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浅析太极拳“用意不用力”的非科学性与“松“的科学内涵及其要领
2017-02-27 | 阅:  转:  |  分享 
  
浅析太极拳“用意不用力”的非科学性与“松”的科学内涵及其要领森林【本文为作者原创,作者授权《太极拳网》和《世界太极拳网》发布,
并先后于2017年2月16日、2月22日发表于《太极拳网》(http://www.taiji.net.cn/article-259
71-1.html)、《世界太极拳网》(微信号:sjtjqw)。“360doc森林8838”即为本文作者。】古往今来,太极拳界对太
极拳要“松”没有争议并且完全一致,例如,陈照奎(陈氏太极拳承前启后的一代宗师陈发科的幼子、陈氏太极拳第十八世第十一代全面继承并发展
陈氏太极拳最杰出的代表人)先生强调:“太极拳的关键性问题是‘松’。”杨澄甫(杨氏太极拳承前启后的一代宗师)先生也强调:“要松,要松
,要松净,要全身松开!”但对于如何“松”、“要不要用力”、“‘意’与‘力’的关系”等就众说纷纭。近当代以来,对太极拳的“松”、“力
”等理解出现了越来越大的偏差,有的不仅违背太极阴阳辩证规律,违背太极拳拳理拳法,甚至还缺乏一般科学常识。例如,“用意不用力”,“松
就是软、大松大软”的“松软”论,等等。本文就“用意不用力”和“松就是软、大松大软”的“松软”论的非科学性与“松”的科学内涵及其要领
试作论述。首先,要搞清其来龙去脉。“用意不用力”是武氏太极拳传人李亦畲(创始人武禹襄的外甥)最先提出来的,而非杨氏太极拳承前启后的
一代宗师杨澄甫,很多人错误地认为是杨澄甫在他的《杨氏太极拳术十要》中最先提出来的;“大松大软”是杨氏太极拳的传人李雅轩提出来的,并
相继提出了“凌空劲”,其门人弟子及再传弟子大肆渲染,并提出:太极拳运动不需要“肌肉”的参与,而只要“筋”。这些论调,俨然有将太极拳
弄成“玄学”之势。其次,要准确理解《杨氏太极拳术十要》中的“用意不用力”。这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全面把握:一是要注意,该十要是陈微明
而不是杨澄甫所作,是陈微明根据他的师傅杨澄甫平时教学的“口述”所做的“记录”,其中的一些内容并不完全准确,有的是“断章取义”。二是
作者在此使用的是“借用”修辞手法。三是该要第一句就开宗名义“不便有分毫之拙劲”。四是杨振铎(杨澄甫三子)先生以教学、演讲和著书等多
种形式反复强调:“我父亲的《太极拳术十要》中的‘用意不用力’的‘力’是指‘拙力’,而不是真正的‘不用力’,任何动作都还是要用力(劲
)的。”他在谈到太极拳的“放松”问题时这样说:“放松只是太极拳的一种训练方法,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练太极拳时不能放松,一般有两方
面的原因,一个是意念上没有放松,再一个是肢体上没能放松。意念的不能放松一般比较容易理解,就是紧张;对练习太极拳时要求的肢体上的放松
,一般人不理解,以为不用力、软软的就是放松了。认为‘放松’就是‘松软、松懈’,这都是不符合太极拳的要求的。练习太极拳,既不能僵硬,
也不能松软。”再次,关于“用意不用力”。陈照奎先生这样回答:“世界上有不用力的武术吗?”陈瑜(陈发科嫡孙、陈照奎独子)先生坚定地回
答:“‘用意不用力’是胡说八道,既要用‘意’,也要用‘力’。”再再次,关于“松”。陈小旺(陈发科嫡孙,陈照旭二子)先生这样说:“大
家知道,松肩沉肘、含胸塌腰是放松的要求,但是,松到什么程度呢?松肩沉肘、含胸塌腰、都是为了服务于丹田、贯通丹田,不是越松越好,松过
了气就泄了,而是即不紧也不过分放松;放松的目的,也是为了服务于丹田为核心的运动规律。打个比方:就好像自行车的车轴,拧的过紧,车轴就
不能转动了,拧的过松,产生很大的空回量,车轴就发挥不了作用,过松、过紧都会影响自行车的运动,所以,要松紧适当。练习太极拳也是一样的
道理,不是越松越好,松到节节贯穿,一气贯通这才正好。”郑曼青(杨澄甫的弟子)先生在《郑子太极拳十三篇》中说:“澄师每日必重言十余次
:要松!要松!要松净!要全身松开!”“此皆澄甫师所不轻易传人者。每一语出,辄叮咛曰:余如不言,汝虽学三世不易得也。此言何止重提数千
遍。”此不但反映杨澄甫先生对“松”的重视程度,也反映太极拳所谓的“松”是一种特殊的“松”,是古拳谱记载的“似松非松”。平常人是不能
凭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太极拳之“松”的。这种“似松飞松”的“松”,既不是一般人所认为的“蓬松”,不是很多人包括有的名家认为的气功锻
炼所要求的没有丝毫阻力的“松空”;也不是有的名家理解的“不是彻底放松”的“半松半紧的、半柔半刚的松”。杨振铎先生如是说:“其实,肢
体的放松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太极拳在肢体上的放松要求是骨骼(笔者注:功力深厚者,“骨骼”因“骨密度”的改变是可以被拉长的——见下文
“医学原理”)、肌肉、关节、韧带的拉长,所以,杨式太极拳要求动作舒展大方,充分拉伸各个部位的肌肉、韧带和关节。人体在动作舒展的时候
,肢体才能放松,这样有利于血液循环,能做到气血顺畅。要做到放松,不仅要有老师的指导,自己也要不断练习,细心揣摩。练习太极拳,既不能
僵硬,也不能松软。人体的各个部位原来是分散的,通过放松,使肢体各部位成为一体,节节贯串,劲力由脚而腿而腰,达于手指。运动的保健功能
就是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太极拳也是这样,在放松的状态下,气血就畅通无阻,充盈四梢,长期锻炼,就能增长肌肉力量,增长功力。”以
上四个方面说明,祖传(家传)太极拳从来没有“用意不用力”、“松就是软、大松大软”之“松软”之说,这些论调是一些没有得到“真传”的外
姓弟子提出来再由其再传弟子大肆渲染形成的,此为第一。第二,物理力学基本原理、机械力学、人体力学、运动学和医学等科学都早就揭示:人体
运动都是“随意肌”(骨骼肌都是“随意肌”,胃肠、心肌等内脏肌是非随意肌)的运动,没有肌肉的参与是不可能有人的任何运动,换句话说,没
有在“意识”的支配下,骨骼肌的“用力”,就不会有人的运动,太极拳运动也不可能例外;“凌空劲”是违背科学原理的,人体不能产生“激光”
,这超出了人的极限,没有接触是不可能“放人”的,这是一般科学常识。由此可见,“用意不用力”、“大松大软”等论调是违背太极阴阳辩证法
和太极拳拳理拳法的,也是缺乏科学常识的,是荒缪的,其本质是不懂太极拳有关“意与形”、“意与力”的辨正关系,不懂太极拳有关“松的科学
内涵及其要领”。只有同时符合以下两个条件才会认为太极拳要“用意不用力”、太极拳的“松”就是“软”、“大松大软”:一个是没有得到过家
传(祖传)太极拳传人的真传;一个是缺乏现代科学常识的现代“文盲”或“半文盲”。“用意不用力”、“大松大软”等是近当代一些没有得到“
真传”又不懂装懂、自作聪明的人的误悟,以及后人望文生义等的误读和以讹传讹。由此造成的后果是,太极拳变成公园里那些老头老太打发闲暇“
练呆练傻”甚至是类似“小儿麻痹症”的代名词,破坏了太极拳本来的融“搏杀与养生”、“力学和形体美”以及“太极文化、哲学和艺术”于一体
的神奇美好形象。对此,要从以下七个方面来把握太极拳“松”的科学内涵及其要领。一、人体的任何运动,都是“随意肌”运动的结果,这是规律
,太极拳也不例外。这牵涉“意与形”和“意与力”的辩证关系。(一)关于“意与形”的辩证关系。太极拳运动重视“意”,是指太极拳运动是
在“意”的引导下完成“形”的完整动作,术语叫“意在先”,“意”是“手段、方法”,“形”是“目的、落着点”,而绝对不是“完全是意”的
运动。关于“意与形”的关系,核心是以“意”指导“形”。这已经得到现代医学等科学的证明,中医学、西医学等科学告诉我们,其作用过程依次
是:意识—气(高级阶段才有或才明显)—血—肌肉—筋—骨—形。在初级阶段,意识活动直接支配血液的活动;在高级阶段,意识通过“气”的活
动支配血液的活动(效率更高)。血液的活动会引起肌肉、筋和骨的相应变化。即血的活动引发肌肉的活动,肌肉的活动引发筋的活动,筋的活动引
发骨的活动。整个过程的始端为意识,终端为骨、为运动的“形”。例如:意识导引内气由“丹田”至手脚,持续,则随着手脚部内气的积累,血液
增加,肌肉膨胀,筋骨移位,趋利于气血的通入和聚集,骨密度增加,形成各种各样“形”的动作。(二)关于“意与力”的辩证关系。太极拳运
动中,“力”是上述“形”的最终表现形式。因此,“意”是为“力”服务的,“意”是方法、手段,“力”是目的、落着点;“用意”是为了更好
地“用力”、“有力”——整体力,少局部用力(“不局部用力”也是不科学的)。对此,陈瑜先生如是说:“意念就是人的想法,你只用想法去和
别人推手吗?难道你用想法就能打倒对手吗?练太极拳必须用力!打拳是在意念的指导下,身、手、脚每个部位都含着一定的力。这是一种活的力,
不是直力、死力。打拳时不但用意、用力,还要有精、气、神,你的一个眼神就能使别人感到畏惧,记住:打拳时时刻刻有对手!”二、太极拳的
“放松”与生活中通常意义的放松概念是有本质区别的,只有按照太极拳对身体各个部位的要求把身体各个部位的要领做到位,才可能做到“放松”
。“把身体各个部位的要领做到位”是有难度的,但其难度更在于有些部位的“放松”是互为“因果”的,一个部位没有放松好会影响其它部位的“
放松”。“松”不是“软”,更不是“大松大软”,其内涵是通过“气沉丹田、意念放远放长、含胸棚(拔)背、命门后撑、尾闾内收、胯根内收下
沉、手臂形不变而手法变地外撑和内外三合”等等而“伸筋拔骨”,把肢体拉长,其核心在于“沉肩”、“胸腰运化”和“胯根内收下沉”的松垮。
在此举例“松胯”“:就是要把跨填进去而不能把胯顶出来。这要把握三个要领:一是胯根“内收下沉”;二是胯根的“舔合”;三是胯的“开合”
即“前裆合后裆开”或“前裆开后裆合”。此为陈瑜先生的“家传绝学”,非“口传身授”不可为。其实,此为陈氏太极拳和杨氏太极拳之“共性”
家传绝学,其中,当代陈氏太极拳最杰出代表人之一陈瑜先生传授的《家传陈氏太极拳功夫架一路89式》和当代杨氏太极拳最杰出的代表人杨振铎
先生传授的《杨氏太极拳103式》就是该家传绝学的典型代表。笔者有幸自1998年以来先后随陈小旺先生、陈瑜先生研习陈氏太极拳,自20
05年以来随杨振铎先生研习杨氏太极拳,近20年的深刻体会是,陈氏和杨氏太极拳不但拳理基本相同,拳法也惊人地相似,例如,上述陈瑜先生
传授的《家传陈氏太极拳功夫架一路89式》和杨振铎先生传授的《杨氏太极拳103式》,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关于“胯”,杨振铎先生传授
的与陈瑜先生传授的“真传”,是基本一致的,核心部分是完全相同的,绝对不是当今一些所谓“名人”描述、吹嘘的那样,其实这些人不懂“胯”
,是一知半解、不懂装懂,例如,近些年来在网上流传的《杨式太极拳36种胯》的作者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三、不能用“松沉”来完全定义“松
”。一般情况下,只要真正“松”了就会“沉”。例如,“肩松”就会“肩沉”;实腿的胯松,同侧的胯就会沉,等等。但要用“松沉”全部定义“
松”就不准确,因为太极拳有“沉”就必有“轻”,例如,实退的“松”就“沉”,而虚腿的“松”就会“轻”;再如,命门以下的松就“沉”,命
门以上的“松”就是“轻”即向上“领”。确有很多修炼者,包括一些名人,还有一些书籍都用“松沉”来定义“松”,这是不准确或不全面的。四
、“松”是“松开”,是通过“伸筋拔骨”把“关节(间隙)”拉开,你不用力能把它拉开吗?答案是肯定的。太极拳的奥妙就在于你怎么用力,恰
到好处地用多大的力,不多用力,用少了力也不行。此非“口传身授”不可为。五、“松”时要保持“棚劲”不丢。“棚劲”不但本身是一种“劲别
”,并且还是其它七种劲别的基础,用此七劲时必定同时有“棚劲”的存在,换句话说,打拳的过程中,自始至终都须有“棚劲”的存在,两臂要撑
圆,始终保持“涨力”。此也非“口传身授”不可为。六、要真正“松”,只有做到以“根节摧劲梢节领劲”为核心的“缠丝劲”或“抽丝劲”。此
亦非“口传身授”不可为矣!七、“松”要从“沉肩”和“胸腰运化”下手。这是陈照奎先生的家传绝学,他强调:“‘沉肩’和‘胸腰运化’是太
极拳的技术核心,没有这个,一切招术都用不上;懂了这个才算懂拳,懂了这个才知道什么是“松”,掌握了这个,外部形式问题可以随便,手心朝
上对、朝下也对,否则,朝上朝下都不对。”他还强调:“我为什么说要从‘沉肩’和‘胸腰运化’下手呢?拳论中说:‘转关在肩,运化在胸腰。
’说明必须解决了肩的转关和胸腰的折叠运化问题,才能谈到松的问题。在走架子时解决了肩的转关问题,肩能向四面八方转动,那么当对方用单手
或双手拿我膀臂企图控制我肩时,我可以立即随对方之拿劲进行转关,使肩沉下来,对方之拿劲可立即解脱,我还可以马上反攻,因为此时我已‘转
背为顺’了,而对方反成为‘由顺转背’了。可见肩的转关是何等重要。而‘肩的转关’并不能单独进行,必须和胸腰的折叠运化相结合,只有两者同时进行才有效果,它们实际上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解决了肩的转关和胸腰运化,就解决了‘松’的问题。推手时,不管你的手在上还是在下、或高或低,都是可以的,放哪里都不怕,即使双手被对方推在你自己胸前或腰部也不怕,一样‘能化能发’。最怕的是,当对方一推你时,你的肩先扛起来了,胸腰成了木板一块,这就一切全完了,只有认输。”严正申明: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作者书面许可不得擅自转卖转登,转发本文必须原文转发并标明出处,否则,作者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作者简介:1964年生,湖南长沙人,汉语言文学学士、法学硕士,法律工作者,自1998年以来先后随陈小旺、陈瑜和杨振铎老师研习陈氏太极拳和杨氏太极拳至今。
献花(0)
+1
(本文系森林8838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