赐额家庙为“遗忠堂”。而今在民众中同样赞誉有加,称这个村为“中国进士第一村”。近年来,古村厚实的文化底蕴,众多历史遗存,经过发掘修缮,2008年完成一期工程并正式对外开放。

绵延千载走马塘陈氏家族,为何人材辈出,他们史诗般的荣光,给人以太多的思考,从始祖以来,究竟什么是这个家族的精神基座?怎样解读这个村历久不衰的仕优现象,并给今人以怎样的启示?有人从地理风水、祖荫德佑、种族遗传角度议论,明显带有封建迷信色彩,也没有科学依据。其实每一个人的先天条件并不决定人的一生,从生物学上论证各别人的头脑差异是极其微小的,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人的一生更多的是靠后天潜力的挖掘、智力的开发。从国与国、地区与地区群体和社会角度上看,发达程度的差异,归根结底,教育是根本。所以后天的教育就是最为至关重要的。非常明显,千年古训“学而优则仕”是陈氏家族严循不懈的精神支撑,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奋发图强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一代又一代养成风气,毫不动摇,坚持始终。“父子两侍郎,祖孙三学士”脉脉风范,一袭相承。抓牢文化自觉的命根子,就筑牢了子子孙孙发展的根基,让他们立志有底气,历练有基础,放飞有梦想,一个个出师有道,成为文能理政担当朝纲,武能领军镇守国门的民之骄子,国之栋梁。   

 浏览走马塘,接受古人文化熏陶,夯实文化自觉自强的意识,古为今用,在今天,无疑对重振民族辉煌是很有俾益的;对孩子的人生起步来说,更有积极意义。一位游客说得好:“若要子女戴上博士帽,领他走马塘村到一到。”

                                                        熊熊/文·摄

走马塘·中国进士第一村(上)
P1 门楼。楼匾由原市委书记巴音朝鲁(2013年1月,任吉林省委副书记,吉林省省长)题写 
         门柱楹联:扬中华一脉风采  集陈氏千年功德
 
走马塘·中国进士第一村(上)
P2 两校实习基地(宁波知名书法家曹厚德题写)

走马塘·中国进士第一村(上)
P3 入口处有一座凉亭,名曰“清亷亭”,亭柱上一副楹联:英气振茅山有志簮缨仰高风 
                                                  科名登泮秀争气子孙光祖业

走马塘·中国进士第一村(上)
P4 照。左侧书“中国进士第一村”,右侧贴黑色大理石石刻“走马塘陈氏历代进士总目”(如下)

走马塘·中国进士第一村(上)
P5-1

走马塘·中国进士第一村(上)
P5-2

走马塘·中国进士第一村(上)
P5-3

走马塘·中国进士第一村(上)
P5-4

走马塘·中国进士第一村(上)
P5-5

走马塘·中国进士第一村(上)
P5-6

走马塘·中国进士第一村(上)
P5-7

走马塘·中国进士第一村(上)
P5-8

走马塘·中国进士第一村(上)
P5-9 

走马塘·中国进士第一村(上)走马塘·中国进士第一村(上)
P6-7  陈列在展室内的“走马塘历代进士总目”。

走马塘·中国进士第一村(上)
P7 陈氏祠堂

走马塘·中国进士第一村(上)
P8 遗忠堂庭院

走马塘·中国进士第一村(上)
P9 宋理宗赐勅“遗忠堂”匾额 

走马塘·中国进士第一村(上)
P10 陈氏始祖遗像

走马塘·中国进士第一村(上)
P11 陈氏祖先家谱画像

走马塘·中国进士第一村(上)
P12 在外就医的名医,陈愈枋医师简介

走马塘·中国进士第一村(上)
P13 村里名中医,“陈半仙”陈松涛 百年中医诊所遗址。

走马塘·中国进士第一村(上)走马塘·中国进士第一村(上)
P14 “陈半仙”陈松涛简介

走马塘·中国进士第一村(上)
P15 厅堂

走马塘·中国进士第一村(上)
P16 贻谷堂(诊疗室)

走马塘·中国进士第一村(上)
P17 宅院花园里的小池子

近日又一次探访了走马塘,从宁波乗632路公交车延伸线可以直达景区。村口新建了一座牌楼, 还有工作用房和停车场,牌楼做得十分显眼,四柱三门重檐翘角,双龙吻脊,玲珑别致。门楣上悬一黑匾,镶金边金字,由原宁波市市委书记巴音朝鲁题写村名——中国进士第一村。中柱正反两面各有一副楹联,正面书曰:“扬中华一脉风采,积陈氏千年功德”。背面是“地方青史乡音,天下文章冠陈”。囊括了这个村的文化精蕴和历史豪迈。

跨进景区牌楼大门,迎面是一幅走马塘标志性画面:五进歇山顶古建筑群飞檐翘角一字排开,门前荷塘翠微腴满,千年岁月在这里依旧青莲蓬勃,陈氏族花雅艳酡红。马头墙在这里不仅翘首三重,还高垒五级,象证着曾经的世代荣华昌盛。

走马塘景区有一个奇观,那便是蟹肚脐河槽边的千年古树——重阳树,至今人们还没有弄清楚是先有村后有树,还是先有树后有村。古树胸围1.2米,高8米,冠10米多,支撑的石柱已被裹入树杆,插入水中的石柱,就像老人柱着一根拐杖,更显得老态龙钟,主杆也已开裂,可是它却劲骨刚健,依旧枝茂叶盛,春来秋去,默守护着养育它的一方水土,见证着村娃们耕读求进,科中进士,第历显宦,名振朝纲,耀荣故里。重阳木是长寿之木,亦寓长寿之意,在中华中兴的今天,相信千年古树还将继续见证古村长兴不衰,儒风新扬,造福新的时代。

                                          熊熊/文·摄

走马塘·中国进士第一村(下)
P1 新建的牌楼
 
走马塘·中国进士第一村(下)
P2 跨进景区牌楼大门,迎面是一幅走马塘标志性画面:五进歇山顶古建筑群飞檐翘角一字排开,门前荷塘翠微腴满,千年岁月在这里依旧青莲蓬隆,菡萏酡红。马头墙在这里不仅翘首三重,还高垒五重,象证着曾经的世代荣华兴盛。   

走马塘·中国进士第一村(下)
P3 去秋用卡片机拍的荷塘↑↓
走马塘·中国进士第一村(下)
P4  

走马塘·中国进士第一村(下)
P5 路边的小闲亭和小荷塘

走马塘·中国进士第一村(下)
P6 五重马头墙,是荣华兴盛的象证    

走马塘·中国进士第一村(下)
P7 走马塘历代进士陈列室

走马塘·中国进士第一村(下)
P8千年重阳木

走马塘·中国进士第一村(下)
P9 同上。主杆下支撑着石柱。

走马塘·中国进士第一村(下)
P10 老街 

走马塘·中国进士第一村(下)
P11 店铺招牌--“源顺馒头喜饼”字迹仍依稀可见。
走马塘·中国进士第一村(下)
P12 老人们在门口乗凉聊天

走马塘·中国进士第一村(下)
P13 里弄1

走马塘·中国进士第一村(下)
P14 里弄2

走马塘·中国进士第一村(下)
P15 里弄3

走马塘·中国进士第一村(下)
P16 攀墙花蔓

走马塘·中国进士第一村(下)
P17

走马塘·中国进士第一村(下)
P18 精雕石花窗,现存尚有60多个,现拍摄数幅示意。

走马塘·中国进士第一村(下)
P19

走马塘·中国进士第一村(下)
P20


走马塘·中国进士第一村(下)
P2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