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等这么多年,徐老师课程终于上线,这次我们是这么考虑的

 木头1018 2017-03-01


今早 8 點,徐老師課程上線,我們知道有很多人等了N年了。

 

徐老師自己的態度:

 

 

徐老師,您的網絡視頻課怎麼來啊?

 

先讓你看看厚朴一期三年學過的課:

 

別驚訝,裡面有些名字奇怪的課程,只有幾次或一次講座。


不是不願公開到網上,是不適合。互聯網上教會你中醫,我們沒把握。三年制的好多課程,像中醫哲學課、中藥課、傷寒、針灸,都是超過 120 課時的重頭,隨便只把 1 門傳網上,讓你 1 天看 1 個小時,要看小半年的。我們知道,把這些課都公開到網上,收了費,也是只有極少一部分人能看完。免費?更沒人看,北京很多放有國寶的博物館免費,好多本地人沒去過。免費不是中醫推廣大眾的適合路徑,把中醫傳授給對的人,再讓他們去影響大眾,這是厚朴中醫學堂該幹的事。


你信嗎?三十多歲關注養生的人群,每天會刷幾十次朋友圈,但很難每天拿出 1 小時堅定不移的幹一件事。這個大家都懂的,呵呵。


中醫這門學問,尤其有了互聯網以後,從來不缺學習資料,成堆的書、成 G files 就在那裡。三十歲以後,身體吃了苦頭,很多人都會去摸索學點中醫,關門自學這個方式,適合入門以後、有一定中醫知識積累,有中醫技能傍身、有臨床實踐機會的那些人;而對於初學者,資料從來不缺,大家缺的是個明白的老師帶著你,告訴你啥時候該幹嘛,到啥階段該學啥,這是最要緊的,這就是厚朴的方式,這也是過去中醫幾千年的方式。

 

所以,這是網視頻一直遲遲不動的原因,過去很難找到彼此滿意的方式,把厚朴擅長的,中醫最精髓的通過螢幕傳達給你。

 

那現在為啥行了呢?

 

厚朴一期的時候,學堂才 4 名員工,8 年後的現在,厚朴有了 40 名員工,近一半來自厚朴三年制畢業生。他們來厚朴學習前,來自各行各業,如今分佈在厚朴各個工作面。無論是醫療臨床、還是課程教學,還有新媒體和電子商務運營,這些業務都伴隨他們成長在慢慢成熟起來。已經開展一段時間的艾灸課和健康營,面對面培訓了兩千多人,就是他們一起努力的結果。這在兩年前還不敢想。

 

現在,學完厚朴手把手教的艾灸課,你會入群,30 天后會有你的老師在群裡回答你回家練習一個月裡積累的疑問,用語音交流。在家完成幾個階段作業後,填好拿手機拍照,掃碼發回來,五位艾灸老師輪流評估你的水準,決定發畢業證與否。除了艾灸操作必須要手把手教,其它環節都是通過互聯網完成。網在兩年前還沒這麼方便快捷,當時也沒適合的老師做這些。

 

這麼說以後的網絡課程是有人輔導咯?

 

不是說所有,儘量。至少作業、答疑是要有的,學完有人問,是有人管的。

 

【飲食滋味】這門課,絕不是講 A 病吃紅豆,B病吃綠豆。講的是偏抽象更高一個維度的內容。但徐老師娓娓道來,能深入淺出。他的風格你知道,肯定能讓你聽懂。這門課其實是理念的更新,看世界、理解食物和事物的角度會多一個層面,你的腦袋下功夫就行,這並不需要手把手指導,所以先拿出來給大家。

 

以後也會陸續把適合網上傳遞給大家的課程,以恰當的方式呈現給大家。

 

儘管互聯網是個好東西,厚朴一直是量力而為,有多少人幹多少事。文件發給你容易,但學問和本事在你身上紮根難。你們還記得他在國學堂講 receive  accept 的區別吧?

 

這門新發佈的課是啥內容啥定位呢?


新上線的課程是厚朴三年制班第一期 2010 年的飲食滋味,在厚朴課程體系裡,算是打基礎部分,是學習中藥方劑前的前奏。選擇這門偏大眾的課,就是因為每個人都要天天吃三頓飯,卻很難說吃的健康吃的自然,咱們先把最緊迫的需求解決了!


形式方面,是線上播放視頻。一是試水三年制課程逐步推廣,二是試驗網教學新路。

 

注意到了本課程末尾,會從五味過渡到一點方劑組方,大家會依稀看到厚朴的方藥框架。聽起來挺高深,但順著徐老師思路,一點不難。


這樣在家就能學到厚朴的核心了嗎?


建議再輔助以厚朴目前對外提供的,面授還唯恐人學不會的艾灸課、站樁課、天天健身、健康營這些課程,無論在北京、青島、還是以後的其他城市,建議一開展就去學,肯定能大大促進網視頻課的教學效果。在改造你的身體、建立知覺感悟這件事情上,這些動手的課效果更快。不同的課程,不同的維度,不同的作用。(文末閱讀原文連結到這些面授課程

 

那我這樣學就能超過三年制學生了吧?


不可能,天生奇才除外。你自己想為什麼吧。


幹嘛要搞個嘗鮮版?炒作嗎?


為了不浪費您的時間,在 600分鐘全程版上線之前,先讓大家嘗一嘗,我們剪出來 17 段共 43 分鐘,都是徐老師的觀點完整表達,感覺一下風格,門檻很低 39元。這樣做,完全是為了您考慮:

 

·        感覺不合口味,全程版別買,不浪費您金錢、時間。

·        合口味,再買全程版,這點重複量也不算浪費。

·        用低價先演習一下在厚朴淘寶購買視頻課程並開始學習的流程。

 

注意,就連這個 39 塊的嘗鮮版,也把第一小節設定為免費試看,不用付款就能看。 

上下圖片都是課程截圖示意


好意外,為何選擇淘寶?

 

因為發現別的平臺都不適合:有的強制大家新裝 APP,要註冊新用戶,有的播放時候有廣告跳來跳去,影響體驗。還有惡劣的天天給你推送短信。

 

我們發現,淘寶教育界面清爽,倒是個不錯的平臺。95% 的人手機裡都已經有淘寶,不用新裝任何 APP,用個人帳戶直接購買課程即可,去已購買商品列表裡找到它,旁邊比普通商品會多一個 開始上課 按鈕,真是方便啊。在資訊超載的今天,我們不想給你增加新的垃圾資訊負擔。

 

無論是在網頁端還是拿手機端淘寶看,簡單直接,很流暢,畫質出人意料的清晰。另外課程播放授權綁定著每個人的淘寶帳戶,整個流程、邏輯很好理解。一句話,就是用戶體驗很好。


經常查快遞到哪了的朋友,這兒很熟悉吧?課程就是多了一個按鈕

那全程版是咋回事?

 

全程版 3 月中旬推出,還是在厚朴淘寶店上線,時長是嘗鮮版的 15 倍,價格先保密。為啥會晚半月上線?我們在等一個讓你驚到爆的配套工具到位——講義。這裡為何要重點提這個講義?

 

·        為你省時

講義已經列印好了所有知識點,有條理有系統。再不用一邊聽一邊記錄,厚朴學生尤其懂這個苦衷。因為徐老師課程資訊點特別多,想兼顧根本不行。多聽一遍、邊看邊暫停都耗時巨大。應該把大家本來就緊張的時間留給更重要的——家人?站樁?喝茶發呆?

 

另外講義末頁有關鍵字索引表,以後突然想起徐老師提到的某個知識點,先查詢這頁索引,比翻視頻快得多。

 

·        為你增值

結合手機,掃講義裡的二維碼能延伸出更多內容,擴展閱讀,開闊思路。用講義還可以訪問厚朴專門為網學員準備的病例體征庫地道藥材飲片圖片庫等等較為專業的資源(不斷擴充中)。

 

在手機上看延伸內容的優勢在於:會在螢幕上看到比任何印刷技術都更清晰呈現的視網膜級別圖片,這不正是把大屏智能手機變害為利了嗎?看完放下手機,剛掃完碼的紙質的講義就在手邊,順手就能往講義裡手寫添加自己理解的新內容,有沒有很方便?

 

·        為你服務

用講義結合厚朴中醫學堂的服務號,能完成很多互動和問答。目前正在加強這方面建設。

 

·        為你積累

講義是以文件夾的形式提供,便於隨時增加頁面。很多頁面字句間,都留了跟以後的中藥課、經絡課等多門課程結合複用的標記點。大家看到的10112023之類的數字串就是。具體咋用,保密。

 

厚朴的十幾門中醫專業課程,其實早就融為一體,用文件夾講義,並不是記錄點滴,而是能説明學習者輕鬆的、系統的去構建自己的中醫學習體系,這是因為這些課都是徐老師一個人在過去 8 年裡講完的。而別的中醫學習機構,很多老師課程都很好,但沒這麼全靠一人講完所有,就很難去用這個方式。打個比方就是:手裡抓著一把珍珠和身上戴著一串珍珠的區別。

 

這個講義不貴,設定為單獨售賣(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厚朴中醫學堂服務號),這樣滿足只想看視頻不願用講義的人士需求。它能為視頻增值,但它單獨買來看是沒用的,沒有對應視頻配合用不上。

 

以前在 xx 學堂好像買過徐老師這門課,有啥不同?

 

他們刪掉了徐老師課堂上講的段子、笑話、時事,只剪出了精華知識點,並為了解釋這些知識點,揉進了不少圖片、視頻素材,是下了不少功夫。但不理想的地方在於,過多剪輯反而干擾了徐老師的神采。(對 xx 學堂授權期已結束,目前只在厚朴有這門課。)

 

我們覺得,大家本來就是想看徐老師課程的全部啊,所以這次決定:

 

原汁原湯、原瓶原裝、

原調原腔,全程呈現。


不加剪輯,這就是不同之處。(只去掉了極其敏感的話,你懂。)

另外,就是有個相當特別的講義,上面說了。


線上網絡課,為啥要退步到紙筆講義去了,好不環保哦!

 

教育已經可以應用 VR 做教學,夠先進吧?但那是讓你看的更清楚更沉浸而已,VR 在感官層面,拿給猩猩看,它也會興奮不已。而你用紙筆書寫、記錄和表達,屬於更高層面,是你心、意、眼、手的綜合陶冶,是造物主賦予人類的特殊恩賜,請堅持用好它。

 

今天早 8 點上線,我們共同迎接一個新的開始!

 

-----------------

 

徐老師網路課程上線,奔相走告,轉發一下?


感謝萬能的淘寶

剁手這麼多年,不知道還能上視頻課!

上文提到的必須見面才能學會的課程

都在閱讀原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