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一章 绪论1医学心理学的定义:是研究心理现象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的学科,是根据我国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新交叉学科,它既关注心理社会因素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也重视解决医学领域中的有关健康和疾病 ... 第一章 绪论 1医学心理学的定义:是研究心理现象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的学科,是根据我国医学教 育发展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新交叉学科,它既关注心理社会因素在 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也重视解决医学领域中的有关健康和疾病的 心理或行为问题。 2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一种系统论和整体观的医学模式,它要求医学把人看成是一个多层次的,完整的连续体,也就是在健康和疾病问题上,要同时考虑生物的、心理和行为的,以及社会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3 医学心理学对疾病和健康的思考:(1)人是个完整的系统,大脑通过神经系统将全身各部分联系起来。(2)人同时有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心,身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3)人与环境是密切联系的,人是自然和社会的(4)心理因素在人类调节和适应内外环境活动中具有一定的能动作用。 第二章 心理学基础 1、心理的本质有二:心理是脑的功能,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2、感觉(sensa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是最基本的认知过程。 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适宜刺激:足够作用时间和适宜的强度 感觉的特征:感受性与感受阈限,感觉的适应、感觉的对比、感觉性的补偿与发展、感觉的相互作用、联觉 3、 知觉(percep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特性1整体性2、选择性 3、理解性4、恒常性 4、遗忘规律 ⑴遗忘进程先快后慢,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首先发现 ⑵遗忘往的多少与记忆材料的性质和长度有关(前、倒摄抑制) ⑶遗忘的多少与个体心理状态有关 ⑷与个体学习程度和学习方式有关 5、情绪(emotion): 人受到情景刺激时,经过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判断后,而产生的行为变化、生理变化和对事物态度的主观体验。 情绪基本分类:快乐,愤怒,悲哀,恐惧 情绪状态分类:心境,激情,应激 情感的分类: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6、人格的概念:人格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人格的特征: 1)独特性与共同性2)社会性与生物性3)稳定性与可塑性4)整体性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P30:1)生理的需要 2)安全的需要 3)归属和爱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 7、动机冲突的四种形式P32:1)双趋冲突2)双避冲突3)趋避冲突4)双重趋避式冲突(注意区分) 8、挫折的定义P32:动机受到干扰阻滞、被迫暂时放弃或完全受阻所导致的需要不能满足的 情绪状态,都称为挫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