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益百科 | 胃疼 ,可不仅仅是吃得不舒服

 春华秋实之馆藏 2017-03-10

成年人,十个人中有八九个都有胃病。胃病算是个常见病,因为许多时候胃疼会儿就好了,不少老胃病就变得越来越能“扛”。不过,对于人体“保胃战”来说,最怕的就是“扛”。因为被你忽视的胃疼老毛病,有可能会突然“要命”起来。




胃疼不见得真的是胃疼 


你一定有过胃疼的经历,可你想过没?当你捂着胃,告诉别人“哦,我胃疼”时,是真的胃疼吗?


当我们的皮肤受到刺激疼痛时,比如被蚊虫叮咬,大脑会告知我们疼痛的准确部位。我们闭着眼睛,就能准确地摸到正确的“身体坐标”,来抓痒止痛。但当我们的内脏器官受到刺激时,这时候的疼痛“定位”却不会那么准确了。

胃位于上腹部,周围有许多器官,比心、肺、肝、胆、胰、结肠等,它们和胃一样都可能发生疼痛或不适。由于这些器官上分布的痛觉感受器官比人皮肤上的稀疏,所以机体会无法准确定位到有问题的部位,只能模糊地让你感到痛。


 


另外,当你内脏器官发生病变时,会产生一种“牵涉痛”,即在体表一定区域产生感觉过敏或痛觉。牵涉痛有时发生在患病内脏邻近的皮肤区,有时发生在距患病内脏较远的皮肤区。例如胆囊炎、胆结石症发作时,常感到右肩部疼痛;发生阑尾炎时,常觉上腹部或脐周疼痛;患胃溃疡和胰腺炎时,会感觉左上腹和肩胛间疼痛等。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感觉到的胃疼,可能并不是胃疼。而当“胃疼”时,不清楚病因便自行去药店买药止胃痛,当然是不科学的。如果你服用了胃药后疼痛会有所缓解,也并不代表药到病除,因为许多药物包含止痛成分,除了止胃痛,其他痛也可以缓解。



真正的胃病 多数是受了刺激 


除了那些伪胃痛,一般来说,常见的胃病就是胃炎和消化性溃疡。

胃炎是胃黏膜炎症的统称,分急性和慢性。急性胃炎常见的为单纯性和糜烂性两种。前者表现为上腹不适、疼痛、厌食和恶心、呕吐;后者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有呕血和黑粪。慢性


胃炎通常又可分为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和肥厚性胃炎。慢性胃炎大多无明显症状和体征,一般仅见饭后饱胀、泛酸、嗳气、无规律性腹痛等消化不良症状。确诊主要靠胃镜检查和胃黏膜活组织检查。许多病因,如饮食不当,病毒和细菌感染、药物刺激等均可能引发本病。

还有一种胃部病变是胃溃疡,因为与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和临床症状有许多相似之处,往往诊断为消化性溃疡,或胃、十二指肠溃疡。过度饮酒,吃一些刺激食物都可能引起溃疡病的急性发作,出现明显疼痛,严重的话会出现消化道的出血,甚至危及生命。

当然,还有些病也会引发胃不舒服,如颈胃综合征。当颈椎发生骨质增生时,颈椎内的植物神经(又叫内脏神经)会受到压迫。



植物神经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受压迫, 胃肠分泌和蠕动受到抑制,出现口干舌燥,不思饮食,腹胀不适,打嗝嗳气,上腹隐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甚至发展为胃炎;


副交感神经受压迫会出现食欲增强、灼热烧心、泛酸嗳气、饥饿时疼痛、进食后缓解等类似溃疡病的症状。这种病痛在胃,病在颈。所以,如果胃痛久治不愈,也可以看看是不是颈椎出了问题。


老毛病别总扛  小心癌变


很多人觉得,胃疼非常严重才可能是严重胃病。其实,并不是这样,有些严重问题恰恰会悄悄地来。


  胃癌可以算是疾病中的“无声杀手”,可能没有明显症状,却已经有了严重的问题,甚至危及生命。从胃炎到胃癌,胃的黏膜很可能经历了炎症(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异常改变(肠化生、不典型增生),最终出现单个癌细胞。



胃癌和其他的胃病症状很相似,比如上腹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但胃癌总是会复发,而一般的胃病只要过几天就好了,所以如果自己有老胃病的或者是胃经常会不舒服的,就要注意了。

中国是胃癌的发病大国,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14全球癌症报告》,全球42%的胃癌发生在中国。胃癌已成为国人癌症发病率前三位的癌症。专家指出,我国胃癌年轻化趋势明显,其主要原因是年轻人的不健康饮食习惯和较大的工作压力。加上胃癌发病初期表现不明显,不少年轻患者总是等到胃疼得“扛不住”了才去医院,结果耽误了病情。


胃里的“盐酸”爱惹事 


我们的胃液会持续分泌盐酸,也就是胃酸。胃酸能杀死食物里的细菌,确保胃和肠道的安全,同时增加胃蛋白酶的活性,帮助消化。胃酸也有防御作用,可以清理一些进入胃里的细菌真菌、寄生虫等。

当胃酸不够的时候,细菌可能会在胃或小肠中过度生长,影响消化;但胃酸过量时,则会出现吞酸、反胃、吐酸水等现象。

胃酸好好地待在胃里还好,一旦“四处乱窜”就会惹事。

 


如果胃酸“往上窜”,返到食管里,会造成胃食管反流,引起食管及周围组织不适,也就会出现我们常说的“泛酸”“烧心”,还会出现口腔溃疡、胸闷、心慌等情况。食管是鳞状上皮,既不耐酸也不耐碱,如果经常性地胃食管反流,食管可能糜烂,导致反流性的食管炎,再严重点会形成溃疡,甚至食管癌。

除了“往上窜”,胃酸还可能“往下窜”到幽门——胃的下端跟小肠接触的地方,这就会导致十二指肠球部发生溃疡。

一般情况下,胃酸无法穿透胃黏膜,但当胃黏膜受到刺激时,比如幽门螺杆菌感染或者烟酒刺激时,胃酸还会趁机跑到黏膜下面导致黏膜的损伤,逐步发生炎症,在反复的胃酸刺激下还会形成胃穿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