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编迷恋上印度与中国佛像,光是这次在福建博物院的展览就去了好多回,为了不枉费大把票子钱,当然要做些功课。前天我们先跟大家简单分享了《印度教的宗教和神话》,虽然在印度教面前,佛像不免显得有些落寞,退居一隅,但佛教在中国渐渐形成了如今的禅宗文化,并且深受大家喜爱。 《库木吐喇千佛洞21窟穹顶画》5-6世纪 古印度佛像影响中国有三次浪潮,分别是古印度造像高峰时期的贵霜时期、笈多时期和波罗时期,分别对应中国的汉魏西晋、东晋至唐初、唐后期至北宋年间。今天我们主要与大家说说印度笈多王朝时期佛像雕塑的特点。 图片来源:上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论古印度佛像影响中国的三次浪潮》 笈多时期也是古印度文化艺术空前发达的“黄金时期”。借助笈多王朝的强大势力,古印度的佛教美术先从丝绸之路,后经南方海路大规模传入中国,在中国掀起了造寺造像念经诵佛的热潮。此次浪潮不仅促成了中国佛像的巅峰时期,而且还使得佛像与佛理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在造像上既有师仿,又有新创,师仿之大,新创之多,亦既有前者所能比拟,亦非后者所能望尘。 笈多样式的先声 希腊罗马系、伊朗系和印度系美术的融合体的“犍陀罗艺术” 犍陀罗风格 犍陀罗艺术的兴盛期是公元2世纪,是在印度犍陀罗地区兴起的,将希腊罗马系、伊朗系和印度系美术的融合体,也被认为是影响中国佛造像的重要艺术流派。犍陀罗风格的作品,特征比较统一,尽管发现了难以量数的佛教造像,而形象性制却是相近雷同的。其基本特征是采用古希腊罗马的艺术形式和技巧来塑造佛像,类似与希腊罗马神殿中的神像,神情肃穆内敛,身穿厚厚的长衣。 《菩萨像》 3-4世纪 这是一件犍陀罗风格的雕像,表现悉达多出家前还是太子时期的形象,因此称为菩萨像,这类形象也是犍陀罗艺术中最爱表现的雕像之一, 纯印度风格的 笈多式佛像 笈多时期的佛像雕刻,在继承贵霜时代的犍陀罗、马图拉和阿马拉瓦蒂佛像雕刻传统的基础上,融合印度民族的古典主义审美理想,创造了纯印度风格的笈多式佛像。笈多式佛像在高贵单纯的肉体塑造中灌注了沉思冥想的宁静精神,精神美成为肉体美的内在灵魂,肉体美成为精神美的直接表现。 在笈多时代的两大雕刻中心马图拉和萨尔纳特,分别创造出了笈多式佛像的两种地方样式——马图拉样式的“湿衣佛像”和萨尔纳特样式的“裸体佛像”。 《佛头》5世纪 在佛像头部的表现上,马图拉风格与萨尔纳特风格相似:印度人椭圆的脸型,头顶有密集的右旋螺发且整齐排列,肉髻明显突出。五官:额头饱满圆润,眉毛细长,呈倒八字形向上挑起。眼帘低垂呈冥想状,希腊式高隆笔直的鼻子,嘴唇宽厚,下唇尤为明显,下巴圆润丰满,耳垂拉长呈矩形,颈部三道褶纹,符合佛三十二瑞相的规定。 《佛头》5世纪
《佛头》5世纪 笈多王朝主流地方样式 马图拉样式 “湿衣出水” 马图拉样式佛像身材:颀长而匀称,各部位比例适中,完全遵循了造像量度的规定,衣服单薄贴体,隐约体现出身体的轮廓及起伏变化。服饰衣纹:身着通肩式的僧衣,衣纹通常是比较密集的U字型细线,线条如流水般富有韵律。衣服薄而紧贴身体,犹如被水浸湿了一样呈半透明状,由此被称为“湿衣佛像”或“湿佛”。 《佛立像》5世纪 《佛立像》4世纪晚期至5世纪早期 《佛立像》5世纪
笈多王朝主流地方样式 萨尔纳特 “裸体佛像” 萨尔纳特造像与马图拉样式几乎无二,唯一不同的是佛像衣纹的表象手法别具一格,佛像身上几乎不施衣纹,仅仅在领口、袖口和大衣下摆处翻起一道边以表示穿有衣服。 《佛立像》4世纪 这尊佛立像,身穿通肩袈裟,单薄透明,躯体轮廓清晰可见,腰间系带在左侧打结。 《佛立像》5世纪 《佛立像》5-6世纪 青铜 《佛立像》5世纪 红砂石 《佛立像》5世纪 浅黄色砂岩 其他佛像题材 菩萨 《弥勒菩萨》5世纪 浅黄色砂岩
《菩萨像》6世纪 浅黄色砂岩 大乘佛教时期出现了为数众多的菩萨,菩萨相比佛陀,在头部和身上增加许多装饰。 《观音菩萨头像》6世纪 《莲花手菩萨像》6世纪 浅黄色砂岩 大乘佛教万神殿中,观音菩萨有着各种各样的形式,手持莲花的莲花手菩萨就是其中一种,同时他也是阿弥陀佛的心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