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伦之行

 百合仔 2017-03-07
多伦之行——山西会馆1,历经了200多年的风雨,山西会馆不仅是当年晋商在多伦地区生活的缩影,也是晋商留给多伦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

在北京就知道多伦有个山西会馆,其规模不小,究竟如何还得到现场才能得知。山西会馆位于多伦县城南,由多伦大街转向上都南路过了彩虹桥,右拐沿西一环一直向南,不远处便能看到一座彩绘牌楼,这就到了景点。

山西会馆,是多伦保存比较完好的清代古建筑群。据悉,当年康熙征讨葛尔丹,为了军需,允许沿途商旅向清军出售马、牛、羊、骆驼等物。多伦会盟后,清政府对多伦旅蒙商人十分重视,丰厚利润使得山西、陕西、山东等地的商人蜂拥而至,多伦成了一座北方商品的集散地。在多伦商业鼎盛期,注册的4000余家商号中,山西人商号就占上千家,拥有的资产占到一半以上,所以说山西商人是当时多伦财富的主要创造者。他们靠着诚实和勤奋,用牛车和骆驼将内陆的丝绸、瓷器、茶叶、铁器等运到蒙古草原的各个部落,再将草原上的羊毛和牲畜转销到关内各省。

山西会馆,始建于清乾隆十年(1745年)距今已有260多年的历史,由山西籍商人集资兴建,是多伦县的山西籍商人进行商务活动、同乡聚会、娱乐等活动的场所;也是多伦古商业兴衰的一个缩影。

多伦之行——山西会馆2,伏魔大帝是关羽封号,故而多伦山西会馆也称“伏魔宫”。图为山西会馆大山门前新修复的大牌楼,东西两侧各有小牌楼一座,雕梁画柱,颇为壮观。

多伦之行——山西会馆32008年,山西籍后裔北京晶鼎聚龙集团总经理钱小虎出资,重修山西会馆,复建五座牌楼,竖旗杆,彩绘钟鼓楼,置钟鼓,修复建筑群的檐头、重塑金身关公等人物像。图为山西会馆的二山门,东西两侧建有钟鼓楼。

多伦之行——山西会馆4,二山门前有一对石狮,是晋商数百年在多伦行商、生活的见证者。

多伦之行——山西会馆5,二山门,也称义门,门上“忠义师表匾额,显示了晋商的诚信和义气。

多伦之行——山西会馆6,二山门前广场上建有一个大戏楼,据悉每年五月十三日关公磨刀日起,大戏楼便开台唱戏,一直唱到秋后天凉。

多伦之行——山西会馆7,从二山门通过两侧的走廊可以抵达过殿(也称忠义堂),堂门上挂有“赢得富足”的匾额。

多伦之行——山西会馆8,站在过殿望二山门,山门后建有门亭,这门亭具有构成中国建筑的屋顶、台基、梁、枋、柱、等等要素。

多伦之行——山西会馆9,过殿前廊两侧立有石牌,记录着当年建造会馆时,各位捐赠钱物的晋商大名。

多伦之行——山西会馆10,义门和忠义堂前都摆放着各种兵器,这可能和各地的关公庙兼有的共同之处。

多伦之行——山西会馆11,忠义堂是晋商议事的地方。山西商人的诚实、信义、勤劳在感染当地的蒙古族人的同时也得到了其他民族的认可和赞誉。多年来,旅居多伦的晋商一直与其他各族人民和睦相处。

多伦之行——山西会馆           12,过殿北门。过了这道门便是进入关帝庙了。

多伦之行——山西会馆13,站在过殿北门,一直向南望去,一直可望到大戏楼。会馆的主要建筑布局均在一条中轴线上,与周围的建筑形成对称。

多伦之行——山西会馆14,由过殿北门向北,便是关公殿。

多伦之行——山西会馆15,关公殿前有一六柱殿门,雕梁画栋,飞檐彩绘,十分讲究。

多伦之行——山西会馆16,殿门上挂有“亘古一人”的匾额,以表达对关公的敬意!

多伦之行——山西会馆17,与全国其他地区的山西会馆一样,该馆里面供奉的主神依然是关公。每个月的初一、初五、十五是山西商人进香的日子,这3天,关公殿前烟雾缭绕,真个会馆热闹非凡。

多伦之行——山西会馆18,关公殿殿门的梁上绘有的龙纹图案。

多伦之行——山西会馆19,关公殿殿门横梁上的木雕荷花。

多伦之行——山西会馆20,关公殿大门上的祥云门簪。

多伦之行——山西会馆21,关公殿正脊中央,立有金象一头。

多伦之行——山西会馆22,垂脊上的的龙头垂首和骑凤仙人和瑞兽雕像。

多伦之行——山西会馆23,在关公殿的西厢房内,设有多伦晋商博物馆,馆内用实物、图片、文字。叙述着晋商在历史上为多伦所作出的贡献。

多伦之行——山西会馆         24,当年晋商奔波在山西、蒙古之间使用过的马车。

多伦之行——山西会馆25,在山西会馆西侧已建成一条文化街,街头的牌楼的两边书写者“利以义制”和“相与共赢”八个字,这就是晋商以忠义仁勇的关公崇拜为信仰,纵横数百年的商业智慧。

   祝大家周末愉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