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艳平专栏】笔底“不平”惊风雨

 昵称37088996 2017-03-12

笔底“不平”惊风雨

——波澜的技法

在今夏热气腾腾的里约奥运会上,同为奥运比赛,观众对女排比赛的期待值显然高于其他比赛。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女排比赛悬念迭出,惊心动魄。可见,饶有波澜的比赛更能激发大家的关注欲望。从写作的实效来看,倘能在文章里如女排比赛一般制造波澜,尺水兴波,必定会揪住读者内心,激发读者强烈的阅读欲望,达到笔落惊风雨之目的。

    所谓波澜,是指在写作时运用必要技法让文章一波三折,纡行弯曲,内容富于变化,结构张弛有度,情感起伏跌宕,使行文趣味横生,引人入胜。王安石有诗云:“文章浩渺足波澜,行义迢迢有归处。”清代学者袁枚在《随园诗话》里也说:“凡作人贵直,作诗文贵曲。”可见,写作时如能恰当运用波澜之技,便会让文章成重峦叠嶂,激流险滩之势。那么,如何让笔底生波澜,行文摇多姿呢?

1

层层铺垫法

层层铺垫法,亦称巧铺妙垫法,它是指作文时,为情节的展开,高潮的到来,酝酿气氛,做足准备,铺平道路的写法。层层铺垫的使用,可以让文章的内容丰富厚实,可以让读者更到位地把握文章主旨,恰切地理解写作意图。

鲁迅先生是极善于运用层层铺垫,展开行文,拓宽作品领域,提升文章格调的。他的那篇极有江南水乡特色的小说《社戏》,便是一篇非常典型的运用层层铺垫之法展现水乡少年淳朴美好的小说。文章题为《社戏》,可是相当一部分内容看似与社戏无关。小说一开始,便写出平桥村是我儿时的乐土,在这里可以免念枯燥的“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可以受到各种各样的优待,可以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掘蚯蚓,钓虾,放牛。鲁迅先生不惜笔墨,在前三自然段中,详尽地描述了平桥村成为“我”乐土的原因,透过“我”在平桥村受到的种种优待,这里的淳朴民风已初现端倪。这样写,不但丰富了文本内容,而且让下文写“至于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的,却在到赵庄去看戏”显得顺理成章,又形成观照。表明在平桥村的乐事很多很多,去赵庄看戏是最最有趣的一桩,使文章曲折有致,避免了行文之单调。

可是,高明的鲁迅先生并未就此而止,而是继续铺垫。去赵庄看戏是最渴盼的,想要实现,并不容易。这不,波折来了,“没船”“母亲不同意去”,两大困难造成看戏的阻碍。鲁迅先生深谙儿童心理,写得很真实,很接地气,“这一天我不钓虾,东西也少吃”,“我”以沉闷与母亲和外祖母抗议,表明“我”去看戏的决心。而后一步一步,双喜出现,解决所有难题,终于达成心愿,读者也对社戏充满期待。可是,如愿以偿之后,社戏本身并不精彩,看得人恹恹欲睡,正当我们随着文势情绪失落的时候,看戏后偷豆的情节又让大家情绪高涨,文势张弛有度,一波三折。这些铺垫绝非偏离主题,而是在看似无意的曲笔当中展示他的创作意图,让文章的风象大气深厚,耐人寻味。

除去《社戏》,他的《藤野先生》亦将层层铺垫之法运用得灵活自如。文章一开篇写“东京也无非是这样”,在东京的所见所感,写在东京看到那些不学无术清国留学生的满腔失望,一群毫无救国之志的纨绔子弟,看得鲁迅先生无奈愤懑。在东京,学术氛围无存,失望情绪日增,所以离开东京,去往仙台。这也为写见到藤野先生作了铺垫,正是因为鲁迅怀着报国之志,想学济世之才,才愿辛苦辗转,才有了一段与藤野先生相见相知的交往。这样铺垫,不但让事情的来龙去脉一目了然,也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作者的内心,与作者在思想上共鸣。在仙台见到藤野先生,鲁迅很深情地记述了他与藤野先生之间的交往。可文意并未顺此而下,后来发生的匿名信和看电影事件又为他后来离开藤野先生做作了铺垫,这两件事情给鲁迅的震撼极大,弱国子民不仅仅是体格弱小,而是精神侏儒,所以他决定弃医从文。在这样的层层铺垫之下,不仅仅让我们感受到鲁迅与藤野先生的师生真情,也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鲁迅先生的爱国之心。运用层层铺垫之法,让文章的选材丰富,内容充实,行文曲折,厚重感顿生。

2

巧设悬念法

悬念是在写作中设置疑问,摆出矛盾,以引起读者对内容情节热切关注的一种写作技法。恰当地设置悬念往往让文章扣人心弦,产生一探究竟的热望。 法国著名剧作家贝克曾对悬念作过确切的解释:“悬念就是兴趣不断向前冲、紧张和预知后事如何的迫切要求。”因此,悬念的设置以及解答就是满足读者的好奇心,满足精神上的刺激感,让读者欲罢不能。

法国作家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就有意无意地设置悬念,诱发读者的好奇心。贪玩的小弗郎士迟迟不肯上学去,贪恋路上的风景,看看画眉在树上宛转地唱歌,看看普鲁士兵正在操练,这时的小弗郎士并未觉得普鲁士兵的操练有何不可,他觉得这也是一件很好奇,很好玩的事情,如同看见画眉唱歌一般开心,无知无觉的小弗郎士心智的幼稚可见一斑。这时,都德不紧不慢地来了一句:“我走过镇公所的时候,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这句话引起了小弗郎士的警觉,“又出什么事啦!”一句话让人疑窦丛生,究竟是什么样的事情让大家围观镇公所的布告栏?无端的问句巧妙地设置悬念,为全文布下了棋局。小弗郎士的警觉也意味着这个孩子并非完全的幼稚贪玩,他的个性里有担心,有忧虑,这也使得他在“最后一课”上的转变顺理成章。

紧接着都德进一步运用对比设置悬念,当小弗郎士上气不接下气地跑到韩麦尔先生的院子里,看到的是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景象:韩麦尔先生盛装上课,教室里安静得连钢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镇上的人们也坐在教室里。这些不同往昔的景象究竟预示着什么?究竟是什么样的事情让大家如此反常,悬念进一步加强。当然,设置悬念的关键一点还在于对悬念的解答,只悬不解,只唤不应,会让文章流于片面,同一性完整性缺失。解铃还须系铃人,高明的作家深谙此理,一切疑问以及疑问的解决都交给小弗郎士完成。他观察最后一课,感受最后一课,终于明白:原来这是最后一节法语课了。疑问以及解开疑问的过程,其实也是小弗郎士变化成熟的过程,他的思维路径,他的心理成长,让最后一课成为小弗郎士生命的拐点,对他的思想产生巨大影响,最后一课的意义得到最大程度的彰显。

看来,设置悬念不仅仅是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解答悬念也不仅仅是让读者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而是在设置与解答之间,亦让读者清晰地感知着人物的命运悲欢,以及他们曲折的心路历程,他们的情感思想无形中激发了读者的共鸣,让读者从深层次去解读,去思考,去领悟,作品背后的深广意义以及价值。

莫泊桑的《项链》亦是如此,在所有的悬念以及悬念解决处,玛蒂尔德的成长与走向一览无遗,而她本身的性格与思想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从之前的盲目追求虚荣到后来的承受生活苦楚,进而脚踏实地,一条项链改变了玛蒂尔德的思想轨迹,让她轻飘虚无的人生追求变得深沉厚重起来,某种意义上说,这条假项链既是玛蒂尔德命运的魔咒,也是她重新认识人生价值的福祉。

读文即读人,恰当的悬念设置能让文章变成磁场,让读者对文中人物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深入思考领悟,绝不仅仅只是满足感官的刺激。

3

善创巧合法

巧合法,是指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碰巧相遇或相合,使矛盾骤起或突然得到解决,从而产生文势起伏曲折的写作方法。叙事性文章的写作,要重视表现偶然性的巧合。巴尔扎克认为:“偶然性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家,若想文思不竭,只要研究偶然性就行。”诚然,写作是在必然的素材积累走向成全,但要想让这些素材产生出别样滋味,必定要有偶然性的参与,即要设计一定的巧合,让人物与人物,事物与事物发生碰撞。

世界著名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深谙此法,而且特别善于设计巧合,让人物的个性进一步彰显,《我的叔叔于勒》便是典型一例。正当我们一家沉浸在于勒叔叔带给的希望与信念的时候,聪明的作家安排菲利普一家到哲尔赛岛旅行,恰恰是在风光秀丽的哲尔塞岛上,菲利普一家遇到了衣衫褴褛卖着牡蛎的于勒。看到于勒穷困潦倒,脏脏不堪,菲利普夫妇多年来积攒的梦想成为泡影,顿时灰飞烟灭。在强大残酷的现实面前,他们终于忍无可忍,露出自己的本来面目:“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进一步验证于勒的身份之后,菲利普惊慌失措,失魂落魄,仿佛遇到了一场人生灾难,突如其来的巨大打击让他毫无招架之力;“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   菲利普夫人的暴怒,让她多年来的新仇旧恨一起爆发,希望落空的打击让她几乎丧失理智。作家安排的巧合之旅,在无形中将人物的真实心态暴露无遗,也把小说推向制高点,人物的喜怒悲欢尽收眼底。这样的巧合安排,实际上在促使文章走向高度,促使人物情感得到生发,进而让读者完全沉浸在作品当中,无法拔出。

欧亨利的小说《麦琪的礼物》亦用了巧合法,引发读者的深思和感动。这篇小说最大的亮点在于故事构思之巧合,作家的独一无二的匠心显露无疑。杰姆与德拉彼此深爱,钟情坚贞,但二人的日子过得拮据窘迫。圣诞节就要到了,夫妻二人都想给对方制造惊喜与浪漫,无奈囊中羞涩。德拉费尽心思,决定卖掉自己的一头褐发,为丈夫买礼物。她用心之至,用这笔钱给丈夫杰姆的金表买了一条白金表链;丈夫呢,不惜卖掉祖传三代的金表,二人像心有灵犀,他给妻子买的礼物竟然是一条纯玳瑁的发梳。就这样,阴差阳错地,彼此给彼此挑的礼物成为现实中没有用处的废品。故事何其巧合?巧合的故事彰显着他们二人忠诚不渝的爱情,礼物虽然毫无用处,但他们都在彼此的心里衡量出对方的重量,在逼仄心酸的现实面前,他们纯真的爱情感人至深。这个巧合的故事,并未让读者觉得虚假,而是被欧亨利缜密的构思技巧深深折服,被二人纯粹纯良的爱情深深打动。巧合的安排在于精巧,在于自然,在于妥帖,在于给读者搭建进一步了解作品人物的平台,从而让读者走进他们,触摸他们,思考他们。

4

抑扬结合法

抑扬结合是描写人物或者描写事物的写作技巧,有先抑后扬,先扬后抑之别。“扬”意为褒奖、赞扬,“抑”意为批评、贬低。作者想褒扬某个人,往往不从优势处落笔,而是从相对的角度,对人物的缺点进行描述,从而让人物形象更全面,更丰满,更立体,这是先抑后扬。

鲁迅先生擅长此法,《朝花夕拾》里的《阿长与山海经》《范爱农》都是用先抑后扬的手法展现人物的。拿《阿长与<>

先扬后抑是指作者在表达情感时,先写褒扬之情,再写贬抑之思,先抑后扬往往适合于抒发作者的伤感痛苦、不满哀怨等。许多古诗就用此法,展现诗中人物或者诗人本身的悲情别意。其中,王昌龄的《闺怨》、李商隐的《贾生》便化用先扬后抑之法,寄托某种情绪。“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首诗题为“闺怨”,起句却没从“怨”字入手,而是少妇“不知愁”,一句“不知愁”写出了少妇未嫁之时,锦衣玉食,天真烂漫,不知人间之苦,更不知离乱之思,这当是一个活泼泼、欣欣然的妙龄女子啊!燕语莺啼,春光明媚,这个还值花季的少妇精心梳洗,盛装登楼,自娱自乐,赏玩这一年一度的大好春光。此时此刻,她还沉浸在融融春意里,与春同暖。极目远望,“忽见”陌头杨柳竟不知何时已经绿意渐深,韶华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瞬间涌上心头。想当初,与夫婿折柳送别,已经过去几度寒暑,而今,却不知何时再相见,一个“悔”字将她的离情别绪渲染得淋漓尽致。这首诗在方寸之间,写出了女主人公从天真烂漫到多愁善感,恰如其分地展现了她的心路历程,百转千回,缱绻纡行。

可见,抑扬之法的运用可让文字灵动新巧,变化有致,动人心魄,不但避免了文字的呆板俗套,还让人物的情感九曲流肠,百转千回,读来情深深,意绵绵。

文似看山不喜平,一山更迭一山伏。尺水兴波微澜起,笔底不平惊风雨。文字的最大之美在于变化之美,在于观照之美,在于曲折之美。波澜之技巧的恰当运用,就是让文章避免平铺直叙,避免枯燥乏味,避免一线单调的最佳路径。如果我们在写文时能将材料合理统筹,精巧构思,尺水兴波,便会将万千锦绣的素材演绎得活色生香,熠熠生辉,就会如女排比赛那般跌宕起伏,回肠荡气,感人心扉!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