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蒙城,“压封”,也叫“压风”,是指亲邻好友家里建房子上梁封顶时,备贺礼前往祝贺的礼节习俗。
从古至今,对于一个家庭,对于一个人来说,建房子都是一件重大的事件,它不仅要花费掉家中很多的经济收入,而且还要耗费主人相当大的精力,套用现在比较时尚的话说,建房子是一件“快乐并累着痛着”的大喜事,尤其是我国改革开放之前生活水平非常低下的历史时期,广大农村地区因建房子而负债累累的家庭比比皆是,由蒙城的一句民谚“与人不睦,劝人盖屋”,便可见一斑。
“压封”既然是关于建房子的礼节,就先来介绍一下以前的房子,当然指的是蒙城县城的农村建房。
农村建房一般一户人家三间堂屋(正房),房门正中朝南;两间或三间厢房(偏房,做厨房、子女居住、饲养牲畜之用),拉围墙围成院落,这就是很长的历史时期一个家庭标准的住所,也是广大劳动人民终生追求的梦想。
一个村庄的房屋讲究成排成栋,高低一致。蒙城是成排成栋建房最早的区域,被誉为“中花原始第一村”的蒙城县尉迟寺遗址中发掘的红烧土排房,为全国的首例发现,证明在四千年以前蒙城的先人们就开始建成排成栋的房屋了。一排房子还讲究“东不可(蒙城方言,‘靠’的意思)前,西不可后”,意思是东边的房屋不靠前,西边的房屋不靠后,不然的话,据说会给西边的人家带来噩运,也会造成邻里之间的矛盾。最好邻里之间协商一致,“关山”(相邻家庭共用同一山墙)建房,省财省物又省力。
再说农村房屋的样式和质量,大致可以分为土坯起脊房、砖跟脚瓦接檐起脊房、砖瓦起脊房、平房和楼房四个发展阶段,可以说,房屋样式与质量是社会发展进步、人们生活水平高低最直接的反映。
第一阶段是上世纪80年代之前,也就是改革开放之前,那时老百姓的日子过得都很贫寒,房屋都是土坯起脊房。在房屋地基上堆上厚厚的土,上面撒上麦草,泼水,牵牛在上面反复作圆周走动,把土和成黏硬的泥,人们便用着掺和着麦草的硬泥砌成近两米高的房屋四面墙壁,前后墙留下门窗,两端的墙叫“山墙”。工具是一种灵巧的两股叉(泥叉子),还要用它的侧面将墙面多余的泥劈掉,并把墙面整饬光滑。
等墙体晾晒干以后,继续在墙体上方用土坯垒砌,门窗的上面用“过木”搭桥连接,直至垒到设计的高度,两端的山墙要垒出“屋山”。一般不用实墙分隔房间,因为实墙占空间,而是用梁头。梁头是架在两间房屋之间的一根贯穿前后墙的木头,正中竖立一根木柱,叫“站柱”,有两个长度相同的木头呈“八”字型放置,上端固定在站柱的上端,下端固定在梁头的两端,人们给这八字木起了一个既贴切又形象的名字,叫“插手”。
然后用横木将两端的屋山跟“插手”连接固定,横木的数量为7根或9根的单数。最上面那根最直伦最粗壮最匀称最坚硬的木头,叫“脊木”,其他的横木叫“檩条”。屋笆用芦苇或秫秸扎成的把子铺就,上面缮麦秸或茴草。为了防止潲雨,还在外墙面上披上秫藐子(脱去籽粒的高粱穗子)。土坯草房冬暖夏凉,安逸舒适,给曾经居住过的人们留下了永恒的美好记忆。
进入上世纪80年代,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住房也逐步由土坯草房向砖瓦房过渡,这个过渡期间的房屋是砖跟脚、瓦接檐起脊房,墙体外墙面的上下端各镶嵌上5层和7层砖头,房檐向上先缮三排水泥瓦,再向上缮麦秸或茴草。砖跟脚、瓦接檐起脊房看起来比土坯草房时尚多了,也比土坯草房更能经得起风吹雨打日晒。
第三阶段是砖瓦起脊房,出现在改革开放人们富裕起来以后。第四阶段是进入21世纪,砖瓦房已经跟不上人们的需要了,于是,钢筋混凝土构建的平房和楼房络绎而起,共同推进了新农村建设的宏图大展。
下面,介绍以前建房子上梁了。建起脊房“上梁”就相当于今天建平房或楼房的封顶,所以,前去祝贺被称作“压封”,就好理解多了。
以前建房,上梁是建房子所有工序中最隆重的一环。首先选择良辰吉日,要选“双头日子”(按农历计算,如初二,初四,初六等),还有避开“二”和“八”,这与现在多数人喜欢这两个数字的认识恰好相反。主人家蒸“红点子馒头”(馒头顶上点上红点子)和“屋龙”(一种盘龙形状的馒头),准备花生、糖果、鞭炮等,预备酒席,宴请工匠和前来祝贺的亲朋好友。
梁头、站柱、“插手”,都要请木匠加工组合。上梁当天,请先生用毛笔红纸书写“吉星高照”四个大字,贴在站柱上;书写“建房正逢黄道日,上梁恰遇紫微星”、“吉日立柱凝百瑞,良辰上梁集千祥”之类的对联,贴在左右“插手”上;梁头两端悬挂红布条,来渲染喜庆的气氛。
吉日是主人家选定的,良辰大都安排在上午十时左右。这时间,前来祝贺的亲朋好友基本到齐,本村前来凑热闹的男女老少也基本到齐,上梁开始!先是鸣放鞭炮,和着清脆的鞭炮声声,工匠们用绳子将梁头吊上房顶,然后将脊木和檩条一根根吊上去加以固定。接下来就是孩子们最盼望的时刻了——撒馒头,主人家将一馍篓红点子馒头、“屋龙”、花生、糖果、硬币等递上去,由工头接过馍篓,双腿骑在“插手”与脊木交接处,然后将馒头等向屋内屋外地面上撒去,引得大人孩子蜂拥而抢,场面那是相当热闹。
泥瓦匠今天也格外高兴,一来中午东家宴请,自有一顿美餐恭候;二来自己的劳动成果随着“上梁”的工序已初见端倪,怎能不高兴呢。高兴之时,不妨借机展示一下咱的绝活,有的工人身手不凡,可以不借助任何设施,从脊木上来回走动,如行平川,引来人们啧啧称赞,也让村上不服气的同行刮目相看,自愧不如。有的工人会唱戏,琴书、鼓书,豫剧、泗州戏,便会来上几段,博得大家阵阵喝彩。
亲朋好友们则是穿戴一新,“装酒砍菜”(买瓶装白酒,买猪肉“礼吊子”)前去“压封”贺喜,酒肉的数量以6斤、16斤等带“6”为佳,寓意“六六大顺”,万事如意。一上午,男主人一边递烟让茶迎接着客人,一边配合着工匠们的劳动需要。女主人则在亲娘婆母婶子大娘姑娘姨娘妯娌们的帮助下,认真张罗着几桌菜,菜不需过于讲究花样,不需要请专业的厨师,但一定要实惠,要符合“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个吃馍”的要求。孩子们则忙着向邻里借桌椅板凳杯盘碗筷,一拉溜将桌凳摆放在院子里和树荫下。
中午吃饭一般比较晚,大约在下午2点钟左右。一是因为做饭做菜需要时间,二是工匠们总想把活儿做得精细些,该补的补,该删的删,该修政的修整,该美化的美化,总想以最好的态度、最佳的劳动质量对得起主人的盛情款待。客人们则不会表现出急不可耐,他们或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唠家长里短,或帮助收拾工地上的碎砖烂瓦。等工匠们忙完手中的活儿,厨房里连催三遍吃饭,大家伙才洗手净面,开始畅饮起来。
一时间觥筹交错,杯盘狼藉,只喝得太阳的脸红红的,只喝得鸣蝉的嗓子哑哑的……
作者:雪泥留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