搁置故里争议 实现传承共享——四省六地共同保护梁祝文化的启示
作者:本报记者 苏雁 李锦
《光明日报》( 2017年02月25日 05版)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已流传千年。然而,“梁祝故里”一直没有得到确定,由此引发的争论也一直不断。 解决“梁祝故里”之争,政府与民间齐出力 梁祝传说最早记载于梁元帝时期《金楼子》一书。据考证,梁祝故事的流传涉及十几个城市,全国有梁祝墓10处、读书处7处、庙1处、祠堂两处。 这些遗存、遗迹主要集中在浙江宁波、上虞、杭州,江苏宜兴,山东济宁和河南汝南。其中,宁波市鄞州区高桥镇留有东晋的梁祝墓、庙,史料记载梁山伯原为鄞县县令;上虞有祝家庄、祝氏祠堂,是传说中祝英台的故乡,杭州有梁祝同窗共读的万松书院。宜兴有英台阁、唐碑碧鲜庵、祝英台石刻画像等遗存,并据宋咸淳《毗陵志》记载,在齐建元二年(公元480年)的《善卷寺记》中就有关于梁祝是宜兴人的说法,比《金楼子》中的记载还早70年。济宁通过出土的一块“梁山伯祝英台墓记”碑,考证出梁祝是汉代孔孟故里人。汝南至今留有梁山伯与祝英台墓,出土的墓墙证明两座均为晋代墓。 “梁祝故里”之争由来已久。在《梁祝》邮票首发地之争中,国家邮政局批准江苏宜兴、浙江宁波、山东济宁、河南驻马店举办梁祝邮票首发式,后来浙江省邮政局又批准杭州、上虞两地同时举办首发式,这场争论才算尘埃落定。2005年,梁祝传说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时,六地争先恐后地递交申请书,最终六地都名列申报名录,相关争议才告一段落。 宜兴文化学者路晓农发现,梁祝传说在传播时,往往在辐射中回流,并在流传中变异,所以传说的发源地同时是传说的流传地,所有流传地也可能是某个传说情节的发源地。这种观点得到了各遗存地的认可。“梁祝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文化应当是包容的,只有包容,文化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中国梁祝文化研究会会长周静书说。 2004年6月,在有关部门协调下,四省六地在宁波达成共识,联合申报世界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年8月,“梁祝联合申遗磋商会”在宜兴召开,实质性启动了申遗工程。2006年,四省六地的“梁祝传说”进入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化解传承之困,四省六地共探保护策略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民俗保护开发研究中心主任陈勤建在田野调查时发现,如今能原汁原味将梁祝传说从头至尾讲一个钟头的人,只剩寥寥无几的几位老人了。“人们所熟悉的梁祝,只剩一个简单的故事、一个概念。它所蕴含的精神实质和文化内核,实已到了濒危的境地!” 2015年,四省六地梁祝文化遗存地城市共同发布“梁祝传说”联合申遗倡议书,确立起“天下梁祝文化是一家”的理念。 联合申遗十余年来,各地均加强了对梁祝遗存的保护与抢救:抢救了一批梁祝文化传承人的录音、录像;整理了一批梁祝传说、歌谣;收集了一批历代有关梁祝的记载与相关文物、资料;保护了一批与梁祝传说有关的遗址遗迹;创作了一批关于梁祝的文艺作品,出版了《梁祝文化大观》《梁祝文库》等专著。并且,各地正逐步推动梁祝文化进校园,开发校本教材,让梁祝传说在孩子们心中“活”起来。 搁置争议,共享“梁祝”品牌资源,给各遗存地注入了发展活力。依托梁祝文化资源,宁波多年举办中国梁祝婚俗节,建设梁祝文化园、中国梁祝文化博物馆,打造梁祝文化小镇,以此带动婚纱摄影、婚庆、休闲旅游等文化产业发展;宜兴对善卷洞风景区进行改造,恢复传统的观蝶节,开辟了“爱情穿越”旅游线路和梁祝舞台,并计划改造“十八相送”旅游线路,开发梁祝全域旅游,带动周边村民共同致富。 (本报记者 苏雁 李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