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伏羲老师《论语心读》之“前言

 小梓宸 2017-02-27
三、《论语心读》深入学习,“学而第一篇”
林老师:准备开始我们老师自己的学习交流
(一)问题一
林老师:1、 教育的本真是什么?你在具体的教育中是否实现这个本真?
张存才:问题1.1解:教育的本真是精神活动,是对人的灵魂的塑造和心灵的养护。使人心有信仰,心有价值,心有所依。(即人的宇宙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生成和养护的过程。)而非迷失了本真的中国现实教育,学校教育几沦为知识和智力的堆积和竞技场,职业的训练场。
又在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学校教育日渐商业化功利化,在行政干预或主导、在社会和家庭的短视教育观的偏见偏行的诱导下,学校教育日渐行政化,奴性化,职业化和金钱化。没有去真正的关注人的精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人的整体和个性的发展。
问题1.2解:《大学》有言:心诚求之,虽不中,亦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我会始终抱着以生为本的教育方向,教学生以人伦,顺学生之人性,使学生获得以终生受益的教育。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就是要更多的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孩子的情感,态度,孩子的人生和价值取向,孩子的伦理规范的养成,孩子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的养成,教育的整体推进和个性发展等问题,避免重蹈应试教育之覆辙,断人慧命,搞机械化管理,喂猪式圈养等所谓的教育。努力不断的修为自己来实现这一本真。(6分)
温春来:1.柳局认为教育的本真是精神活动,而非物质,因为物质形态原本存在于宇宙。
柳局认为中国教育迷失了本真,中小学沦为知识和智力的规程和训练场所;大学沦为职业训练场。教育没有关注人的精神,关注人的情感,关注人的态度,关注人的价值观,关注人的整体发展,关注人的个性发展。
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我努力以实现“精神活动”这个教育本真。在教育上重态度、情感的教育,而非重知识的教育。从学生的礼貌、孝顺、读经典、活动等入手,努力向精神活动方向引导。(8分)
朱雪英:1、柳局说:教育的本真是精神活动,而非物质。现实的中国教育却迷失了本真,中小学几乎沦为知识和智力的堆积和训练场所,大学几乎沦为职业训练场,教育没有真正关注人的精神,关注人的情感,关注人的态度,关注人的价值观,关注人的整体发展,关注人的个性发展。在现实教育教学中,我和我的学生也逃不脱这种厄运,为了一纸证书和一卷分数,我也曾面目可憎,极其盲目地做出一些违背孩子身心健康
发展的事情来,比如,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给孩子布置总是写不完的作业,逼迫智力未曾开发的孩子背文做卷,不曾真正明白十个手指有长有短的道理,没有针对孩子的差异采用不同的教育手段,未曾做到“静待花开”而过于急功近利。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每个孩子的力气不同,智力发展不同,脾性也不同,在未来的教育活动中,我应该再给多点空间和时间,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长。多关注孩子的精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注孩子整体发展同时,也要注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发展,给孩子一片明丽的天空,助孩子健康发展。(10分)
杨慧青:教育的本真是精神活动。表现在精神养护问题,核心价值观的建构问题,人生观的建立问题,伦理规范的养护问题,社会责任感的形成问题等等。
实现的很少。
朱玉梅:“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教育的本真是精神活动,是“心”的教育,是真正关注和有效培养人的精神、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让我们学会如何做人做事,发展人性,培养人格,也就是教人伦顺人性。回归教育的本真,就是解决灵魂养护问题,解决核心价值观的建构问题,解决人生观的建立问题,解决伦理规范的养成问题,没有解决社会责任感的形成问题。由于我刚毕业,刚步入教育学习中,所以没有教育经历,但我认为实现教育的本真,就是走伏羲教育,教人伦顺人性终生受益。(8分)
刘亚美:1、答:读过柳局写的得之:教育的本真是精神活动,而非物质,因为物质形态原本存在于宇宙。而现实的中国却迷失了本真,中小学几乎沦为知识和智力的堆积和训练场所,大学几乎沦为职业训练场的,教育没有真正关注人的精神,关注人的情感,关注人的态度,关注人的价值观,关注人的整体发展,关注人的个性发展。导致现在的学生心无信仰,心无价值,心无所依。教育的本真就是回归自然,大道至简,做真正的素质教育,教人伦顺人性终生受益,为三十年后的国家培养英才。自己还没有真生做到这个本真,因为刚毕业就有幸结识伏羲教育,没有什么教学经验,完全就是按照老师的方法步骤去做的,虽然知道不注重知识和智力的训练,但是自己却还没有做到在教育中真正的关注学生的精神,不能全方面的关注学生们的态度,个人情感和整体发展。但是有些教育方法教育途径不是大家都适合用的,还是要找适合自己的教育方法,前提是大方向,宗旨不变,所以还在摸索适合自己的教育方法及模式,虽然行动有点慢,但不想因为图快而误人子弟,偏离伏羲教育的本真。(8分)
许惠欣:1教育的本真是教育学生改变他的心。教育他把自己的心改变成有爱心,善心的人。心中有爱,心中有善,心中有慈悲,心中有期待,自己在变,周遭在变,世界也在变。教育是找回精神情感活动的本真,目的在于找回丢失的价值,迷失的精神,缺失的信仰,目的在于建构一个心灵家园,营造一个精神家园,让心有所依,心有所属,心有所归。
我在具体教育过程中有实现过这个本真。首先我确立的教育核心就是“爱”。因为当前时代爱的源点父子有亲的爱,这个概念已模糊不清了。所以教孩子的过程是感受爱,心有爱,学会爱,善于爱。能感受到爱的人,心里有爱的人是有知恩,感恩,报恩心的人。这就构建成了一个有根基的健康的心灵家园和精神家园。再来他会爱人,会善爱人他就能关照到别人的需要,心里装有别人。这是真实学问。有学问有智慧这样不管在哪个环境里都会心有所依,心有所属,心有所归。表现在孩子身上就是经过一段时间,孩子们自然转变的对老师有信任依靠感,对学校班级有亲切归属感,对学习有主动责任感。(10分)
蒋小蕉:1、教书育人,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帮助学生辩证的认识事物,用一颗充满仁爱的心去包容学生,欣赏学生,教育学生结合我个人的教育实际,我觉得我正在努力朝着教育本真的方向努力着。
王芳:教育的本真是一种精神活动,而非物质的,应试关注人的整体发展、个性发展。失去了本真,学生心无信仰、心无价值、心无所依。
我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首先培养孩子的习惯和恭敬心,让孩子在书法课堂上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通过讲吴教授的故事让孩子们对吴教授生起恭敬之心,扩展到对万事万物都要有恭敬心!孩子有了这种恭敬心,行事就会有低线,逐渐地孩子们就慢慢地学会了包容、宽容、博爱,学会了互相关心、互相合作。(10分)
何润梅:教育的本真是精神活动,而非物质,因为物质形态原本存在于宇宙。中国教育迷失了本真,中小学沦为知识和智力的规程和训练场所;大学沦为职业训练场。教育没有关注人的精神,关注人的情感,关注人的态度,关注人的价值观,关注人的整体发展,关注人的个性发展。
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我努力以实现“精神活动”这个教育本真。教育的本真还包括,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乐学。
丁建青:1、 教育的本真是什么?你在具体的教育中是否实现这个本真?
答:教育的本真是精神活动。我在具体的教育中正在朝着关注学生的精神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人的整体发展努力
张晓燕:教育的本真是一种精神活动,而非物质的,应试关注人的整体发展、个性发展。失去了本真,学生心无信仰、心无价值、心无所依。
我认为所有的发展要建立在正确价值观的基础上,我的理解就是孩子有孝悌、仁爱、感恩之心。在教学实践中从这方面抓住机会、创造体验让孩子去感受和锻炼。(8分)
王立宁:我在教育中很注重对学生灵魂触动的教育,在我这里的理解就是唤醒,唤醒学生内在的潜质。
白杨:教育的本真,是精神层面的,关乎灵魂、信仰、志向、价值观,而非只停留在只是与物质层面。
徐战胜:教育的本真是什麼?
立人格,知天命為學道之本。學就是學做人之道,以至學為聖人。一.規矩的建立:1、坐姿端正2.講話舉手3.下位報告。二、擴充心量:從孝道入手,愛父母,從給父母洗腳,幫做家務開始。體會父母不容易,讓學生懂得感恩心,幫助同學,讓學生體會幫助別人是時間最大的快樂。(6分)
林老师:存才6分,春来8分、雪英10分,玉梅8分,亚美8分,惠欣10分,王芳10分,晓燕8分,其他的根据定好的最低分数来算
林老师:我这个问题,重要的是在后面部分。思考回答问题有主次之分,最重要思考的是“我”。学经典是目的不是去掉书袋,卖弄学问,每一个问题的背后都是直指自己的内在。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使自己成长
(二)问题二
林老师:第二个问题:你对否通读甚至背诵《论语》,你心中理解的儒家精神跟柳局呈现给我们的有什么不同?
张存才:问题2.1解:通读过《论语》十来遍,没有背诵过。
问题2.2解:我原来心中的儒家精神就是谦谦君子的修为,求仁安仁的作风,克己复礼的追求,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担当等。但绝没有柳局十年天地一剑心所解读出的儒家精神那样真实与立体、那样丰富与全面、那样唯美与鲜活。所以柳局说他读出了真实的儒家(儒家之本质特征人本、人道、人文。),读出了唯美的儒家。(只有精华、乐观、美丽和期待——对学生有期待,对社会有期待,对国家有期待,对未来有期待。)读出了永恒的儒家(……)。
《论语心读》这的确是一本拿起就不愿放下的好书,它使得《论语》作为中国人的“圣经”成为国人案头、床头和心头的经典充满了无限可能。(10分)
朱雪英:2、我已经通读了5遍《论语》,边读边做批注,并背完1-8篇,每背完一篇,我感觉我的内功就加深一层。柳局说:西方人有一部《圣经》,《圣经》之后再无《圣经》;中国有一部《论语》,《论语》之后再无《论语》。《论语》不可复制,但是可以解读。《论语》对于守护精神家园、维护文化根基、养护国人灵魂、恢复教育本真,有极大的作用,因此,我们不但要读通读透,更要把全书背下来,因为只有背下来,我们才能更加真切地体会儒家思想的精髓与价值。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儒者,当中有“真儒者”和“伪儒者”,柳局给我们呈现的儒家精神是唯美的,没有消极,没有颓废,没有丑陋,没有糟粕,只有精华,只有乐观,只有美丽,只有期待——对学生有期待,对社会有期待,对国家有期待,对未来有期待。捧起《论语心读》,我的心里总是满满的感动,借用柳局的话:如果我年轻的时候,能读到这句话,可能我的格局就完全不同了。现在,只要有空闲的时间,我就如对至尊,恭敬拜读《论语心读》,不断汲取心之泉,并悄悄地用儒家思想解决疑难问题,比如被人误解时,我会使用“向内归因风格”“反求诸己”而不责怪别人,时时记住“不患人之不己知,求为可知也”来约束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加美好的人。(10分)
温春来:2.我通读过《论语》,也背诵过前六篇,当然,慢慢有些忘记,需要不断复习、思考、实践。我以前理解的儒家精神,是以积极入世为宗旨的。其内圣外王、内仁外礼的既有自我修为又能教化他人的处世原则,让我对儒家精神的理解有些片面。柳局呈现出一个真实的儒家、唯美的儒家、永恒的儒家。儒家精神不仅是真实的、唯美的,还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天下为公、尚中贵和、勤劳简朴、博爱泛众、天人合一等民族精神和儒家伦理。”从经典中读出养护心灵的源泉,这是我之前未能做到的。(8分)
蒋小蕉:2、论语在我的心中更是一种宁静的追求,一种指导我做人的大智若愚的理念,更是我为人处世的一种道德标准,正在学习中。
刘亚美:答:通读过但没有背诵过,只是肤浅的读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情怀,读出了因材施教的读书方法,没有柳局全面的而深入的读出全面而深入的课程建构,慎独正己的修生方法,以教为政的教育追求,自由讨论的教育模式,积善成德的德育路径等。柳局还读出一个唯美注意的儒家,没有消极没有退费,没有丑陋没有糟粕,只有精华,只有乐观,只有美丽,只有期待的唯美而永恒的儒家。而我只是简单的知道儒家以人为本的核心,和柳局的相差甚远,还要努力学习。(10分)
林老师:除了你们原先准备的, 临机思考回答的都可以按照3行以下的标准算分
何润梅:林老师,您好!我们待的地方信号很差,葛亮上不去网。他正在努力,特向您说明。
许惠欣:2我对儒家精神的理解比较粗浅,只知是“以人为本,以仁为本”的人文教育。培养仁爱心来恢复本性本善,明明德为目标。而柳局则是呈现的细腻理解,可见深入的功夫差别之大。尤其是结合现代状况详细剖析,提炼精髓,引导大家古至今用。(6分)
朱玉梅:答:柳局呈现给我们的是真实、唯美、永恒的儒家。柳局读出了真实的儒家,以人为本是儒家最本质、最核心、最真实的价值追求。读出了一个唯美主义的儒家,在《论语心读》中,没有消极,没有颓废,没有丑陋,没有糟粕,只有精华,只有乐观,只有美丽,只有期待:对学生有期待,对社会有期待,对国家有期待,对未来有期待。读出了永恒的儒家,从《论语》中,读出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天下为公、尚中贵和、勤劳简朴、博爱泛众、天人合一等民族精神和伦理情怀,这是养护中国人心灵的最宝贵的精神资源,从《论语》中读出了儒家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教育取向,读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情怀,读出了以教为政的教育追求,读出了终身学习的教育思想,读出了自由讨论的教育模式,读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读出了全面发展的课程建构,读出了慎独正己的修身方法,读出了积善成德的德育路径,这些恰恰是当今教育缺失、迷失、丢失的最宝贵的传统,也是永恒的教育智慧。而我之前心中的儒家精神是精华和糟粕并存,因为之前没怎么学过论语,只知道论语的儒家精神是以人为本,并没有深入去研究和思考,。(6分)
王芳:我通读过《论语》。
柳局呈现给了我们一个真实的儒家,儒家最本质的特征是人本、人道、人文,以人为本是儒家最本质、最核心、最真实的价值追求。
还呈现给我们唯美的儒家。没有消极,没有颓废,没有丑陋,没有糟粕,只有精华,只有乐观,只有美丽,只有期待----对学生有期待,对社会有期待,对国家有期待,对未来有期待。
还呈现给我们永恒的儒家。柳局读出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天下为公、尚中贵和、勤劳简朴、博爱泛众、天人合一等民族精神和儒家理论,这是养护中国人心灵的最宝贵的精神源泉。(6分)
林老师:存才10分,雪英10分, 春来8分,亚美10分,惠欣6分,玉梅6分,王芳6分,徐战胜上一题6分
林老师:这个问题回答得最好的是存才
儒家精神那样真实与立体、那样丰富与全面、那样唯美与鲜活
白杨:有通读过《论语》,也在试着背诵,现只背下了学而第一。我心中所理解的儒家精神是比较肤浅的,没有达到本质的理解。只是认为儒家精神只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与原则。而柳局给我们呈现的则是更深入的一层。是与生活、工作、学习甚至是人际关系息息相关的。每一句都能总结出对于生活的启示。(6分)
张晓燕: 以前只读过20多遍,这半年跟着孩子读了100遍。
一直有很微妙的固化思维:《论语》是古老的、经典的,但如何经世致用,很零散。通过柳局的心路历程、精辟总结,我明白了,论语真正不需要所谓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他是唯美的,已经把握住了人性最完美、最本真、最精彩的特征。更关键的,孔子一生以生命来实现他自己“先行其言而后从之”的君子之道,作为现代人很难理解,甚至从学者到自己都以为那是不现实的大同社会。以前更多是把论语当经典来读,现在逐渐意识到,要以他为生命的标杆来行。就如林老师说的:要改变、要真干。(10分)
林老师:我算是读过不少解读论语的权威版本,相比柳局的,的确显得太单薄,太平面了,就是缺少一种生命相撞的那种激情和深入人性的敏锐
杨慧青:通读过,我理解的儒家精神就是叫人学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
通读过,儒家精神是真实的,唯美的,永恒的。
真实表现在:以人为本是儒家最本质,最核心,最真实的价值观。主张向前看而不是向后看,开创素质教育先河,示现有教无类,敬畏生命,尊重个性。
唯美体现在:书中只有精华,只有乐观,只有美丽,只有期待,对社会,国家,未来有期待。
读出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天下为公,尚中贵和,勤劳简朴,博爱泛众,天下合一等民族精神和儒家理论。儒家以民为本,以生为本的教育取向,有教无类的教育情怀。以教为政的教育追求,终生学习的教育思想,自由讨论的教育模式,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全面发展的课程建构。慎独正己的修身方法,积善成德的教育路径。(8分)
丁建青:2、我只是通读过几遍,没有达到背诵,但是通过这几天读柳局的《论语心读》让我也从中了解到了儒家最本质的特征是人本、人道、人文,一人为本是儒家最本质、最核心的最真实的价值追求用于教育教学就是以生为本,师生人格平等,关系和谐融洽,气氛自由热烈,民主表达思想、、、、,我很赞同柳局这些观念
何润梅:问题二、通读过几遍。我看了柳局写的,很有感触。儒家思想,整部论语,只有精华,没有糟粕,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柳局十年磨一剑,十年潜心研究一部经典,我以前理解的很浅,没有思考夫子的用意深远。读了柳局写的,反省自己的行为和教育观,找到了正确的方向。(6分)
林老师:白杨6分,晓燕10分,杨慧青8分
林老师:我发现你们的问题跟家长最大的区别就是你们都是掉书袋的多,中规中矩的多,家长的答案却是无定法的,很多鲜活的思考的。你们要思考其中的差别在哪里,
(三)问题三
林老师:3、 学而第一章,柳局对老师提出了三个“坚持”,是哪三个?你能做到几点?为什么“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张存才:问题3.1解:柳局提出的三个“坚持”是:
一、学习实践方面:坚持学习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思想、方法、技能,并不断付诸实践,以之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快乐人生。
二、学术交流方面:坚持与志同道合者道义相勖,交流学术,取长补短,促进彼此学养的提升,增进彼此的友谊的快乐交流。
三、道德修养方面:坚持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理想、教育理念,十年磨一剑,历尽艰辛,不计名利,无怨无悔的高尚境界。
问题3.2解:以上三点只要努力都可以做到。因此持之以恒的坚持不断学习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像《弟子规》上说的,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训致。
问题3.3解:“学而时习”讲的就是一个知行合一,中有所获的快意人生状态。人生本来的就是一个知行合一的过程,人生的真正幸福感源自所求(求仁得仁)的满足和内心的静定与充盈。对于有理想有追求能自知有志之士来说,但学文不力行,徒长浮华,终不成人,岂不悲哉?!但力行不学文,就会固执己见,不明真理,岂不可怜?何况道不远人,人能弘道,非道能弘人,朝闻道夕死可矣,非知行相解(不断破解知行方面遇到的瓶颈,不断成长)到一定高度,那种内在的高度的快意人生是绝对体会不到的。具体到我们的教育上就是,教育本身是快乐的事,教育的实践人生也当是快乐的才对。(6分)
刘亚美:答:三个坚持分别是学习实践,学术交流,道得修养。一名教师能够长期坚持学习最新的教育理论,思想方法技能,并不断地实践,以之知道自己的教育教学改革,这样人生岂不快乐;坚持与志同道合者道义相勖交流学术,取长补短,促进学养的提升,增进彼此的情谊,这样的交流岂不快乐;坚持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十年磨一剑,历尽艰辛,不计名利,无怨无悔,这样的境界岂不高尚。对于这三点自己虽然一时能,却不敢保证能长时间的坚持做到,自己还没有那种魄力,心还没有完全定下来,还是很容易受社会及一些其他人的影响。每次学习都能有新的收获,在实践中都能有新的发现,心无旁骛有所追求,终身学习,岂不是很快乐的事嘛。(8分)
朱雪英:3、三个坚持指的是“学习实践、学术交流,道德修养”。过去这三年,我一直在与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学习,学吟诵,学书法,学诗词,学做人。都说教学相长,我开垦了一块荒地,带了一块试验田,并在上面实践,有让人喜悦的成果,也遇到不少的挫折,比如考试成绩不太理想。个人的道德修养倒是提高了不少,尤其是处理班里的麻烦事情,更加理性,不愠不火了。学习经典的这几年,感觉整个人变了,和先生的相处也更加和睦了,遇事不再焦灼万分并抱怨连连了,这应该是个人的道德修养有所提高了,处处会设身处地为人着想。《道德经》里说:柔弱胜刚强,我深信这一道理,并在实际生活中处处示弱,以柔克刚,发现先生对我的态度也非常柔和,不再给我脸色看,也不粗声粗气指责我了,幸福感倍增。遗憾的是,在学术交流上,我暂时未能做到,主要是内功还不够,书背得不多,消化得太慢,以后要加强。
“学而时习之”真的是最快乐的事情。过去这两年我也背下了不少东西,在为人处事上,我真的能够依据经典的精神作为自己行事的准则,也确实收到不错的效果。比如学生出现行为的偏差,我会多分析产生的愿意,过程与结果,而不是一味地批评,指责和惩罚。静下心来,放慢脚步,听听孩子的心声,让我发现:在孩子的世界里,其实有很多的非常奇妙的事情。他们的思维很简单,并没有恶意,多给行为指导,再难教的孩子,也能耐心的等待中慢慢绽放花朵。(10分)
朱玉梅:三个坚持:能够长期坚持学习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思想、方法、技能,并不断付诸实践,以之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改革;坚持与志同道合者道义相勖,交流学术,取长补短,促进彼此学养的提升,增进彼此的友谊;坚持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理想、教育理念,十年磨一剑,历尽艰辛,不计名利,无怨无悔。这三个坚持能做到都将会成为人格健全或杰出的人,说实话,我认为自己现在能够做到,但长期坚持或许自己往往会脱离了原先的坚持,但我需要不断的提醒自己,努力让自己能够做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因为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我们才能成长,才不会被自己的思想禁锢,但我们学了还得去实践,不断学习不断地去实践,才是真正的学到了,我们才有所收获。(6分)
温春来:3.在《学而》第一章中,柳局对老师提出了三个“坚持”,即:坚持学习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思想、方法、技能,并不断付诸实践,以之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改革;坚持与志同道合者道义相勖,交流学术,取长补短,促进彼此学养的提升,增进彼此的友谊;坚持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理想、教育理念,十年磨一剑,历尽艰辛,不计名利,无怨无悔。
正如柳局所说的,本章的主旨是“快乐人生”,而这三个坚持,在我而言,不论是学习还是交流,还是坚持经典教育、伏羲教育,内心都是快乐的,所以三个坚持是我的目标,每个坚持都会尽力去做好它。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按柳局的解释,学的不仅是知识,而且包含了做人,这两者单纯的知识和智力的堆积和训练,根本带来不了什么快乐。只有置于“精神活动”这个层面,不断学习,不断运用,并且不断指导自己,反思自己,打开自己一个又一个全新的精神世界,这是多么快乐的事情呀。(6分)
蒋小蕉:3、①、能够长期坚持学习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思想、方法、技能,并不断付诸实践,以之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改革,之中人生岂不快乐!
②、坚持与志同道合者道义相勖,交流学术,取长补短,促进彼此学养的提升,增进彼此的友谊,这样的交流岂不快乐!
③、坚持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理想、教育理念,十年磨一剑,历尽艰辛,不计名利,无怨无悔,这样的境界岂不高尚。
就目前而言,我能做到的只有第二条,我正在努力向我的同事学习,共享工作经验,毕竟在伏羲教育的这条道路上我还是非常稚嫩的,所以我还谈不上有什么自我的教育思想、理念,只能说我在不断的学习,提高自身的教学理念。(8分)
王芳:柳局提出的三个坚持:学习实践、学术交流、道德修养。学习实践,就是老师要长期坚持学习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思想、方法、技能,并不断付诸实践,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改革。学术交流,坚持与志同道合者道义相勖,交流学术,取长补短,促进彼此学养的提升,增进彼此的友谊。道德修养,坚持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理想、教育理念,不计名利,无怨无悔!
我觉得这三点我都有潜潜的涉及,但需要更深层次的学习!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终身学习并不断实践所学习的知识,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跟圣人、贤者学。学了就习。自己想学的东西,通过反复地读、听、看、做笔记、练习等方式使自己掌握了想学的东西,掌握自己想要的东西当然是件开心的事!对于我们伏羲教育的老师来说,肩负着历史使命,更应该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精神。比如我学习书法,会找所有能找到的吴教授的视频和课件,反复看、反复学习,做笔记,然后再大量练习,总结经验,这个过程真的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每当我拿起毛笔就什么烦恼也没有了!(10分)
杨慧青:第一个坚持:长期坚持学习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思想,方法。技能,并不断付诸实践,以之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改革。
第二个坚持:坚持与志同道合者道义相勖,交流学术,取长补短,促进彼此学养的提升,怎禁彼此的友谊。
第三个坚持:坚持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理想,教育理念,十年磨一剑,历经艰辛,不计名利,无怨无悔。
哪条做的也不到位。
能让我品尝到人生的快乐,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6分)
丁建青:3、三个坚持:坚持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理想、教育理念。
3、你能做到几点:虽然愚钝,但我正朝着这三点努力中。自从加入伏羲教育这个团队,通过多种方式,不断的向各位家人学习,尤其是林老师大爱无私的教诲,伏羲家人他们每一位的精神,我都在我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实践,受益很大,惊喜不断!
许惠欣:第一坚持长期学习最新教育理论,思想,方法,技能,并不断付诸行动实践。
第二坚持与志同道合人道义相勖,交流学术,取长补短,
第三坚持自己到的教育思想,理想,理念,
这三点均有涉略。因为温故而知新。温故就是习,深入一门,知新而是有新收获,所以感觉学而时习之的快乐。
林老师:存才6分,亚美8分,雪英10分,玉梅6分,春来6分,小蕉8分,王芳10分,慧青6分,润梅上一题6分
林老师:存在你对比同伴的发言,你发现你的问题在哪里没有?伏羲老师要做一个鲜活一点的人
张存才:要联系到自我的教学或成长实际,而不是就问题死读书,掉书袋子,像大家,像王芳老师学习
白杨:三个坚持:1、坚持学习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思想、方法、技术,并不断付诸实践。2、坚持与志同道合者道义相期,交流学术,取长补短,促进彼此学养的提升。3、坚持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理想、教育理念。
目前为止,自己只能坚持第一条和第三条。
为何“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人只有在不断学习中,才能领悟人生的真谛与真正该有的价值观并为之去努力实现。当真能够做到这一点的时候,是无比幸福的!(6分)
徐战胜:讓學生對老師有恭敬之心。一分利益,兩分誠敬;兩分利益,十分誠敬,就得十分利益。沒有誠敬,一輩子也得不到利益,誠敬怎麼來的,誠敬是性德,是從孝養父母那裡來的把對孝養父母的心對待老師,這就是尊師重道。如果對父母都不孝順,學的東西都沒有根基。所為萬丈高樓平地起,百善孝為先。
何润梅:三个坚持,第一个坚持:长期坚持学习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思想,方法。技能,并不断付诸实践,以之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改革。
第二个坚持:坚持与志同道合者道义相勖,交流学术,取长补短,促进彼此学养的提升,怎禁彼此的友谊。
第三个坚持:坚持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理想,教育理念,十年磨一剑,历经艰辛,不计名利,无怨无悔。
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总结,再去实践,不断的思考中,找到了教育乐趣。(6分)
林老师:润梅这题6分
张晓燕:柳局提出的三个坚持:学习实践、学术交流、道德修养。1、学习实践,就是老师要长期坚持学习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思想、方法、技能,并不断付诸实践,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改革。2、学术交流,坚持与志同道合者道义相勖,交流学术,取长补短,促进彼此学养的提升,增进彼此的友谊。3、道德修养,坚持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理想、教育理念,不计名利,无怨无悔!
柳局给了老师自我成长道路中三个最重要的原则和方法。我觉得这三点我做的很不够。1.会有抱着经典,错误理解:一门深入的狭隘思想。最新的教学理论……去接触、去反思判断才能更好的进一步理解经典,孩子也是鲜活生动的。2、交流的不够,深度和广度、及时反思上都远远不够,今天还在反思来我校学习的老师,我没有真正让人家来敞开交流。3、道德修养,学了很久还没摸到边。中国文化的密码是孝,然后以此延伸出去的弟、礼、仁爱。这个世界是一体的。因为对经典的理解不究竟,(8分)
林老师:你们回答问题记住一个“圆融”原则,不要一板一眼的回答问题
林老师:晓燕这题8分
林老师:你们比家长胜的就是你们能即时作答,家长还没有这个能耐。但是你们最需要破掉的就是那种老学究,应试教育扣题回答的僵化模式
林老师:白杨6分
(四)问题四
林老师:4、《论语心读》里对“传不习乎”怎么理解?这个对我们老师自己本身的教育教学有什么启发?
朱雪英:4、“传不习乎”应该是这样理解的:“自己讲授的东西自己认真研究和实践过吗?”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很多人并未在布置任务或者传授知识时自己认真研究和实践过的,都是纸上谈兵,说得口若悬河,实际上听者满头雾水,不知所云,我也有这种情况,不懂装懂,惭愧。从归因风格上讲,儒家倾向于成败归因于内,归因于自己。实际上,归因于内是一种修养,一种境界。归因于内就会不断地检讨自己的问题,找出原因,加以纠正,完善提高自己。归因于内,每一次自身问题的查找和纠正,都是自己一次人生经历的经验总结,每查找一次就是对自己人格的一次提升和完善,就会向前进一步,就会使自己不断成长。这就是高素质与低素质人的差距所在。我常说,人人都在给我上课,包括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包括恨我的人,包括反对我又被实践证明是反对错了的人(要做事的人不可能不得罪人,那样反而是不正常的,是老好人)。要虚心的听他们上课,通过听人家的课来反思自己的事,洗涤自己的心灵,陶冶自己的情操,这样会使自己受益匪浅。所以我感谢这些人,我的朋友、我的领导、反对我的人、仇恨我的人,是他们给我上课,使我不断进步。
张存才:问题4.1解:自己讲授的东西自己认真研究和实践过吗?
问题4.2解:对我们教师自己本身的教育教学的启发:
一、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老师教给学生的最好老师先做到,至少体验尝试过。正所谓实践出真知。身教胜于言传。比如要求学生每堂课都端身正坐,试试看,咱们的定力不一定比得过孩子,所以心态放稳一点,您只需要时常提醒就好了,大不必大动肝火。比如要求学生食不言(寝不语),看看我们老师每次用餐是不是也能做到食不言,保持止语。比如:要求我们孩子就餐按点不迟到,上课不迟到,我们又做的如何。比如我们要求孩子力行《弟子规》的时候,我们大人力行的如何……
二、我们现在从事伏羲教育,要做到“老实,听话,真干。”认真领悟伏羲教育的理念,放下小我,放下我执我见,统一思想,抱着解决问题的态度什么问题都将不是问题,一切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根本,脚踏实地做好伏羲教育。
三、面对教育教学困境,要多学习,多借鉴同行先行楷范的做法,结合实际认真实践吸收内化。在这方面需要好好琢磨一下“痛快的玩”和“专心的学”的问题。
温春来:4.《论语心读》里对“传不习乎”的理解是:自己讲授的东西自己认真研究和实践过吗?
这对我们老师本身教育教学的启发有:
一、对教育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要严谨。不仅需要认真的理论研究,例如专家、教师的理论或实践著作介绍,还需要不断的实践反思。每个人的精神思维都有其个性特征,老师的个体理解也有所不同,为什么有些事情别的老师做可以,而自己去做却有很多问题呢?这与自己的理论理解和实践经验有关。而在自己的认真和实践中会发现,可能专家或名师的理论,也有可能只是概念化的东西,并不是适应于具体的教育主体上的。
二、多反求诸已。柳局说的:多从自身找原因,从主观上找原因。孩子没有转变,自己的方法方式有没有要改进的地方;家长提出异议,自己是否站在家长的立场,沟通和理解他人呢?
杨慧青:自己讲授的东西自己认真研究和实践过吗?
有时候给孩子讲道理要求孩子做到,其实自己做的也不怎么样,要加强自身的修养。
包扣自己的言行举止,生活习惯等。自己真正厉行了内化的东西才更有感染力。
朱玉梅:《论语心读》里对“传不习乎”理解为“自己讲授的东西自己认真研究和实践过吗?”,当今有些为政者,要求他人做到的,自己往往没有研究过,更不要说实践过,为教者,也往往把道听途说当做学问在传播,站在讲台上,感觉良好,自以为得意,实为谬种流传,误人子弟。而想想我们自己,其实在我们现在的教育中有何尝不是呢,自己要求学生做的,想想自己也做到了吗,我们有从他们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了吗,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做的,自己也应该做到,要做到以身作则,要长去思考我们所教的是不是真的对孩子好。
王芳:《论语心读》对“传不习乎”的理解是自己讲授的东西自己认真研究和实践过吗?
传的是什么道,就会习什么。从事书法教学几个月,我的感觉是教孩子之前,我自己必须把要教给孩子的知识准备充分,自己先学扎实了,再去带孩子们学习,这样一则有底气,二则孩子写得好与不好一目了然!好好在哪里能用比较专业的术语评价,不好在哪里,该怎么纠正也能用比较专业的语言说出来。孩子是一张白纸,给什么就是什么,如果学习书法的初期,因为我自己的专业知识或专业术语有误而误导了孩子们,那就成千古罪人了!比如“中锋”标准的定义是什么?怎么样才能做到中锋,孩子们写的笔画什么样的是用中锋写的,什么样的不是中锋,要能看明白,然后还要正确引导他发现并改正自己的运笔问题。要做到这些必须做到“学而时习之”和“传不习乎”。
刘亚美:答:讲授的东西自己是否亲自研究和实践过。启发就是,不要把道听途说当做学问来传播,凡是站在讲台上给学生讲得,要有根有据,自己研究过,实践过,或是根据他人的讲述事迹,自己进行过研究考证过,是真实的才给学生讲述,不能谬种流传误人子弟。做什么事都要反求诸己,从自己身上找问题,错了即使改正。
蒋小蕉:答:传,传授的学业;习,演习,引申为时间。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己讲授的内容,曾经研究和实践过了吗?这告诫我们老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对自己讲授的内容进行研究和实践,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讲授的东西更加生动逼真和具有说服力。
实践出真知,自己有源源不断的水源才能给学生更多的水,一个老师如果自己空有理论知识没有实践精神何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自己所讲的东西呢?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行,正是告诉我们作为一名教育者实践的重要性,如在教学经典的过程中,对学生泛泛而谈理论的东西让学生如何理解呢?只有结合具体实际才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而这些实际往往就来源与我们的实践
白杨:对于“传不习乎”的理解:自己所教授他人的自己有真正的研究过、实践过吗?我们总是对孩子说着自认为很有道理的大道理和规矩,这句话在提醒我们,有没有将自己说过的话、一一去验证,去实践,然后再理直气壮地讲给孩子
林老师:雪英10分,存才10分,春来10分,慧青6分,玉梅8分,王芳10分,亚美8分,小蕉6分
林老师:这题整体回答得还不错,特别是存才谈到的情况,其实老师自己都做不到,要求孩子去做,难为孩子。将心比心,才能心平气和去做好教育
丁建青:《论语心读》对传不习乎的理解是:自己讲授的东西自己认真研究和时间过吗?这个对我的教育教学的启发很大;上周新来的武术老师练孩子时,非常的认真、严厉,导致很多孩子都怕上他的武术课,加之家长的反馈,我一开始都有写动摇了,想劝樊老师停两天,结果樊老师照旧,当孩子们克服了害怕吃苦的心理后,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更高了,我很是惭愧!(8分)
白杨:对于“传不习乎”的理解:自己所教授他人的自己有真正的研究过、实践过吗?我们总是对孩子说着自认为很有道理的大道理和规矩,这句话在提醒我们,有没有将自己说过的话、一一去验证,去实践,然后再理直气壮地讲给孩子。对孩子们所说所做该是自己亲自去实践过的,而不是听由他人不加思考、不加考究就去只是要求孩子要做到的(6分)
张晓燕:《论语心读》对“传不习乎”的理解是自己讲授的东西自己认真研究和实践过吗?
传不习乎?这个反问句后面得再加一个感叹号啊,我有多少实践了?做到了?对教学的启发:很多,总结一句话:说给孩子的,都可以在内心叩问自己:做到了吗?!如告诉孩子“主动学习”我却一些学习机会视而不见,教授昨天还感叹“端村的资源和舞台是国际性的”,我却没有办法利用。比如告诉孩子“珍惜时间”,面对自己的低效率,自然要脸红的。所以要跟孩子一起共学,从零做起吧。(8分)
何润梅:问题四:传不习乎的意思是1、学到的东西是否师承,研习?2、对老师教授的东西,是否落实到生活中?
理论联系 实践,在实践中发现教育契机,练习提高教育敏感度。在练习中不断成长。(6分)
赵月:自己讲授的东西自己认真研究和实践过吗?
对我们教师自己本身的教育教学的启发:身教胜于言传,一个老师真正要把学到的内化成各人自然流露的品质,这样的教化更接近人性(6分)
林老师:建青8分,反馈这个案例很重要的。白杨6分,晓燕8分,润梅6分,赵月6分
徐战胜:《論語心讀》“傳不習呼”自己先做到,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身教聲于言教。引發學生的興趣,可以跳出經典學經典。1.可以講神話故事,名人勵志故事,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去探索。2.書法國畫課,可以畫景吟誦寫詩。經典是死的,人是活的。讀不懂進經典,可以活學經典。(6分)
(五)问题五
林老师:第五个问题:“人与人互相信任需要教育,也需要加强修养”,我们做伏羲教育的,非常重视家校的配合,家长和老师之间的信任非常关键,你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朱雪英:5、我暂时还没有做伏羲教育,但是我天天关注伏羲新闻,深深地被林老师的智慧和付出感动,为伏羲家长感动,他们将是全国唯一的最值得信赖,最大气,最有智慧的家长,他们的孩子将在林老师的带领下,走向更加广阔的天空。伏羲家长从不信任到信任,从被动到主动,从做小事到做大事,常让我感动满怀。伏羲教育,将改变教育的天空!
新疆游学困难重重,我只有支持与祝福。对于伏羲教育,我目前只能说一句最为真心的话:虽不能至,然心到!(10分)
刘亚美:答:对父母尽孝,对朋友讲求信誉,不铺张浪费,不疯狂消费,从修炼自己做起,温良恭俭让自己做好了,就会吸引来家长群众,就会赢的信任,人皆有向善之心,向上之心,增进德行加强自身修炼,做事位学生着想,一切以孩子为中心的老师怎会不得到家长的信任。做为伏羲教育的一个实习老师,自己现在能做的就是尽心尽力的做事,把孩子放在心上,孩子的问题要认真对待,时刻关注孩子的成长变化。(6分)
温春来:5.要实现伏羲教育的家校配合,真的需要不断的加强信任和教育,当然,加强修养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一学期,在家校合作上,我也作了一些努力:
首先是理念的沟通。不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其交汇点便是教育的主体——孩子。但是,在孩子周围的家长和老师,要接受的教育也是很多的。所以在伏羲教育的理念上,跟家长做的沟通最多。
其次是互相信任。其实从老师和家长的本心出发,都是为孩子好。如果沟通到位的话,基本的信任还是有的。一开始家长的不理解,加上对形式的不清楚,所以加深了误会。但这都不是哪方出了问题,而是“电线”不通了。所以经过几次聚会,从家长代表、家委会,再到全班,慢慢的都能求同存异了。
最重要的是心态的改变。教育的理念是道,但教育的方式却如流水。现在年轻的家长在教育理念的接受上其实并非很顽固的,相反,在没有自愿的情况下,很多家长对于伏羲理念、国学教育是相当认可的。而我一开始所设定的心态,也对后面的沟通带来不便。当然,随着慢慢沟通和深入理解,我相信会越来越好的。(10分)
许惠欣:《论语心读》理解的是:自己讲授的东西自己认真研究和实践过吗?
对自己的启发是身教胜于言教,教育者先受教育,要正己化人。(5分)
张存才:一、QQ群,微信群以及亲情电话的设立。
QQ群微信群每天都有孩子的学习生活图文的交流,给家长和老师的及时互动交流提供了网络信息的沟通平台,也给家长和孩子的亲情联系提供了方便途径。
二、探视假的安排。学校给每个家庭每月安排了2天的到校探视假,给家长和老师提供了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到校家长可参与学校的教学、生活等其他活动的实践和体验,进一步拉近了家长和老师之间的信任。
三、每周日晚上定期定时的网络家长会。共同探讨参与学校的教学活动等事宜,近来也开设了家校共修的学习内容——吴教授的《伏羲教育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视频学习交流。
四、每周日上午还开设了现场家长课堂。共同交流孩子的情况,探讨教育的问题,共同学习吴教授的《伏羲教育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视频等其他内容。还给家长发了《我和伏羲班之缘》的资料,推荐了尹建莉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论语心读》等书籍。(10分)
蒋小蕉:5答:沟通是人与人交往的重要手段,通过沟通家校联合才能更好的培养我们的孩子,其实最重要的还是信任,相信我们的孩子,给孩子一定的空间,相信我们的家长,他们是孩子成长道路中不可或缺的“好朋友”相信他们日常的教育,同时也靠我们自己的努力,用自己的业绩做家长放心的老师,让家长放心的把孩子托付给我们(5分)
朱玉梅:做好自己,首先的是我们要做到言行一致,让家长信任你,在教育中用实践去证明自己,真正用心做教育,只有用心,没有想不到的办法,没有办不好的事;多与家长沟通,老师跟家长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在为了孩子的成长,家长与老师之间互相理解。(5分)
林老师:雪英10分,亚美6分,春来10分,存才10分,其他的5分
杨慧青:我们有好孩子评比表,家长把孩子在家的问题呈现给我,每天抽时间加以引导。树立榜样。我也把孩子在校一天的表现写在孩子的作业本上,让家长能了解孩子一天在校的表现,以便家长也能及时的引导孩子。
林老师:这个是你们的大课题,怎么样让家长对伏羲教育更加信赖,关键是你们老师自己的能耐
赵月:和家长之间的信任建立在小事的基础上,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无私心无他求,从林老师和家长的关系可以看到,只要一心念的是孩子,家长就会感应到
白杨:在家校配合方面做了以下几点:1、发现有家长做得很好的,及时鼓励与赞扬,树立起家长中的榜样,以给其他家长信心。2、发现那些孩子有好的变化,通过校讯通、qq等方式进行赞扬,让家长了解到孩子的进步,3、告知家长在学校孩子的表现、并告诉家长在家需要配合哪些。4、对于家长提出的质疑或者反映的各种问题,认真对待,及时处理(8分)
王芳:这一块我首先做的是提升自己全方位的素质,道德修养以及专业知识。
然后系统学习林老师和各位老师的带班经验,先让书法课正常运转,让孩子们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这些过程会勤写博客,记录孩子们成长的点点滴滴。
让孩子将书法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回家分享给家长,并要求孩子带着家长一起练书法,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
这样家长会看到孩子的变化,无形之中就会信任支持我的工作。昨天学校开家长会,我真诚地跟家长们分享了我的课堂,以及我下一步的教学计划,家长对我的工作都给予了支持和认可。
对极特殊的孩子我会单独找家长沟通,告诉他们我对这些孩子的计划,并寻求他们的配合!
我相信至诚感通!只要我有一颗真爱孩子的心,老实、听话、真干的心,不需要我过多的解释,家长和孩子们都能感受到的!(10分)
丁建青:5、自从做了伏羲教育,家校工作一直是我的重点和难点,在家校配合方面,我是这么做的,为了取得家长的信任,先从自己的提升开始,力争把教育做细些,认真观察孩子,,记下孩子们的点滴,并充分利用家长会,多给家长树立信心,用孩子说话!(6分)
何润梅:问题五:家校合作,家长,教师之间的互动很重要。因为教育的第一阵地是家庭,必须要相互配合。我的方式是:
1、微信群中交流。发照片,及时反馈孩子的情况。
2、网络家长会,见面家长会。
3、家长开放日。
4、游学。
5、传统生日礼。从孝道入手,让孩子了解学校,配合,支持学校。
(六)问题六
林老师:第六个问题:“儒家的诚信观和江湖侠士的诚信观差别不言而喻,先秦儒家提倡的谦恭也是有底线的”,你如何在教育中引导孩子树立儒家这个诚信观?(有没有具体的案例)
张存才:问题6解:首先儒家的诚信观是以符合道义为前提的,而不是没有原则的轻率鲁莽的允诺。
比如一:前些日子,大班的一个孩子由于嫉妒心“陷害”他人,以同学义气相挟博得同情心,又以利益作诱惑,找人作伪证,结果就有人允诺,上圈套,最后被宿管老师三审两问就露馅了。为什么会这样?主要是孩子没有分清对错善恶,是没有分辨的无原则的没有道义做支撑的“讲诚信。”。老师们都做了很好的教育引导。
比如二:平日在安全教育方面:为了防止孩子上当受骗,给坏人以可乘之机。遇有陌生人问家庭住址,家庭情况,或以好吃好玩,父母朋友同事为借口要求孩子上车等等孩子都可以拒绝回答,或巧妙答复,并迅速逃跑等,大可不必同坏人讲诚信的。(8分)
朱雪英:6,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君子履行诺言,实践诺言,讲求信用没有错,但是必须符合道义。这种观点到孟子得到了进一步明确:“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离娄下》,由此可见,讲信用必须有底线,必须符合道义,符合大义。谦恭是美德,“德不孤,必有邻”,谦恭可以赢得朋友,但是必须适度,过分了就是谄媚,就是被侮辱。儒家的诚信观和江湖侠士的诚信观差别不言而喻,先秦儒家提倡的谦恭也是有底线的。现实生活中,过分谦恭的做法,看上去不顺眼,心里也不舒畅;人同此心,古今亦然。方法:1、榜样引领
榜样是最好的说服,又是学生行为“复制”的蓝本。小学生具有明显的模仿性。凡是他们感兴趣的事、向往的活动和他们羡慕、敬佩的人物,都极易模仿。教师既可通过介绍古今中外诚实守信的优秀模范人物、带领学生参观诚信展览、组织学生学习身边的典型人物,让孩子从小学习好榜样。同时,教师也要注意自己要为人师表、身体力行、有诺必践,以自己的高尚品行、人格魅力、诚信作风取信于学生,做诚信的表率。学校则可利用校报队刊、板报、红领巾广播、校内电视、家长会等,大力表扬诚实守信的好学生、好教师、好家长,宣传优秀事迹,树立学生身边的榜样,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自觉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2、同伴影响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与他人的交互作用,对学习理解、掌握所学内容及能力、习惯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学生们在一起学习、生活,随时可以观察、了解相互之间的习惯、行为。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观察、了解同伴,既能发现同学的不良习惯和行为,又能及时提醒、帮助、督促同学进行纠正。如发现同学言行不一、欺骗他人时,可及时指出其不良行为,这种帮助改正的方法比起教师的教育帮助,学生更易接受。在同学之间互相纠正时,既有助于同学改正不良品行,也让学生在帮助同伴中提高了自身的诚信品质和素养。(8分)
蒋小蕉:6答:诚信不是一味的“隐瞒”,诚信也是有一个标准的,并不是所有的事都需要讲诚信的,所以在教育孩子树立诚信观的同时还应教会孩子辩证的看待事物,凡事都有其两面性的。(5分)
温春来:6.柳局认为儒家的讲诚信是有底线的,必须符合大义。反过来说,如果不符合大义,不符合道义,诚信的根便没有了。所以在教育孩子们树立儒家的诚信观时,应该重视根本的建立。在平时的教育学,不用去引导孩子说可以不守诚信,但会适当引导孩子要重视做事的发心。例如答应了一件事,没有违反善良、关爱等情况下,便教导孩子要诚心诚信;但如果是做一些违反纪律的事情,也要根据情况去分析和引导。(6分)
杨慧青:平时会给孩子们讲一些关于诚信的故事.
刘亚美:答:给孩子们讲诚信的重要性,讲诚信故事,通过故事来教育孩子们要诚信。儒家讲求信用必须符合道义,给孩子们树立诚信的榜样。(5分)
林老师:存才8分,雪英8分,春来6分,补上题的王芳10分,白杨8分,建青6分
张晓燕:“人与人互相信任需要教育,也需要加强修养”,我们做伏羲教育的,非常重视家校的配合,家长和老师之间的信任非常关键,你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我理解信任对我来说,更倾向于多加强自身修养。多反省自己,少些好为人师的习惯,之前看过一篇文章:批评别人时要咬住舌头,最近正在修炼这个功夫。过程很艰辛啊。
我一直相信家长都是人不是神,他们是关心孩子的、可以沟通的。只要我是一心为孩子,坦诚跟家长沟通,双赢是肯定的。比如,寄宿制学校家长有不放心,是因为看不到孩子,我能做的就是多整理、发送孩子学习生活照片,多写博客,让家长看到和放心。林老师去年开学到现在的照片都是非常细心,几乎每个孩子都有特写。关键是老师自己的行动、少说多干,就算不说,也能配合好,正所谓“巧言令色,鲜矣仁”。(10分)
林老师:晓燕10分
朱玉梅: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君子履行诺言,实践诺言,讲求信用没有错,但必须有底线,必须符合道义,符合大义。“德不孤必有邻”,谦虚可以赢得朋友,但是必须适度,过分了就是谄媚,现实生活中,过分谦恭的做法,看上去不顺眼,心里也不舒畅,古今亦然。我认为诚信是一个人修身养性的根本前提,诚信是靠人发自内心的自觉性维护的,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培养高尚人格,这就得从好习惯开始培养。(6分)
王芳: 儒家的诚信观是在符合道义的基础上的。我在教育中会引导孩子们首先要做一个诚实的人,做符合道义的事!女儿经常会跟我说她们班里的一些事情,很多住宿的孩子让走读生帮助买零食,我会问她吃这些零食好不好?她会说不好,有很多防腐剂、色素。她知道吃这些零食对身体不好,便不再答应给住宿同学带。她并没有因为没有帮他们而失去朋友,班里同学都能感受到她身上的正能量,都很喜欢她。通过这一件小事告诉她一个人什么时候都要做符合道义的事情,这样人生路才不会走歪。(6分)
林老师:你们这些现场打字的,有这个速度已经很不错了
林老师:润梅8分。玉梅、王芳6分
林老师:等等你们这些现场打字的,还有谁没有回答?
张晓燕:我没写完
赵月:6、诚信观在平时的生活中建立,老师说过的话,就要去做到,如果真的因为某些原因无法兑现,就要和孩子说明原因,一起分析是否有道理,孩子都懂的酌情考虑。再就是故事中引导,这样一点一点渗透到生活中(6分)
林老师:徐战胜赵月6分
刘亚美:老师我的还没评呢
林老师:没有评的是5分。你们这些懒鬼,等到讨论才来写,肯定输了
白杨:关于诚信观:儒家讲凡出言信为先。但是这个所出之言,要符合伦理道德,如果不符合,则不应该去守信。信为先的前提就是每说的一句话都是不违背伦常道德的。
丁建青:6、“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君子履行诺言,实践诺言,讲求信用没有错,但是必须符合道义。平时在教育中我是这样引导孩子树立这个诚信观的。
(七)问题七
林老师:第七题: 在这一篇中,孔子认为的好学是怎样的?你能做到哪些?
杨慧青:终身学习并不断实践,而且要经常反省自己。
有学习但学习的精神欠佳,比如我从不熬夜。有反省但有时还会犯。有些事情自己做的不到位但没意识到,所以更谈不上反省了。
刘亚美:答: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我好像勉强能做到食无求饱,其他的还都相差甚远,没有做到,对于居住的地方会想要舒服安逸一点,可以和繁琐的劳累的工作分开,能得到片刻的轻松,工作还做不到高效,说话更是直言直语,不慎重,也没有与有道的人交流匡正自己,主要是自己太肤浅,脑袋里没有思想,肚子里没有墨水,不会以文交会友的交流,还停留在穷奢极欲的物质追求上,离好学还是相隔很远的,是要学习的。(10分)
朱雪英:7、在孔子眼中的好学,并不是一味的死读书,而是有三个标准:第一,安贫乐道;第二,敏事慎言;第三,见贤思齐。
1、安贫乐道——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对于人类,除了男女,大概没有比“饮食”更具有吸引力了。进入21世纪,人们对于“居于安逸”的追求,似乎并没有因为房价的飙升,而有丝毫退减。求学者,“三年不至于谷”,真正能做到澹泊明志,无欲无求,能放弃世俗名闻利养,专心治学的恐怕真的很难找到几个了。若是能清心寡欲,不随波逐流,静心求学,安于宁静,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必然能真正做出一番有益人民大众的事业学问。
2、敏事慎言——敏于事而慎于言
“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多见阙待,慎行其余”则必能“言寡忧、行寡悔”。做事说话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要求就是:谨慎!中国人常讲“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讲”,言行若是贸贸然、不谨慎,那说话必遭辱,行事必遭败。做事若是拖拖拉拉,也让人心生懊恼,若是勤快敏捷,必招人喜欢。说话更需要“巧言”,把握一个合理的度,该说不该说、说什么,怎么说,什么时候说都有讲究,必须小心谨慎。
3、见贤思齐——就有道而正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圣人尚且“择其善者而从之”,何况我们呢?问题的关键是,我们是否有足够的智慧分辨清楚哪些是有道的善知识呢?智慧从何而来?就是圣贤经典啊!我们每天若能对圣贤之道“学而时习之”,那必然能“亲贤远佞”了。
以上三点,我基本能做到:对身外物不太在乎;不该说话时,三缄其口;见贤思齐。(10分)
张存才:问题7.1解:孔子说“君子饮食不要求过分,居住不求安逸,工作高效,说话慎重,与有道之人交流匡正自己,这就是还学了。”
问题7.2解:1.“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基本上都能做到。
2.这个“敏于事而慎于言”,做得还很不好。一是做事的安排上要进一步合理,效率上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有时还是管不好自己的嘴巴,有意无意中可能也在制造矛盾和增添不和谐因素,此需尤甚对待。
3,就有道而正焉,自认为还可以,但需时时的反省自己,多学善悟,要广纳人言,感恩他人,修正自己,以待时时可有进步。(10分)
温春来:7.孔子认为“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这不仅是从学普通的知识上给好学定义了。饮食和居住上要求自己不要追求过分和安逸。这与吴教授的“什么饭都能吃,什么床都能睡”一致。做事高效、说话慎重,与有道的人交流匡正自己。这就是好学了。可见,学习是从修身到做事,然后不是低头做事便好了,更需要去跟有道之人学习,并不断改进自己。
这是全方位对自我的要求,我现在能不断地去学习,但是在自我修养上还需要提高,特别是做事高效和说话慎重上。不断去学习,然后再不断反思。(10分)
林老师:亚美10分,雪英10分,存才10分,春来10分
蒋小蕉:答:孔子认为“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意思是“君子饮食不要求过分,居住不求安逸,工作高效,说话慎重,与有道之人交流匡正自己,这就是好学了。”我能做到饮食不要求过分,不挑剔,不会刻意贪求任何一种食物,尽量做到均衡饮食,对居住的地方不求安逸,房子再大自己能睡的只需要一张床,一个干净整洁的房子胜过华而不实的地方;努力地完成工作,做到不耻下问,虚心想身边的同事学习,不断学习理论知识和总结实际经验,说话做事不浮夸,说话小心谨慎,践行谨言慎行,多与林老师这样的有道之人沟通交流,从而在实际中提高自己。(10分)
许惠欣:亲师配合是关键,首先真诚相待,如实反映学生各方面情况。
其次用心,有心利用各种方便渠道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
再来就是让家长学习有关资料,了解教育理念,教育目标。
还有不断增强自身学养,修养,和教学能力,经验提升。
朱玉梅:在生活中,君子饮食不可追求过分,居住不求安逸,工作高效,说话慎重,与有道之人交流匡正自己,这是孔子认为的好学。我能做到的是生活不追求过分和安逸,只要温饱舒适就可以,在这方面自己要求不高,在工作上,也谈不上高效率,有时说话可能会不够慎重,会伤害到别人,与有道之人交流,有的时候知道自己有的地方需要改正向他人学习,但只是三分钟热度,匡正的不够彻底。(8分)
林老师:小蕉10分
王芳:孔子认为的好学是:“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我觉得做到了“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就有道而正焉”几点,
我正在的生活很简,粗茶淡饭,合理饮食,住的房子是暂租的,简单,干净!
会亲近有德行的人,时刻用他们的待人接物以及做事态度来匡正自己,提升自己。(8分)
林老师:玉梅8分
林老师:王芳8分,
何润梅:问题六:诚信观:在学习《弟子规》时,就给孩子讲解诚信的重要。
平日,教师自己首先要说话算数,承诺了就要做到,树榜样。
对说到没做到的孩子要及时了解原因,必要时让他吃吃苦头。(6分)
林老师:润梅6分
丁建青:7、饮食不要求过分,居住不要求安逸,工作高效,说话慎重,与有道之人交流匡正自己,这就是好学。我能做到:饮食不要求过分,居住不要求安逸,
张晓燕:诚信,人要立足社会这一点举重若轻。教育中,对待这个问题毫不姑息,也是要有原则,树立诚信的标杆,在班里明确诚与不诚的具体行为,并让诚信着感受到成就感,让不诚信的孩子尝足了苦果。我班里有个孩子,在老师允许情况下借了同学班币并承诺第二天几点还钱,但忘到脑后了。集体点评,让大家明白这是不诚信的行为,不能再借钱给他。(6分)
白杨:孔子所谓的好学:“敏于事而慎于言”,多观察,多思考,还要不耻下问。对于任何学习都是深入而非敷衍了事的。对于任何人所给予的或指责或不解,都能从中找到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
我现在能做到的是比以前能够多思考问题,而非只等着别人来鞭策(6分)
林老师:晓燕、白杨6分
张晓燕:孔子认为的好学是:“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子非常推崇颜回,因其“不二过,不迁怒”。也是讲不断匡正自己、提升修养。
作为一个伏羲人,甚至一个想提升生命的人,不能画错了目标,过分追求饮食起居的奢侈。从教授身上我深深惭愧自己以前的消费观念及其错误。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过分关注这些外在的东西当然浪费精力。多琢磨有价值的事,提高效率、说话谨慎、日省吾身吧。
何润梅:问题七: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也就是说,学习是“乐而忘忧”,是活到老学到老,是学“道”,行在道上。我能做到一点点。就是感到学习是快乐,是自我成长。是在学习中不断反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
(八)问题八
林老师:最后一题:你从柳局解读“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中得到什么能量?你能明确你人生的努力方向了吗?
朱雪英:8、我从从柳局解读“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中得到笃定的能量。别人不了解我,我不担忧;我担忧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孔子推崇的为人处世的核心在于自身,而不在别人。他认为我们在交流中应该要多了解别人,而不是一味向别人炫耀自身,卖弄自己的学问。我们为人处世要谦逊,要立足于自身,努力去学习去了解,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孔子非常重视自身的发展,而并不看重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孔子的“患不知人”,“患其不能”的观点在现代社会中仍有其指导意义,很多人在交流中存在盲目交流的现象,这些人对交流对象不甚了解,只是一味泛泛而谈,抓不住交流的重点,交流中不了解对方的兴趣,意图;还有一种人就是在交往中不断地自夸,不断地向别人炫耀自己,完全忽略了对方。这些人往往不能从中提升自己,也没能从中了解到别人。“人之不己知”是我们不能控制的,别人的思想我们不能通过自己的意愿就能轻易地将其改变,别人在想什么,我们也不能知道。我们掌握的就是自身,我们能改变的也是自身,所以孔子“患不知人”,“患其不能”的观点就是说我们处事要从我们能控制的地方着手,不要担忧也不要试图去改变“人之不己知”。孔子的谦逊观,注重发展自身的观点在现代社会中是值得并应该推崇的;但是,孔子“不患人之不己知”的观点是否还适用于今天呢?现代社会日新月异,机会稍纵即逝,人们是否还应该“不患人之不己知”呢?答案是否定的。
以后,再有人说我默默无闻推广经典是傻瓜行为的时候,我不会再生气,也不会辩解,也不再记恨。我受益,我的孩子受益,那就是最大的回报。
感恩柳局,我现在对论语的理解越发通透了!以后将继续以儒家的思想指导我的言行,做一个优雅的老师而不是气急败坏的粗人!(10分)
温春来:8.柳局解读“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从坚持“反求诸己”出发,引申到对别的老师、学生、领导、身边的人等等,把从担心别人对自己,到担心自己对别人上。与开篇的“人不知而不愠“相应,十年磨一剑,谁人不识君呢?但如果把对己到对人的快乐心态,十年之后,你又怎么会停留在“谁人不识”的思想层面呢?所以我在这里明白了终身学习的快乐和反求诸己的坚持。这将是我坚持教育教学,乃至生活学习的原则和目标。(5分)
朱玉梅:我从柳局解读这句话中得到的能量是,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做到见贤思齐,能看到别人的优点,虚心去学习别人值得你去学习的地方,在教学过程中,或许会被学生误解,但这不是我们所以担心的事,会被学生误解,只能说自己的方法不对,能力不够,这反映我们需要学习,加强自身修养,而我们要担心的是学生的个性、优势、潜能缺乏了解而不能因材施教。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我们要做的就是做好自己,努力让自己有安生立命的本领,努力练就足够让人了解和震感的本领和成就就可以了,做到安贫乐道才是我人生的努力方向。(5分)
张存才:问题8.1解:得到的能量是:
1.“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心无旁骛,做好自己,从内部突破,才是真正的成长。患得患失,活在他人的世界里终将一无所获。
2. “内圣才可外王。”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3.坚持儒家“反求诸己”的修身精神,原则、态度和方法。坚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路径、修养和发展自己。
问题8.2解:可以了。惟病无能,不病其他,坚持“反求诸己”的精神修己安人,内圣以致外王。(5分)
张晓燕:现在买东西的欲望没了,能做到看见一个东西想买会问自己:教授是如何做的?我真是需要?还是想要?
刘亚美:答:教师不必担心别的教师不了解你,担心的是你不了解别的教师的人格血样能力做事态度等是否值得学习的地方:不必担心学生不了解或不认可你,担心的是你不了解学生,对学生的个性优势潜能缺乏了解而不能因材施教,坚持用反求诸己的修生精神,原则态度和方法,坚持歌舞,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路径,修养和发展自己。我的人生目标就是不断地学习,终身学习,反求诸己,来修炼提高自己。(6分)
蒋小蕉:答:我懂得了教师不必担心其他教师不了解你,要担心的是你不了解别的教师的人格、能力、学养、做事态度风格等是否有值得学习的地方。我明确了人生努力的方向,就是要从其他人身上学习他们值得学习的优势,不断去总结,取长补短,始终保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对待工作,对学生因材施教,坚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路径,修养和发展自己,每一个学生都有长处和不足,教育学生不要盯着学生的不足,多思考和了解不足的原因,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进步。(6分)
王芳:是你不了解别的老师的人格、学养、能力、做事态度是否有值得学习的地方。我现在面对所有的老师都把自己当一个小学生看,虚心学习他们的长处,补自己的短处。
对待学生方面,我也不担心学生不理解我的良苦用心,而是用心地去琢磨每一个孩子,希望引导他们踏上学习书法的快车道。
这样心态就会非常平和,全身心地琢磨怎么样教学相长!(8分)
徐战胜:五慢:1.走路慢一點。2.說話慢一點。
3.吃飯慢一點。4.讀書慢一點5.寫字慢一點。
林老师:雪英10分,王芳8分,小蕉6分,亚美6分,
杨慧青:教师不必担心别的教师不了解你,担心的是你不了解别的教师的人格,学养,能力,做事态度等是否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不担心学生不了解或不认可你,担心的是不了解学生,对学生的个性,优势潜能缺乏了解,而不能因材施教.
修养和发展自己,坚持反求诸己,坚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教师不必担心别的教师不了解你,担心的是你不了解别的教师的人格,学养,能力,做事态度等是否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不担心学生不了解或不认可你,担心的是不了解学生,对学生的个性,优势潜能缺乏了解,而不能因材施教.
修养和发展自己,坚持反求诸己,坚持格物(6分)
林老师:一共8题,已经回答完毕的,自己把八题分数加出来等于多少,感受一下孩子们的计算加分吧
张晓燕:会挣钱更得会花钱,王芳老师做的特别好,让我别花钱住酒店,呵呵。今晚在她家留宿。他说,要花钱的地方多着呢。感恩!
白杨:从柳局解读“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句所得:人贵在自知和知他。人总是习惯性抱怨旁人的不理解,殊不知自己也并非理解他人。我们需要的是去了解他人、从而来提升自己的修为,这才是该努力的方向!
我现在所确定的人生方向:不断的修正自己,格物致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所在(5分)
赵月:一种豁达,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伏羲教育对我们来说只是比孩子早学一步,不断的内省反求,感谢生命中出现的每个人,他们的出现带给我们的是不断的积累成长,所以要有一颗平和的心态,内求,不是谁人不识,而是修养不够(5分)
林老师:慧青6分。没有说的是5分
【潜水】伏羲教育许惠欣(3063159160) 21:41:17
有关儒家诚信观的引导合乎道义为标准。
例;我们班梁曦不喜欢学太极,本来答应老师去上太极课,可中途中被高羽赫叫去练乐器去了。当我发现询问梁曦不去上太极课原因,他就把高羽赫告出来了。我就批评他高羽赫和你有仇吗?当时你不愿意上太极课,高羽赫叫住你,不是正邦了你吗?你这是恩将仇报啊,对老师无礼,无信,对同学无恩无义。
丁建青:8、“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我们做伏羲教育的先不要别的教师不理解我们,更应担心的自己的修养各方面的提升,担心的是没有足够的智慧了解别的教师的人格、学养。能力做事态度等是否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张晓燕: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你,担心的是你不了解别的老师的人格、学养、能力、做事态度是否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跟“人不知而不愠”合起来看,一个开篇点题一个结尾总结,都提到了不求别人理解。我想现实中,凡事不求人家拍巴掌,有看不上、不同意、不支持的做法更要感恩。证明自己还不能以德服人啊。我的目标应该是学习、履行伏羲教育理念,真正提升孩子素养。不是要同事送鲜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