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试用《运动解剖学》论证天下武术只有二项内功

 昵称7614349 2017-03-05

李贤康武术学的博客


试用《运动解剖学》论证天下武术只有二项内功

                                          李贤康

   提要:內功在中国武术中很玄,也很神秘。那末究竟什么是内功?中国武术有究竟有哪些内功?这在中国武术理论中没有答案,直至现在谁也说不清,本文则将借助《运动解剖学》理论,揭开它的神秘的面纱。

   正文

一、我的研究的思路

  本人曾经从事海洋潮流予报工作,海洋潮流的变化周期为18.6年。计算某一地区的潮流变化,只须测定当地4天的变化,就可根据太陽、月亮的运行规律,计算当地18.6年中每一天的潮流的变化,也即全部变化。也就是说:

    只要掌握足够的局部资料,就可根据太陽、月亮的运行规律推导出当地的全部变化。

  根据上述研究问题的思路,因此我就想,我学了少林、太極、形意、八卦的一些功夫,能不能:

  根据已掌握的这些内功功夫,从中找出规律,进而推导出全部內功功夫的內容來呢?在内功这个问题上实现万流归宗,或大道归一呢?

  哪末,怎样去找规律呢?

  某天,我在老师家见到我师卢正文先生正在看《运动生物力学》,因此我也开始用《运动生物力学》的方法来思考武术问题。1999年,即退休后4年,又到天津体育学院去进修了《运动解剖学》,再当了一回大学生。

  就这样结合自已所学,再考察《运动生物力学》、《运动解剖学》对什么是内功、有哪些内功等问题进行了探索。

 

二、定义内功

从事研究工作的人都知道,研究首先需要定义,将研究的范围界定在所定义的区域内,避免海阔天空,不着边际。中国传统武术研究就存在海阔天空,漫无边际的现象。最后无法收场,只得用博大精深四个字來自已骗骗自已。

  学过高等数的人都知道,函数有两类,一类是发散型的,一类是收敛型。传统武术研究者,多采用发散方式,最后就没了边际。我则采用收敛型方式,因而触点逐渐缩小,使问题一步步更加明晰。

 给内功二字下个定义

  我们已知内功有三要素要素:意、气、力。

 我们已知三要素有以下关係:

      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意到气到,气到力到。。

 据此我们可以定义

     内功:意、气、力三要素相合的功夫。

 你可能不以为然,那不要紧,就算抛砖引玉好了,期待你的更佳方案。在你的更佳方案未出台之前,暂时保留如何?等你的更佳的方案出台以后,就听你的。好吗?

三、中国武术只有二项内功的论证

上面谈到意、气、力三要素有意到气到,气到力到这样的关係。由《运动解剖学》肌力有静力性工作状态,和动力性工作状态。于是就有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意到气到,静力性工作之力到。

第二种情况:意到气到,动力性工作之力到。

肌肉在静力性工作时,对抗肌和主动肌共同收缩,对关节进行固定。全身各关节都固定时,不就是武术中称之为“桩”吗!

  动力性工作时,肌肉的工作状态是对抗肌被拉伸,主动肌收缩。

 在古代,肌肉称为筋,又因为筋包络着经脉之表,故称为经筋,根据《黄帝内経》全身共12条经筋,当需要改变运动方向时,就要

改变工作的经筋,也即易经筋。转换经筋的功夫,不就是易经筋功夫吗?

  由《解剖学》获知,我们的肌肉是分层,有表层,深层之分,因此肌肉在动力性工作时,又有表层肌肉工作和深层肌肉工作之分。

 当深层肌肉工作时,由于深层肌肉神经末梢较少,所在在感觉上是骨在动,所以古人称之为骨劲或骨力。这种功夫在形意拳叫做龙搜骨,也被称之为拭骨,因其在感觉上是用肉拭骨。被击打者犹如胶皮包着棍打在人身上一般,会出现一条红紫色的杠子,有煞骨之痛。表层和深层用传统來解释就是阴阳,所以易经筋又可分为陽易经筋和阴易经筋二种功夫。

  陰易经筋是实实在在的功夫,绝非空穴来风,我师大枪杨月波先生练有此功,在传授時我需品尝被击时的煞骨之痛,同样,我习成此功后,在授徒时,也要让我的学生品尝这煞骨之痛的味道,不然怎能相信呀!当然啦!这是教自已的学生,使劲不能太猛了,要卡着点儿,只要有点味就可以了!

  练阴易经筋要求肌肉向骨贴紧,因此会有太極拳所说的敛气入骨的感觉。可见太極的敛气入骨功夫就是阴易经筋功夫,叫法不同而已。

  此外形意拳还有怪蟒脱壳和抽身换影功夫,均为阴易经筋功夫,只是局部性练习而已。

  大家在社会上看到的所谓的少林易筋经,以及各种品牌的易筋经,只要不能实施经筋的转换这一根本要求,那就是是伪品。

 四、小结:

1、内功定义:意、气、力三要素相合的功夫。

2、内功只有“桩功”和“易经筋”二种功夫。

3、易经筋又可分为“陽易经筋”和“陰易经筋。”

 

1:本文初稿在2004年发表,载于《李贤康武术学》第六章,初稿的缺陷在于与传统武术理论的衔接略显不足,本稿则予以攺进。也就是说仅这点点的攺进,经历了8年!

2、关于二项内功的具体修习方法,则请阅《李贤康武术学》第345章,台湾逸文出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