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1世纪,为什么要再读《资本论》?

 存在与思维 2017-03-04

2014年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Thomas Piketty)撰写的《21世纪资本论》中文版的出版,更是引发了资本的研究热潮。该书通过对近300年来西方社会财富收入分布变化的分析指出,资本积累更加不平衡,社会贫富分化更加严重。这一结论,使得人们纷纷对应当下中国经济发展中遇到的类似贫富分化问题来看待资本问题。


你所不知道的《资本论》
要说最早对资本进行全面彻底研究的,当属马克思了。马克思研究资本的结晶——《资本论》,从资本的起源、运行方式和形态,到资本的本质等做了全面系统的研究。《资本论》是马克思花费40年时间,在阅读1500多种书籍、整理400余本笔记的基础上写成的心血之作。《资本论》迄今被译成70余种文字出版,全球累计销售20多亿册。

尽管如此,对于一般民众来说,虽然都知道马克思的《资本论》这部著作,但是并不太了解其中的内容,真正通读过《资本论》的人,基本都是研究《资本论》或者政治经济学的学者,《资本论》的影响更多体现在学术领域。这一方面是因为《资本论》浩瀚三卷本,内容博大精深,对于一般读者来说,要想透彻通读,绝非易事;另一方面是因为,不同的人对《资本论》存在着不同的解读,这里面哪种解读才是真正反映了马克思的本意,对此一般读者难以判断。所以,真正按马克思本意来解读《资本论》,成为一种溯本清源之举。


人大名师压箱底的课程
幸运的是,我国知名的《资本论》研究专家、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邱海平把自己多年的研究心得总结成了一部系统深刻又平实易懂的作品——《21世纪在读资本论》。邱海平老师一直致力于研究马克思的《资本论》,是中国人民大学《资本论》有关课程的主讲教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建设工程专家组成员,美国麻省州立大学高级访问学者,现任中国人民大学《资本论》教学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副秘书长、全国综合大学《资本论》研究会秘书长。

有了这样的前提,我们再来领略马克思对资本的精彩研究就容易得多了,大多数人也就无须再啃《资本论》原著了。无疑,这减轻了很多人的负担。同时还能让我们对于当代许许多多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找到思想的灵感。例如:

★ 当前世界经济波动,是否应验了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
★ 资本积累引发的经济结构的变迁、资本重组与就业形势的变化,如今有着什么样的表现形式?
★ 如何通过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经济增长内涵?
★ 用什么标准来指导分配制度的深化改革?
★ 利润率平均化规律怎样影响着产业的重组与兴衰?
★ 股份制改革、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原则是什么?
★ 混合制改革怎么改?
★ 对于虚拟资本的投机性,如何防范金融风险,加强金融监管?
★ ……

作为全球资本大鳄的索罗斯,其床头多年来摆的都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其中国事务私人顾问和代表曾问他为何阅读这些书?他说这些人的著作改变了人类的进程。索罗斯的金融理念是建立在他的哲学理念之上的。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的研究,充分体现了马克思的哲学观、历史观和方法论。所以说,21世纪我们不仅需要关注资本,更需要再读《资本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