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田建辉 | 中西医融合,扶正治癌

 whd991 2017-03-09

三 五 〇

这是一次旷日持久的

寻医之旅

晔问

问尊严,问名声

问灵魂,问态度

……

READ ON

田建辉

中西医融合,扶正治癌

人 物 介 绍

田建辉,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首批全国中医药传承博士后,中医肿瘤泰斗刘嘉湘教授学术思想传承人。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评审专家,肿瘤分会常务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上海市卫生局优秀青年医学人才,英国访问学者。美国SCI收录期刊《INTEGRATIVE CACER CARE》、《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中国肺癌杂志》、《上海中医药杂志》审稿人。

系统掌握和践行刘嘉湘“扶正治癌”学术思想体系,提出“正虚伏毒”为肺癌发病核心病机的观点,采用“扶正蠲毒”法指导综合防治。善于综合运用中医药和手术、放疗、化疗、生物疗法、心理疗法以提高肿瘤患者疗效。尤其擅长肺癌以及妇科常见肿瘤如卵巢癌、宫颈癌的综合治疗。

先后获得2005年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三项。发表科研论文7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2篇。目前承担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在内的省部级课题5项,系统深入揭示“扶正治癌”防治肺癌的免疫机制。

采访笔记

他的书桌上是一部《老子的心事》,他的老家在中原,墨子故里,离老子故里鹿邑县是300公里,离医圣张仲景的故里南阳是130公里。他说,这辈子,一定得常去顶礼先贤,烧几柱高香。“中医人离开道,走不远。”

田建辉,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首批全国中医药传承博士后,中医肿瘤泰斗刘嘉湘教授学术思想传承人。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评审专家,肿瘤分会常务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上海市卫生局优秀青年医学人才,英国访问学者。系统掌握和践行“扶正治癌”学术思想体系,提出“正虚伏毒”为肺癌发病核心的观点,采用“扶正蠲毒”法进行防治。善于运用中医药和放疗、化疗、生物疗法综合治疗以提高肿瘤患者预防术后转移、提高综合疗效。尤其擅长肺癌以及妇科常见肿瘤如卵巢癌、宫颈癌的综合治疗。

“肿瘤治疗,高明的西医会主动接受中医理念,而高明的中医也会主动接受西医理念,因为中医和西医,目的都是为了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只不过,中医更重视宏观,西医更重视微观,把两者融合好才是最高层次的医生,疗效才会达到最好。”如现代肿瘤大家吴孟超院士、樊代明院士无不如此,他说。

他是肿瘤泰斗刘嘉湘教授的博士后。从产生念头到最终归入刘师门墙,他用了十二年。“扶正治癌,调护正气,这是老师的核心思想,是老师治疗肿瘤的道。”

在他的论文里,曾对“扶正治癌”的学术思想做过系统深刻分析,“是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指导,以人为本的学术体系。道家思想对中医的影响至深。《内经》开篇即强调道,法,术的重要性和次第关系。”

从一个针灸医生,到如今研究肿瘤的中医学者,从豫西小镇到上海滩,这一路上的坎坷不必赘言,他说,他有牛的韧性和鹰的敏锐。“认准了,我就一头扎进去,坚持到底。坦白说,我抓住了最好的机会,而中医的发展,如今也正走在正途,从中西医结合到中西医融合,这一步走了几十年,中医的自信心逐渐恢复。”他说,如今是中医最好的时代。

他挺安静的,这是我对他的直觉,而且,我认为,这是一个好的中医医生,必须具备的品质。“在病人面前,忘掉自己,你这般模样,病人也心领神会。”

在病人面前,他是有洞察力和驾驭力的,眼神专注,直视对方双眼,三指扣住寸关尺,他就开始听对方絮叨,一直到所有的紧张,委屈,恐惧,不甘都倒出来了,对方长出一口气,他也就徐徐道来。“都是刘老师教的,调神。好中医一定会调神,有人说,只要坐在刘老师面前,不用看,病就好了一半,我在学老师的精髓。”

研究肿瘤多年,在大师身边耳提面命,他渐渐悟道对肿瘤的治则是:正虚伏毒,重视的是无形阶段的功能调控,从而预防有形实积(瘀血毒,脂毒,癌毒)发生。尤其适合于肿瘤高发和早期患者转移的预防“这理论,源自于对老子《道德经》第一章:“无名,万物之始也。”的理解。

而对于做人,他又有另一种解读,也是来自《道德经》,第八十一章: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圣人是不存占有之心的,而是尽力照顾别人,他自己也更为充足;他尽力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自然的规律是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伤害它们。圣人的行为准则是,做什么事都不跟别人争夺。)

他跑半马,成绩是2小时16分57秒。他说,很享受在跑步时候的忘我的安静。

1

田建辉出生在河南平顶山鲁山县的一个小村庄里。那时候,村里住着一名祖传老中医,名声不仅在十里八乡村民的耳朵里叫得响亮,还被尊为县里的四大名医之一,写进了县志。老人家生得鹤发童颜,仙风道骨,治疗不孕不育尤其厉害。幼年时期的田建辉,不仅看到劳苦大众求医,甚至常常见到那些县里和驻地部队领导坐着吉普车一路扬尘,停在陈老中医家门口慕名延诊。这个场景被田建辉看在眼里,他的心里生出了许多波澜。见得多了,他的心里萌生了学中医的想法。

1988年,田建辉如愿考入安阳市中医药学校开始系统学习中西医学知识,学习成绩常年位列前茅。1992年开始这针灸临证,1996年又考入了河南中医学院得以进一步提高。针灸简单方便,成本低,见效快,加上有一些武侠情怀在里面,田建辉学起来一直兴致勃勃。“古龙、金庸的小说中,经常提到各种穴位,学用中医二十余年后发现,穴位可以调动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最能体现中医学的核心理论。”

为继续提高自身学业,1997年考上中原针灸名家,针灸协会副会长孙六合教授研究生继续深造。孙六合对穴性研究深有体会,针药结合治疗疑难杂症更是得心应手。尤其用穴位贴敷治疗恶性胸水、腹水是一绝。当时,河南省肿瘤医院的病人,放化疗后副作用多,开始寻求中医治疗。孙六合教授从灸的角度切入研究肿瘤,用处方熬的膏药,贴在病人腹部穴位上,控制腹水,甚至可以让腹水消失。“当时其他医生都会对病人说,这个肿瘤很容易出现腹水,去找孙教授,让他配合治疗一下吧。”但是,穴位贴敷对化疗后减轻副作用有效果,无法彻底控制肿瘤的作用有限,这让田建辉意识到了中医单一手段治疗恶性肿瘤的局限性。

2
扶正治癌,形神并治

完成硕士论文的期间,田建辉在河南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实习了一年,受到中西医结合名家邵梦扬教授、杨峰主任的影响,他在第一线真正接触到了肿瘤是怎么治疗的,以及面对大部分效果不佳效果时的无力感。

这一年,对他的影响非常大,他开始思考,无论做中医还是西医,怎么才能真正解决肿瘤患者的问题?“我希望挑战疑难。当时那些肿瘤治疗方案效果都不好,很多人在尝试中西医的方法,但如何在深层次融合,会不会更好?”

带着这种想法,他考取了博士继续深造,瞄准了多年来一直被公认为中医界泰斗的刘嘉湘教授。当时刘嘉湘教授已经名扬天下,田建辉以第一名的成绩,想拜到他的名下,但因为当时机缘未到,他便转而做了刘教授弟子施志明教授的第一位博士生。

博士期间,得到授业恩师施志明教授从学术和生活上的关怀,施志明教授师承于刘嘉湘先生,在妇科肿瘤方面有独到认识,对临床疑难重症的处理也别有心得。田建辉至今仍记得恩师深夜亲自在病房指导他抢救1例重症淋巴瘤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经历。时至今日,田建辉患者中逾半是妇科肿瘤患者,无不与恩师无私传授有关。

2002年,恩师施志明教授还安排他开始跟诊刘教授抄方,直接接触到刘教授学术上非常成熟的思想。“刘师的病史是非常清晰的,症因脉治一以贯之的是扶正治癌理念、理法方药条分缕析就像教科书一样,导师当时为带教学生,当时一上午限号10人,让我们先出处方,然后他点评,这样提高很快。我们学生也会把抄写的东西视为珍宝,带回去整理,写一写体会。抄方期间,我写了一篇论文,主要是刘教授注重脾肾治疗肿瘤的经验发表在《上海中医药杂志》。看完之后,老先生很高兴。”

刘嘉湘教授一派大家风范,学术上精益求精。他的学术观点,用药特点是“扶正治癌”,认为恶性肿瘤就是因为人体正气亏虚为主所致,倡导通过对机体正气进行评估,来判断一个人是否容易发病,病情如何。2013年,为了抢救名老中医的宝贵经验,国家设立了专门的中医药传承博士后项目,田建辉终于圆了自己当年的梦想,师从刘嘉湘教授攻读博士后学位。得到刘师的无私传授。并且在此期间,在中国中医药报上连载了多篇文章,从“道”、“法”“术”系统阐述了刘嘉湘先生治疗肺癌的学术思想。

中医是注重形神并治的,即是说,不仅要治病,还要治病人的神。如此一来,医生对患者的态度,语言中的细节,就变得十分重要。“有人说,看到刘嘉湘教授以后,还没治病,病就好了一半。他对患者的每句话都是深思熟虑的。他说,很多患者的病是吓出来的,肿瘤指标稍高一点,就被吓唬说要开刀。所以,刘教授就会对这样的病人说,你不要这么紧张,你又不是医生,换一个医院再查查,指标可能就低下来了;有时候睡眠不好,某个指标也会高——听他一说,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就缓和了。这个就是治神——负面的情绪会抑制身体的免疫功能,越害怕的人,越容易出问题。天天在纠结,不生病都难。现在国外肿瘤科已经有了专门的肿瘤心理专家。”田建辉说。

3

人体自出生起,就有一套非常系统有效的自我保护机制。免疫系统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担当防御外界各种微生物入侵和体内转化细胞(具有转化为癌细胞的趋势)的清除工作。1998年开始,田建辉就开始接触肿瘤免疫方面的研究。传统中医素来注重维持患者自身的康复能力,尤其是免疫系统功能。免疫系统功能正常,可积极有效清除肿瘤细胞,对肿瘤进行清除,预防转移。而现代临床肿瘤学也已经进入免疫治疗时代,田建辉认为,这与中医的观点不谋而合,甚至可以说,这是向中医理论的回归。

田建辉认为,肿瘤是全身性疾病,这一点无论是中医界还是西医界,都已经达成了共识,所以在治疗时,必须要有全局观念。就是说,对于疾病不但要强调辨证论治,也要重视辨病论治。西医往往可以把肿瘤分期,病人存活期说得很清楚,而中医医生喜欢说“辨证论治”,实际上,想要达到治疗效果,眼里不要有太多中西之分。只要能把病人治好,用的是中医还西医方法,本来就是不应该有区别。

“过去西医的观点是,对肿瘤进行对抗性治疗,有了肿瘤,就想办法杀掉它。但肿瘤学界经历了这么多年的发展,思路已经悄然发生了改变,西医肿瘤医生的治疗观点也跟中医越来越相似了,可以说,肿瘤的治疗越来越往中医回归。很多时候手术做完以后,医生会说,你抓紧到龙华医院去吃中药吧——他们已经认可了肿瘤病人要长期存活,治疗需跟中药配合。这是中医肿瘤学百年不遇的发展机会。”

只要患者疗效好,就不要有中西之分。但是田建辉认为,作为一个肿瘤科医生,对于中西医的理论和体系都一定要了解清楚。他是中医出身,但他作为上海市第一批优秀青年人才,他先后到复旦大学肿瘤医院和英国利物浦大学学习肿瘤免疫。“现在大家都知道,肿瘤领域的治疗,指南是美国的NCCA指南,但是我对学生讲,要想疗效好,必须是基于指南而高于指南。首先对指南有一定的了解,知道它的优劣,因为无论中药还是西药,最后都要用到患者身上,有了集中的反应,才能进行综合考虑和改良。如果对放疗的副作用都不知道,那要如何判断呢?所以,我一直基于指南而高于指南,不断地找自己的知识的盲点,进而去丰富我的知识体系。医学界有一个特点:越是医学大家,越对中医认可。反而是那些小的领域专家,才会有门户之见。”

4

中医学被公认为博大精深,有很多的优势,但是为人诟病的是,大部分理论、治疗方案没有现代数据支撑。所以,从上研究生开始,田建辉就有一个理想:中医药既然能传承千年,其中肯定是有合理成分的,怎么才能把这些合理成分,用现代的语言诠释出来,真正成为人类的财富?

在跟孙六合教授的时候,他就从免疫角度切入。后来拜入刘门,刘嘉湘教授又是免疫研究的大家——他在上世纪70年代初就提出来,免疫功能的调整和恢复是扶正的重要基础,他把免疫功能的维护贯彻到诊疗和新药开发的各个方面,开发中药新药三个,这个记录中医肿瘤学术界仍未打破,无不与对肿瘤免疫的深刻把握有关。

田建辉的研究真正取得突破是2008年以后,在英国利物浦大学接触了一些肿瘤免疫的大家。在两位牛津大学教授的引导下,他开始把临床和学术结合起来。2009年回国之后,他有意识地把自己往学术方面引导,用基础研究和学术影响促进临床。“我做的基础研究,第一,尽可能解决临床问题,第二,尽量回归中医。能为中医做点创新,能解决一些问题,这就足够了。正虚为主的发病理论,是以前刘教授提出来的,我们再丰富一下,目前这方面,龙华医院是走在最前面的。从发病一直到晚期,既有理论模型,又有技术模型,又有治疗体系。”

在博士后培养期间,刘嘉湘先生还鼓励田建辉积极进行创新。田建辉正是在此时机,结合现代医学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正虚伏毒”是肺癌发病核心病机的观点。正虚伏毒,重视的是无形阶段的功能调控,从而预防有形实积(瘀血毒,脂毒,癌毒)的发生。其来源为道德经第一章:“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特别重视疾病“无”阶段的调控。很多病人手术后来进行治疗时,是正常生活和上班的状态,表面上没有任何症状,无法辨证,到底在没有什么症状的情况下,应该用中医的什么理论?这是临床给我们提出的挑战,我们必须积极应对,这就是“正虚伏毒”观点提出的需求基础。

肿瘤治疗,生存期是第一的。生存期指的是人的生存期,而不是瘤的生存期。这后面隐藏的逻辑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中华文明最典型的特征之一,“扶正”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基础,这承载了中华文明的核心理念:天人合一,以人为本。“放在实际的治疗中,患者即使没有肿瘤发病,也要适当地用清透伏毒的药物,因为是在潜伏。治疗的目的是通过调整正虚,让它永远潜伏甚至清除掉,从而不能发病。现在的肿瘤学界,也接受了中医的理念,开始重视进行维持治疗。”

田建辉团队关于伏毒的研究,最新进展已经登上国际学术交流舞台。“我们在一个肺癌早期患者的血液里面,提到了一个循环的肿瘤细胞。并且培养了二十个月,是目前最长记录。这个结果我们投到了世界肿瘤研究的顶尖会议-美国AACR会议,他们邀请我们去做交流。”

田建辉说,这个研究的结果将会揭示我们为什么要早期清除肿瘤,患者在手术之后,为什么在某些阶段会出现肿瘤转移。“这个事件之前发生了什么?我就是想揭示这个状态。如果把这个状态揭示了,明白是什么在产生影响,我就可以提前去干预,肿瘤就可能不发生、不转移。这就是治未病,预防转移,甚至预防发病,是我们的核心。目前我们已经有了系统的理论体系。”

口述实录

您自己的理论是什么?
我继续正虚伏毒的研究,在刘教授鼓励下,在“扶正治癌”理论基础上,提出“扶正蠲毒”观点,“扶正”即扶助人体正气,“蠲”是消除的意思,毒可能是痰毒,热毒,或者湿毒等。我治疗肿瘤的体系就是刘嘉湘老师的体系,只不过,不同扶正祛邪的药用的时机跟别人不一样。我们过去认为,偏早期的病人,正气亏虚不是很明显,邪毒也不大明显,就不太用攻邪的药物。但是我觉得,只要患者的身体允许,就可以提早来用。当然,老师强调,前提是“攻邪不伤正”,这对此观点我们刚刚在《中医杂志》发表论文阐述。用攻邪的药物是为了让患者的正气长期保存在一个比较好的状态,中医治未病的概念从这个角度来看,就是在“维护正气”。
您做技术科研的原则是什么?
我做技术科研的原则是,必须解决基础的临床难题,这也是跟刘嘉湘教授学习的。当年大家治肿瘤成就感最差的时候,他选择肿瘤,随着科研方向往下深入,他又选了最难的肺癌,继而是肺腺癌。他一直都在找最难的去做,我也在向老师学习,什么难,患者有什么需求,我就做什么。肿瘤免疫研究是很难的,但是我一直都在朝这个方向走。
有些肿瘤不需要开刀吗?
开刀不开刀,我们是基于指南讲的,并且决定权在病人手上,我负责把利弊讲清楚。现在这个病,不是任何一个西医或者中医能够单独解决的,需要大家合力协作。我们现在提出了“中西医融合”,而不仅仅是“中西医结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后就没有中西之分了。有文化自信的人一直说是融合,没有文化自信的人才是跟着西医跑的。在我们这里,我们有一条主线,就是维护你的正气。
您的成就感在哪里?
现在我最有成就感的时候,就是治疗取得好的效果。曾经有一个肺癌患者,肺癌脑转移,做过γ刀手术,当时其他医院医生说,存活期只有三个月了。我给他先用经方治疗,把高热褪掉,之后以扶正治癌的方法治疗,现在维持将近五年。他虽然还是有脑转移,却一直存活着。类似的长期病人很多。
中医要如何兴盛?
目前中医药发展遇到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国家已经为中医药立法,把中医药提高到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因为,目前中医药的发展不但为保障人类健康提供保障,更是承载了复兴中华文明的时代重任。而我们中医人更要认识到中医的“中”就是中华文明的精华,是中医的根。刘先生“扶正治癌”的学术思想就是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核心理念,以“协调阴阳”和“调和正气”为特点的“以人为本”学术体系。作为后学中医人,我们要珍惜中医发展天时地利人和的良机,高度重视中华文化的继承,发挥东方智慧认识生命的独特优势,主动承担起挑战医学难题的历史担当。以认识攻克世界医学难题肿瘤作为对复兴中华文明的贡献。
您以后的目标是什么?
现在我一个礼拜有三个门诊,周三跟着老师学习、抄方,其他时间就在研究所。以我现在的知识结构要多做学术研究,主要目标是肺癌术后怎么预防复发转移,我要建立这方面的中医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国家卫计委的重点是把肿瘤做成慢病,所以我最想做的就是,第一,让中西医都接受这个理论,中医能降低肺癌发病率,或者降低转移率的结论;第二,这个理论能写进教科书里,将来影响到学生的整个思维方式,让真正的中医去解决临床问题。
您觉得这个做起来困难吗?
我们想要解决的肿瘤是历代医家都面临的难题,先师仲景治肿瘤都用二三十味药,也提示肿瘤实在过于复杂了。我做人的原则是从《道德经》的第八十一章得来的:“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老子认为,给予别人的多,我自己得到的就多。现代人觉得,名誉财富是越多越好,所以有很多烦恼。但是老子正好是相反的。
如果中医是一座高山,您现在会在什么位置上?
如果说刘嘉湘教授在山顶,那我就还在山脚下刚刚找到登山的路。肿瘤研究本身的进展就是日新月异,现在最热的已经是免疫治疗。1992年左右,靶向药物的上市,是现在肿瘤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事件。在那之前,我们追求的都是杀伤肿瘤,直接采用对抗性治疗,但从靶向药物的出现开始,就向中医回归了。第一代靶向药物是调节生长信号的,目的是阻断肿瘤细胞的生长信号,所以肿瘤的表现为缩小。后来相继出现了血管生长因子,淋巴管生长因子,到现在开始调节肿瘤周围的免疫环境,思路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而中医一开始治疗肿瘤注重的就是调整体,从现在医学治疗肿瘤的发展来讲,这至少证明中医治疗肿瘤本来就是很先进的,很超前的,只不过我们没有用现代科学的方法把它诠释出来。我觉得,大家应该及早地醒悟过来,我们的东西本来就很先进了,现在要做的,是把西医的东西拿来为我所用,以我为主。

晔问仁医已入驻今日头条、腾讯媒体开放平台,欢迎前往订阅。

如有相关问题需要提问此医生,

晔问仁医 |真实,真切,真相
添加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