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笔记】08

 长沙7喜 2017-02-25

之前说了那么多临界知识的意义和重要性,那到底如何才能运用这些临界知识?又如何在正确的地方使用这些临界知识并能带来商业收益呢?

01 如何应用临界知识?

应用规律比总结规律要难。总结规律可以用归纳法,从众多现象中寻找背后的顾虑,比如TED案例。而应用规律就是从“知道”与“做到”的差别,如何才能真正应用临界知识?方法只有一个——刻意练习。

一、刻意练习需要做到

1. 在不同的场景中,重复应用同一个临界知识;

2. 在不同的时间里,重复应用同一个临界知识;

如何做到第一条?

方法:在每天反思中,找到当天遇到的问题,先找这个场景下的专业技术解释,然后再对专业技术解释进一步深入分析,联系到临界知识。

实现上述方法的具体案例:

作者举万维钢《精英日课》的例子说明几个实用问题:

1. 万维钢是物理学家,本身具有透过表象寻找背后真正的底层原因的能力,这是掌握临界知识的思维方法;

2.《精英日课》分享的内容和思考方式就是“给出一个问题场景+一个解决方案+背后理性思考”,这是非常好的素材来让我们刻意练习如何找到临界知识

3.每天更新,高强度锻炼我们的思维方式

二、刻意练习的两个关键点

1. 抓住问题的本质进行训练——学习牛人对问题的“心理表征”是什么。

2. 大量的持续练习——小马宋阅读20000个顶尖创意案例;成甲每天1-3小时反思晨修河高强度思考和阅读

三、临界知识与预见性认知

临界知识可以解释问题、解决问题,最重要的是预测问题。人人都想有预测未来的能力,那我就知道现在的我该怎么做了,就像美剧《Heros》里具有预测感知能力的英雄一样,简直酷毙了。问题的关键在于:

1. 我们能够培养预见性认知的能力吗?

2. 如果可以,要如何做?

答案是肯定的,但要获得预见性认知的能力,先要扫除2个阻碍:

1. 应激性反应:应对突发情况立刻做出直接反应的能力,容易受情绪和感受影响,面对问题时没有全面思考。比如有的人习惯性“跳槽”,因为一点点原因,比如认为老板是sb,或者做的不开心,立刻就想到跳槽,到最后就真成了跳“槽”。

2. 单因果思考方式:对单个事件本身做出反应的方式,逐步促使我们形成了单因果的思考方式,很容易陷入细节的问题或表象的问题里。

那我们怎么样培养预见性认知的能力?培养我们具有结构性反应与系统化思考方式

1. 结构性反应:我们在做选择时,不仅要根据接触到的现象做出反应,还有思考导致这个现象的系统结构是什么。

结构:是指任何一件事情都可以看作一个系统。而任何一个系统,都有多个元素组成,这些系统组成元素之间的关系形成了结构。比如,把公司未来是否会成为伟大的企业看作一个系统的话,这个系统的重要组成元素一定包括用户价值第一,而在一个总是把赚钱放在首位的系统结构里,机会因素被极大弱化,所以你可以预见,从长期看这种结构会降低企业成为伟大的可能性。

我的理解:这个概念有点拗口和难以消化,看完成甲老师的两个解释,我的理解“以终为始”:把系统看作你的终极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包含很多因素(元素),而如果你目前遇到的情况并不在首要且重要的因素里,甚至是与这些达成目标所需的因素背道而驰,那么你可以预见你实现终极目标的可能是高还是低。

2. 系统化思考:把各种结构的作用以及这些结构之间的互动效应当作一个整体来考虑,就形成了“系统化思考”。单因果思考是对问题本身做出反应;系统化思考时将问题背后的推动因素纳入一个整体进行思考。

四、解释问题的三个层次

对问题的预见性认知=影响问题发展的结构(基础规律)+获得具体信息的数量与质量

基础规律:临界知识

预见性认知的质量:取决于我们对问题的界定:我们面临的问题究竟是什么?

作者例举“得到”App为什么能够快速崛起来阐述这三个层次的区别,引出解释问题的三个层次:

1. 现象层面:主要是应激性反应,直接对表面的现象作解释

2. 技术规律层面:能够找到这个专业领域的重要规律

3. 底层规律层面:跨越专业限制,用更加基本的知识来解释现象,比如用户价值第一、品牌效应、规模效应、从众效应、边际成本知识等

作者比较李笑来《通往财富自由之路》和万维钢《精英日课》两款订阅产品的差异,告诉我们要培养预见性的认知,更重要的是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多问“为什么”,有人提出要连问“5WHY”,掌握背后的规律。

02 用临界知识构建自己的“能力圈”

一、每个人都有能力圈

我大概是2年多前听到秋叶大叔的名声,那个时候在想如何提高自己的PPT能力,就莫名其妙发现了他的名字以及他做的一些事,感觉就像凭空出现一样,后来又买了他的书、网易云课堂的课,关注他的公众号,才发觉他真的很厉害,就像成甲分析的一样,秋叶成功的背后有一个看不见的因素:在能力圈中投资。

何为能力圈?

能力圈是由你真正擅长懂得的知识组成的,而且在这些领域里,你要比90%的人都做得好。

这里有几个关键字:真正擅长、懂得、90%。如何才能知道自己掌握的知识是“真正擅长”和“懂得”?又如何知道自己在这些领域比90%的人都做得好?

我的理解:前者的判断是来自内在,即通过自我认知找到自己擅长并且确实懂得的知识。而后者是来自外在的评判反馈,我认为外界的反馈来自两方面:

1. 言语反馈,直接对你赞赏或肯定性反馈

2. 商业反馈,说白了,就是有人肯买单,有人愿意跟你合作

我拿秋叶和朋友L的案例做进一步说明:

1.秋叶懂PPT,但为什么就是比90%的人做的好?


2.朋友L淘宝店单日销售额突破1万元,如何做到?


这两个人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

1. 在自己的能力圈做事情

2. 选对并聚焦客户

即在自己的能力圈做事,又找准了客户,因此能得到商业反馈,而商业上的反馈又更凸显和放大他们的能力圈。

我们谈的是临界知识,商业利益与临界知识有什么关系?

掌握临界知识可以帮助我们培养预见能力,而要做的比90%的人都好,才能获得商业利益,因此我自己拟定了一个公式:

商业利益(反馈)=掌握底层规律(临界知识)+能力圈行动

二、找到自己的能力边界

作者举了朋友S的案例,我们看出每个能力圈都有自己的边界。知道自己擅长与不擅长的部分,朋友S擅长判断与试错,但不擅长管理和运营,所以他适合投资与判断,后期应该找个擅长管理和运营的人,可能商业成就会更大。

读到这里,我脑袋上空浮悬了一个大大的“?”。我们一直强调要跳出舒适圈,拉伸自己并提高自己的能力,从而再进一步扩大自己的舒适圈。作者的观点岂不是与之矛盾?随后,作者立即解开谜题(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心思缜密),强调——在能力圈中做出重要决策

跳出舒适圈,是拓展我们能力的过程。举个不恰当的例子,舒适圈和能力圈的关系就像“主人”和“影子”,主人强大了、长高了(跳出舒适圈),影子也会随之变大(能力圈)。但是能力圈的拓展非常难,有时候甚至不可能。比如跳水、国际象棋等某些领域,如果没有天赋,很难做到比90%的人要好。所以,在进行重大决策的过程中轻易脱离自己的能力边界行动,很有可能会被非常擅长此领域的人打败。虽然我们更强调后天的努力,但某些时候确实需要一些天赋。其实对于大众领域,也需要一定的天赋,就像成甲在思考自己能力圈的时候,提到“沟通和表达”方面比大多数同龄人强,乍看是因为他的训练和经验比多数人丰富,并且从小学就开始参加各种演讲和主持活动,但是如果没有展现出天赋,即使给他这样的机会也未必能出挑,更不会有后来更多的演讲和主持机会。

我的问题:

1.如何找到自己的能力圈?

2.如果我的能力圈与别人的能力圈一样,如何胜出?

3.如果别人的能力圈比我的圈更大,如何逆袭?

针对第一个问题,我根据成甲现身说法“我在什么领域比身边90%的同龄人要强”?罗列自己的优势:

1. 沟通与表达,比大多数人同龄人强。

我因为工作关系,会有机会经常培训、主持各种类型、规模的活动,而且反馈还不错。

2. 直觉,比大多数人同龄人强。

关于这点我不确定是不是自己的优势,知道这一点也是从其他前辈给我的反馈得知的,4、5年前一位资深的台湾顾问跟我说过:Ricky,你对于某些事情可以很快的切中要害,讲到本质,但是你缺乏足够的论据来支撑你的观点,虽然你的观点是对的,但更多的是依靠你的直觉。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与生俱来的所谓“天赋”,但确实没有经过任何的训练,所以我姑且认为是优势吧。

基于以上的能力圈基础,分析我的能力边界:

1. 沟通与表达方面,我更擅长趣味的、活跃类型的。

我表达的逻辑和结构不像一些逻辑性很强的人,讲话面面具到,而且还有层次,我更擅长那种随机的、带有娱乐性的主题,而且还夹杂自己的幽默,能带动气氛。但是,对于严肃、沉重、政治性的场合,我就完败,而且非常的不舒服。所以,我更适合拓展训练、体验式培训的方式。

2. 直觉方面,我更擅长用在与我经历、认知、背景比较相关的事情上。

如果某件事情我从来没有经历过,也没有这方面的认知,那我似乎就无法无意识的调用我的“直觉”,而且是跟我同龄或同经历的人有共鸣,如果遇到比我年长很多,会经历更为丰富的人,我的直觉在他们看来就是很“虚”,无法说服对方。

当然,我只是暂时罗列这两条,确实不容易立即找到,而且还得是比90%的同龄人都要强的领域就更难了。后续要找个更安静的场合做深入的自我探索。

针对第二个问题,我唯一的理解就是“快”,你比别人先找到自己的能力圈,比别人先应用在商业领域。关于这一点,可以请教成甲老师本人。

针对第三个问题,成甲提出做“狙击手”。利用自己的优势,瞄准指定的方向,一招制胜。我的理解是就在你的能力圈范围快速出击,在市场中快速建立你的品牌和影响,然后再慢慢扩大自己的能力圈。就像中小企业如何pk大企业,就是在具有优势的区域扎根,做个山寨王。秋叶从针对学生和新员工讲PPT技能到新员工的职场技能,再到现在的“知识型IP训练营”,就是在拓展新的能力圈。如果秋叶不快速出击,很快就有10个甚至100个“秋叶”冒出来;如果成甲不快速将他的能力圈运用到商业中(“得到”、写书),别人跟他一样具备打通底层知识能力的“成乙”、“成丙”就会出现,成甲关注大叔后续发展,我就关注成甲是否还有新的举动来拓展他的能力圈吧(感觉像游戏“尾形”)。


写在尾声:

自从读了成甲《好好学习》的书,开始做读书笔记后,已经累积写了8篇,之前的7篇都是每天一篇的节奏,得到许多“同伙”的肯定和鼓励,还有不留名的好心人给的打赏,小弟在此一并写过。但是,也有伙伴提醒我,应该抓取20%的核心观点写成读书笔记,可能更聚焦。感谢简书id“愿华灯千盏”的反馈。其实,在写完第7篇的时候,也在反思:

1. 每篇读书笔记的内容是否再反复再讲一个观点?

2. 每篇读书笔记之间是否有逻辑关系和结构?

3. 写了那么多篇读书笔记,虽然每篇都很用心,尽可能将我的理解、感悟和我现有知识体系的链接分享给大家,但是大家能否全部理解?是否反而会被我人为搞得支离破碎,不便于整体的理解?

之所以有这反思,也是缘于书中提到的每日反思。所以,大家才再3天后看到这篇读书笔记,后续我会写一篇关于这本书的最终版,将这些内容重新以结构的方式“组装”,尽量给读者一个完整的、清晰的概貌,力求凸显20%的核心内容,尽请期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