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脏躁(神经官能症)医案

 清茶清清 2017-03-06
女,65岁,4月6日初诊。
主诉: 头晕、心慌间断性发作10年,加重2个月。
现病史: 10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心慌,以后每因劳累、情志不舒或阴雨天症状加重,每次呈发作性加重,表现为脘胸堵、嗳气、欲喊叫,喊出则舒,四肢乏力,尤以双上肢前臂内侧为著,患者形容似有虫爬,每次发作持续1~5小时,近日发作频繁,每日3~4次,阵发性头晕,上颌区麻木,有时有饥饿感,眠可,大便溏,3~4次/天,食欲佳。面色萎黄,语声有力,太息偶作,脉沉细,舌淡红,苔白微黄。
既往史: 4年查头颅CT示腔隙性脑梗死。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病史。
辅助检查: 4年查脑血流图示脑供血不足。颈椎X片示轻度骨质增生。血糖正常。T3、T4正常,甲状腺正常。
中医诊断: 脏躁 (肝郁脾虚)。
西医诊断: 神经官能症。
治则: 健脾益气,疏肝解郁。
处方: 百会,巨阙,肓俞,期门,大敦,章门,水沟,大陵。
方药: 浮小麦30克,大枣10克,香附10克,郁金10克,菖蒲10克,远志6克,苍白术各10克,云苓10克,党参10克,甘草10克,琥珀粉1.5克冲服,黄精10克。水煎服,1日2次。
治疗经过: 4月10日针1次后,患者自觉胃脘部不适明显减轻,仍有头晕,肢体窜痛。针加神庭、心俞、肝俞、脾俞,大椎、肝俞、脾俞三穴放血拔罐。治疗20天后,自觉诸症减轻,缓解如常人,时有头晕、心慌发作。针刺同前,继服汤药。针刺治疗1个月后患者诉近日有空腹饥饿感,恶心、心慌、嗳气、不思饮食,脉沉弦,苔根黄。针刺同前,同时给予汤药: 党参10克,白术10克,陈皮10克,法夏10克,黄芩10克,木香10克,腹皮10克,竹茹6克,香附10克,知母10克,郁金10克,菖蒲10克,砂仁6克,甘草10克。水煎服,1日2次。
治疗45天后,患者诸症缓解,仍有乏力、善太息、胸闷、憋气、晨起头晕。针刺: 百会,水沟,巨阙,期门,章门,天枢,内关,足三里,阳陵泉,太冲。方药:浮小麦30克,大枣10克,香附10克,郁金10克,菖蒲10克,远志6克,苍白术各10克,云苓10克,党参10克,甘草10克,琥珀粉1.5克冲服,黄精10克。水煎服,1日2次。经汤药、针刺治疗3个月后,患者胸闷、憋气、乏力症状明显减轻。
按: 本证以督脉、手厥阴、足厥阴经穴位为主。头为诸阳之会,百会为督脉穴,为手足三阳、督脉、足厥阴经交会之处。督脉“入络脑”,有镇静安神的作用,为治疗脏躁的特定穴。《针灸大成》 中记载: “百会配水沟,治嘻笑。” 巨阙为心之募穴,与心俞相配为俞募相配,有补益心气、调理气机的作用。期门为肝之募穴,为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有平肝潜阳、疏肝健脾的作用。天枢、足三里、巨阙三穴合用有健脾益气、和胃降逆的作用。配以阳陵泉,加强疏肝行气之力。太冲为肝之原穴,清泻肝火。诸穴合用,共奏健脾益气、疏肝解郁之功。针刺治疗的同时配合汤药甘麦大枣汤加减,提高疗效。
本病在于心肾脾经,属内伤虚证,故虽有火而不宜清降,有痰而不宜温化,当以甘润滋养之法为主。本病之发生与素体脏虚、阴液不足有关,平素宜服滋阴润燥之品,忌服辛苦酸辣之物,以免灼伤阴液,导致阴虚火旺,热扰心神。生活要有规律,要注意摄生,避免紧张和情绪过激,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心情要开朗,愉悦。在治疗过程中可配合精神心理疗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