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旅欧散记209
2017-03-01 | 阅:  转:  |  分享 
  
旅欧散记(209)

芬兰

赫尔辛基(1)



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位于芬兰湾北岸的一个半岛上,三面被波罗的海所环绕,所以被称为“波罗的海的女儿”。



赫尔辛基(Helsinki),芬兰首都,始建于1550年。



赫尔辛基建城于1550年。当时芬兰属于瑞典王国统治,国王古斯塔夫·瓦萨为了与汉萨同盟控制的爱沙尼亚塔林形成抗衡之势,决定在万塔河入口处——赫尔辛基海湾的最内端,即今天赫尔辛基所处位置的偏东北方建立一座城市。



赫尔辛基城内,河泊众多,是一个水上城市。



但这个新建的城市由于原本就浅的内海湾越来越浅,船只根本无法航行,这种黯淡的情形持续了近一个世纪,直到来此观光的总督建议将城市向开阔的海洋深处移动。1640年,城市迁移至今天的赫尔辛基所在地,赫尔辛基终于开始发展,尽管仍只是一个聚居了渔夫和农民的边远地区。之后,俄国沙皇向瑞典挑起战争,使得好运再次远离这个小镇。在经历了1679年的大饥荒、1700-



赫尔辛基港,濒临芬兰湾,芬兰大约二分之一的进口物资通过赫尔辛基港。



1721年的北方战争和1710年的大瘟疫之后,赫尔辛基化为灰烬,人口也锐减。1746年,瑞典决定在赫尔辛基海滨建立芬兰堡,以保卫芬兰残留的领土,这一举措挽救了赫尔辛基城。堡垒的建立吸引了人们对港口的注意力,使其第一次尝到了财富的味道。商人们开始兴建一些石头房子,尽管此时还未铺路,但对欧洲文化生活的兴趣开始萌芽。



著名的赫尔辛基大学



1741-1743年的瑞俄战争,使瑞典势力大为缩小。1807年,瑞俄签订了《哈米纳条约》。1809年瑞俄战争结束,瑞典势力退出芬兰,芬兰成为俄罗斯帝国的自治大公国。1812年,赫尔辛基成为芬兰首都。











献花(0)
+1
(本文系过眼客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