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 徐雪晴4 小时前隔间的设置以及见缝插针地设置储物空间,是关键。 随着现代人生活与工作方式的改变,现代住宅的设计和如今已发生了巨变的办公空间设计一样,也面临着众多调整——扮演好居所和工作室的双重身份,就是其中之一。 居住在特拉维夫一套 58 平方米公寓中的年轻夫妇,就有改造公寓的需求。由于平时在家办公,他们希望工作区和生活区在一套公寓之中能和谐相融,但彼此之间又有明确的界线,使他们能更好地在工作与生活之间实现平衡。 特拉维夫当地的设计工作室 RUST architects 的解决办法是,适当压缩客厅与卧室的空间,在两者之间腾出一小块区域,用漆成黑色的钢架和玻璃搭了一个小隔间。为了保证在工作时,两人互不影响,在这块区域的中部,设计师还增设了一道半透明的玻璃隔墙,并在工作区的顶部使用了吸声天花板面板。这样的设计,在我们之前曾做过介绍的一套香港住宅中,也有类似的运用。 而半嵌在这个小隔间中部的电视机橱柜兼书架,成了生活区和工作区的连接点,也为这个小面积住宅开拓了一块储物空间。在这套公寓的各个角落,类似的橱柜随处可见。为了节省空间,设计师还在餐厅区的木柜下方,加了两道穿了许多小孔的铁杆,可以悬挂各式厨具。特制的储物间,面积极小,位于卫生间和餐厅之间。 公寓面积尽管很小,不过并没有影响休闲空间的布置。靠着起居室一侧的大面积的玻璃窗,设计师加入了一排木制的储物柜,主人也可以坐在上面,靠着靠枕看书。餐厅的小圆桌和椅子,在用来就餐之外,还可以用于会客。而起居室和餐厅两处敞亮的窗户,改善了整个空间的采光。 在空间的设计上,设计师力求简单,主要使用了木材、漆成黑色的钢架和裸露的水泥。这样的处理可以视为是对公寓所在的住宅楼的建筑风格的一种呼应。
这栋住宅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是特拉维夫白城的一部分。2003 年,特拉维夫白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和世界遗产名录中的许多建筑相比,这些外墙多为白色的建筑其实还很年轻。不过,这些简洁、没有多余装饰、注重功能性的建筑,是当时欧洲现代主义风格的典型代表。1931 年到 1937 年,许多在前纳粹时期的德国包豪斯学校接受教育的犹太建筑师,将所学投入了实践,一共建造了大约 2700 幢这样的建筑,如今约有 1000 栋被保护了起来;体量之大,使特拉维夫成为了世界上这类建筑最集中的城市。 特拉维夫白城中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多用作住宅楼,被隔成了一间间面积不大的住宅。面对业主的新需求,许多公寓或许也面临着调整,而这套公寓的改造是一个值得参考的案例。 题图及文内图(如无注明)均来自 gooood,摄影/Yoav Pel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