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中的爱,首先滋养的是自己

 昵称F7WkD 2017-02-25

心中的爱,首先滋养的是自己

作者  霄波


关于孝与不孝,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西方的心理学似乎有些分歧,中国的传统文化认为“孝”是无条件的,西方的心理学认为“孝”是需要父母配得上的。

 

今天,我要说一下我对“孝”的解读,它是你内心的感受,你对“孝”的选择方式,决定着你内心的温度。而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让自己的内心变得温暖,而不是冰冷。


 

01

 

我喜欢的一位大姐,年过50但依旧矫健、优雅、知性,任某设计院的工程师,工作张弛有度,休闲时光大多在山水间度过,朋友圈的足迹踏遍了几大洲。

 

可是每当她凝神静坐,她的身上始终罩着一层清幽的薄雾,似乎像早秋的晨雾,总觉得需要加件衣衫才能靠近。

 

大姐很少谈及自己的家庭,所以她婚否、有无子女,我一概不知。所以,我也一直不知道为什么她会流露出这样“微凉”的气质。

 

最近,我们一起参加一个课程,要求每个人分享对“孝”的解读,分享对“百善孝为先”“万般不顺兼不孝”的看法。

 

大姐谈及了从小父亲对自己的严厉,以及长大自己对父母的回报。几个孩子中,父母最不疼爱她,但长大之后,她最有出息,她对父母的照顾、付出也最多。

 

谈及其他几个“不孝”子女对父母的态度,大姐隐隐有些骄傲、有几分得意,为自己的胜出,也为父母的失落。

 

当她分享完,脸上归于平静,那层薄薄的雾气重新笼罩回来时,我似乎有些明白为什么是这样了。

 

正是心中的温度,决定着脸上的气候。

 

 

02

 

影响一个人内心温度的关键因素是和父母的关系。

 

每个人的生命都受之父母,无论是如何长大成人的,生命的根,都在父母那里,不管我们承认不承认。

 

无论贫富贵贱,都曾经有块田滋养过我们的生命,这块田或大或小、或富饶或贫瘠,我们的根就扎在那里。

 

无可辩驳、无从否认

 

由于它的贫瘠匮乏、多灾多难,

可能让你想无视它的存在。

 

但这种无视,就像掩耳盗铃般难以自欺。

 

排斥、躲避、只字不提、甚至尽量不去想起,但这统统无济于事,因为你的根就在那里。

 

你无法否认这块田曾经滋养过你,你的根始终连着它。

 

现在,

它能否继续滋养你,决定权在你自己。

如果你与它的连接是温暖的,

它就可以滋养你;

如果你与它的连接是冰冷的,

它就无法滋养你,

甚至会消耗你。

 

我们无法忽视这个温度对我们的影响,因为我们无法阻断这连接。

 

我们心中的温度,就来自这根的温度。



 

03

 

与父母关系的温度,就是这根的温度。

 

对父母理解、感恩会让我们的心中温暖;

对父母指责、怨恨会让我们的心中冰冷。

 

一个心中温暖的人,

脸上总洋溢着微笑,

对人自然温文尔雅。

 

一个心中冰冷的人,

脸上也会冷若冰霜,

自然难被温柔以待。

 

万般不顺兼不孝,

那是因为对父母的态度

决定着我们心中的温度,

而心中的温度决定了脸上的气候,

脸上的阴晴圆缺

就是我们人生的阴晴圆缺。

 

所有的无力感、匮乏感、倦怠感

统统源于内心的温度不够。

 

未成人之前,父母决定着这的温度,

成人之后,是我们自己决定着这的温度。

 

无法与父母和解,

就会使得总有丝丝的凉气渗出。

时不时为

你的积极、上进、努力、拼搏

降降温,

总会把你往下拉一拉。

 

这股力量无处不在、如影随形······

 

因为你的根始终在那块田里,

从未离开——

之前不曾离开,

之后也不会离开。

 

除了让它与你的连接变得温暖,

别无它法。

 

这或许很难,

但它是人生的必修课,

我们的根气与父母相连,

躲不了、迈不过、绕不开······

 

“孝”字当头,是一切关系的开始······

 

 

04

 

孝,首先要正视父母的存在,不管是健在还是已故,都要用心去面对自己的父母,逃避和无视都不会让内心升温。

 

孝,不是证明给父母看,证明你当初错看我了,证明我才有能力孝顺你,让父母心生愧疚。这样的“孝”不能让心中升起温暖,反而总有几许凉意。

 

孝,是你对父母的承认,不是让父母对你的承认。

 

不能因为从小得不到父母的认同,在成人之后去讨好父母,希望得到一个认同。结果会迷失在讨好父母的路上,把自己搞到精神分裂,还是搞不清楚倒底怎样才算是“孝”。

 

孝,需要尊重父母,但不能丧失自尊。

 

孝的难为之处,在于小时候被父母剥夺过自尊,总是被贬得一无是处。但孝不是让父母再次践踏我们的自尊,而只是去理解父母不当言行的隐情与难处,但决不允许他们继续伤害到我们。

 

这个不允许,不是堵上父母的嘴,而是自己别往心里去

 

孝,是每当想起父母,心里温暖的感受。

 

父母的千般不是、万般无奈,放在心里,只能让心里冰凉。而父母的恩情,哪怕只有火柴般的亮光,点燃它,也能照亮整个心房。

 

试着去看到父母的根扎在什么样的土壤里。

 

当我们看到父母的根扎在什么样的土壤里,我们或许才能理解父母、原谅父母,才能让暖流涌上心头。

 

这暖流是爱的源泉,首先滋养着我们自己的生命,只有被爱滋养过的生命,才能去滋养他人。

 

温暖的心灵才力量去热爱,

热爱花,也热爱草;

热爱春的繁华,也热爱秋的萧瑟;

热爱音声,也热爱色彩······

 

唯有热爱,才能点燃生命。

只有燃烧过的生命才能算是

活过了······

 

温暖的心灵才能让热爱的种子发芽

 

如果心中总是不够温暖,

就把所有冰冷的怨恨都扔出去,

只留下唯一的恩情,

只有这样才能驱逐心中的寒意,

让心中像引擎般充满活力,

承载着生命,奔向远方······

 

爱一个人,就去温暖他的心灵,

而第一个要被温暖起来的,

是我们自己的心灵。

 

与父母和解吧

心中的爱,首先滋养的是自己。



上一篇:自律的关键是什么?

荐读:过年不想回家的你,年过的怎么样了?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