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音乐百科:海顿的弦乐四重奏(二)

 街心舞苑 2017-03-09
上期说到

....到了1770年,弦乐四重奏的标准四乐章形式才定型下来(海顿,Op.9)1780年前后,“Quartet”才真正被作曲家们写进标题当中。从此,这个器乐品种才最终进入到发展的黄金时期。


海顿弦乐四重奏“五度”


当“海顿老爹”遇上四重奏


原文发表于三联《爱乐》2015年3月刊



     在埃斯特哈齐侯爵宫廷任职期间,海顿创作了大量的交响曲、协奏曲、室内乐重奏和歌剧、弥撒。但大部分是亲王布置的作业和例行公事,日复一日,心中必有骚闷。此外,他还要完成大量乐队组织上和管理上的工作,和管家婆其实无异。反而是四重奏,让他发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一位撰写过《莫扎特传》的音乐学家曾说:“作曲家碰巧发现一种完全符合自身构想的音乐形式,此种情形并不多见。对海顿而言,四重奏是他抒发自身感受的一种自然形式。”此言不虚。就连莫扎特也承认,他是从海顿那儿第一次学到了写作四重奏的真谛。

看到这句话:“作曲家碰巧发现一种完全符合自身构想的音乐形式,此种情形并不多见。对海顿而言,四重奏是他抒发自身感受的一种自然形式。”琥珀稍微补充一下:如上期所说,交响曲与弦乐四重奏的关系颇为亲密,共同由海顿一人奠定基础。四重奏作为完全固定的形式,在过去300年间竟然丝毫未变,这种组合的经典可以用不可思议来形容。四重奏与交响乐都是“交响思维”的产物,但是交响乐多少带有“宣言”的色彩,作曲家在创作交响乐的时候很自然的考虑公众的感受(也许他们嘴上不说,但是潜意识上也会考虑)。而弦乐四重奏则被看作是作曲家内心的独白,弦乐四重奏的受众群在海顿那时起是社会中“高精尖”的那一小撮人,所以作曲家几乎不用担心观众的接受能力,这让作曲家得以自然的表达心中所想。这种“自然”后来又被莫扎特和贝多芬运用到了全新的层次,自这两位的贡献后,弦乐四重奏牢牢的成为了室内乐中核心,其内容的深度(特别是贝多芬生命晚期“自然”抒发的四重奏)一下子跃升到了抽象音乐的顶点。



(莫扎特)

     海顿究竟写过多少首四重奏,公认的说法是68首。但也有学者将霍夫施泰特(Romanus Hoffstetter, 1742-1815)的“仿作”(Op.3)、“不属于四重奏的四重奏”(Op.1 no.5原为交响曲;Op.2 Nos.3, 5原为六重奏)和《临终七言》的四重奏改编曲(Op.51),以及Op.1 no.0算进来,这就成了83首。还有人认为早期的Op.1和Op.2都还不算是标准的四重奏作品,不能算入,所以就是58首。但不管怎样,如此大数量的四重奏显示了海顿持久的兴趣和创作力,相比之下,莫扎特只写了23首,贝多芬16首,舒伯特18首。

继续琥珀ps:莫扎特、贝多芬与舒伯特的四重奏,特别是那些中期晚期四重奏作品,无论作品的庞大结构、复杂程度还是音乐深度都完全等同于作曲家自己创作的交响曲,舒伯特的死神少女、D887以及贝多芬的晚期六首四重奏完全就是 “四个人演奏的交响曲”,难度之大可想而知。而勃拉姆斯虽然只有3首出版的四重奏,但是他为了创作这三首作品写了大量的(超过20首)弦乐四重奏草稿,最后他亲自销毁了这些不成熟作品。


     我们常说,某位作曲家的创作生涯被划分为三两阶段,最典型如贝多芬。这种划分从某种程度上体现出作品风格和创作手法的变化,也便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作曲家的创作历程。《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2001)的“海顿”词条将其弦乐四重奏的创作划分成两个大时段,从Op.1到Op.33属于早期创作阶段,之后的属于晚期创作。但鉴于海顿每隔十年创作一批四重奏的特点,本文基本上还是按照十年一个时段来作讲述。


Op.1, 2

     在海顿20多岁的年纪,他写出了自己的最早一批弦乐四重奏(Opp.1, 2)。这批作品的产生源自于作曲家与卡尔·约瑟夫·冯·费恩贝格男爵(Karl Joseph Freiherr von Fürnberg)的交往。海顿生于1732年,出生地劳罗(Rorau)位于今天奥地利与匈牙利交界的地方。父母都是工匠农夫,祖辈中亦无音乐家,但家中并不缺乏音乐。家人原本希望这个孩子将来能成为牧师,但他的叔父看出了小海顿有音乐天分,便把他带到镇上的教堂作唱诗班歌童。八岁时,海顿又被送到维也纳,作了八年的圣斯蒂芬大教堂(St.Stephen`s Cathedral)歌手,后来因为变声倒了嗓子,不得不离开合唱团自谋生路。1756年前后,海顿通过女伯爵玛利亚·威廉米娜·图恩-霍恩施坦(Maria Wilhelmine Thun-Hohenstein, 1744-1800),也是他的钢琴学生,结实了费恩贝格男爵,这也成为他创作活动的开始。海顿的传记中如此写道:“男爵在离维也纳仅数里之遥的魏因齐尔有一处房产,他经常邀请自己的牧师、管家、海顿和阿尔布莱希茨贝格到此一起欣赏音乐……他曾要求海顿为他们四人作些曲子,最好是四重奏。”海顿自然不敢怠慢,在之后的几年,他陆陆续续写出十多首四重奏,最终被以Op.1和Op.2作合集出版。

(海顿手稿)


     虽然编号为靠前,但它们肯定不是海顿最早的作品。从曲目编排上看,这两套作品都是以六首为单位编辑成组。这种现象在当时很普遍,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无伴奏大提琴组曲》都是一套六首,海顿后来的四重奏也大多以六首为一组发表(Opp.9, 17, 20, 33, 50, 64, 76),还有他的12首《伦敦交响曲》(两套各六首)。虽然被称作弦乐四重奏,但如果仔细来看这最初的作品,我们很容易看出些有趣的东西。比如,它们都是五乐章的作品,首尾两个乐章都是快板(急板),第二和第四乐章都是小步舞曲,二四之间插放进一个慢板(柔版)乐章;除了中间乐章通常使用属调或下属调,而其他四个乐章都在同一个调性上。当然也有例外,如Op.1 no.3的开头乐章是一个柔版,小步舞曲乐章被谐谑曲替代,而在Op.2 no.4中,中间乐章的调性为主要调性的平行小调。这样的对称结构和大体一致的调性布局也让人意识到巴洛克音乐遗风尚存(海顿的四重奏总有些巴洛克的味道),少数几首还明显保留着上个时代三重奏鸣曲的织体形态,比如在Op.1 no.3的第一乐章中,中提琴和大提琴为两把小提琴的旋律声部提供节奏和和声的背景衬托。即使在这略显幼稚的作品中,海顿已经开始了他的试验,四把提琴间多样的组合方式,新颖的音响效果(拨奏、空八度),还有他最典型的风趣诙谐的音乐语汇,都让听者眼前一亮。海顿最初称它们为“嬉游曲”或“遣兴曲”(Cassatio),这在当时是很普遍的称呼,但显然,乐曲本身已经超越了嬉游和遣兴的范畴。


Op.9, 17, 20

     在海顿创作头两组“嬉游曲四重奏”之后十年,也就是1769年前后,一批崭新的四重奏作品诞生了。这期间,海顿开始了宫廷乐师的生涯,先后经历了三任主顾——摩尔津伯爵(Count Morzin, 1693-1763)、保罗·安东·埃斯特哈齐亲王(Prince Paul Anton Esterházy, 1711-1762)和他的弟弟尼古拉斯亲王(Prince Nicolaus II Esterházy, 1714-1790),并同维也纳一位理发师的女儿结了婚,但这不是桩幸福的婚事。在这组新作品中,我们能明显地感受到它们与之前四重奏的巨大差别。从此,作曲家真正走向了成熟的古典风格四重奏的创作之路。


未完待续





答疑解惑



听出“音乐的思维”的确不容易,琥珀君从演奏者的角度来谈谈自己的体验。


每一位铭记史册的作曲家是数学家,他们熟知“情感”方程;他们是心理学家,知道如何用音符触到听众的内心深处,当然,他们还是画家、诗人、建筑师、历史学家、哲学家,总之他们懂得将他们的“思维”,变成最美好的音乐,表达精神世界。


每一份乐谱都好比是作曲家留给后人的“密码”,演奏者需要像考古学者一样,通过谱面上的信息解读创作者的初衷;像数学家一样研究这些密码间纵向(和声)以及横向(旋律)的排列关系,这时我们会惊叹于这些美丽音乐背后无限精妙的数字关系;像历史研究者一样从作曲家的生活中找到帮助;再借助一些心理学内容推测作曲家的内心世界与性格倾向;对了,基础的时代背景与哲学背景也不能放过。将上述这些客观的、理性的内容与自己主观的音乐判断相结合、找到一种“可能性”,最终通过复杂的思考与演奏技法呈现的独一无二音乐版本,对于听众而言,可能这就是所谓的听“懂”了。


越优秀的严肃的、抽象的音乐作品,包涵的内容就越丰富。这些抽象的音乐相较于其他具象的艺术形式,其经典之处在于,这些作品所思考的问题是经典的,是永恒的,是每个饱经沧桑的灵魂都必将经历的,其中的内容也是最深刻的,最具有启示性的。这些内容如同经典的文学作品,能够折射听者的内心,每个人听到那些无词的音乐时,心中萦绕着不同的、只属于自己的生活与理想。


作曲家将这一切抽象的情感化作音响的完美排列,“思维”这个词中,它代表着一种可能性、一种能量。


我们老祖宗将“知音”作为人与人关系的最高境界,听到一个声音就知道这个人与自己合得来,仔细想一想这背后也说明了两个人看待事物的“思维”的相似。


最后,作为演奏者琥珀需要研究我们演奏的每一首作品。但是如果我们不演奏,只作为听众会怎样欣赏音乐会呢?


实话:听出感动,就足够了。


我们是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