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缄默不语时,反而听见了全世界

 CSHYJD 2017-03-12

明日周六,少说话,晒太阳 | 第1332期


纸本设色作品,陈其宽[台湾]


  点击收听  


落樱后,游阳明山


作者:周梦蝶

为你读诗:孙大川 | 演员


依然空翠迎人!

小隐潭悬瀑飞雪

问去年今日,还记否?

花光烂漫;石亭下

人面与千树争色


不许论诗,不许谈禅

更不敢说愁说病,道德仁义

怕山灵笑人。这草色

只容裙影与蝶影翻飞

在回顾已失的风里。


风里有栴檀焚烧后的香味

香味在落日灰烬的脸上走着

在山山与树树间-------

同来明年何人?此桥此涧此石可仍识我

当我振衣持钵,削瘦而萧飒。


直到高寒最处犹不肯结冰的一滴水

想大海此时:风入千帆,鲸吹白浪

谁底掌中握着谁底眼?

谁底眼里宿着谁底泪?

多样的出发,一般的参差!


若杨枝能点微尘为解热的甘露

若眉发如霜余的枯叶

萧萧散落归根。霓虹在下

松涛在上。扎一对草翅膀

我欲凌空飞去。


神使鬼差。纵身有百口口有百舌

也难为逝者诉说——

樱花误我?我误樱花?

当心愈近而路愈长愈黑,这苦结

除却虚空粉碎更无人解得!


(《鸟道——周梦蝶世纪诗选》,中央编译出版社)


 - 关于作者 -


周梦蝶(1921-2014),本名周起述,笔名起自庄子午梦,表示对自由的无限向往。台湾诗人。1959年起在台北武昌街明星咖啡屋前摆书摊维生,成为60、70年代台北重要的文化街景。直至1980年,因胃疾而结束21年的书摊生涯。


◆ ◆ 

你置身自然时,除了拍照还做过什么?

请移步图文下方「留言区」


“阳明山”位于台北市近郊,其原名为“草山”,“草山”因多生茅草得名。1950年蒋中正为纪念明朝大儒王阳明便将此山更名为“阳明山”。阳明山因其优美的环境和舒适气候成为台北人的常胜之地。这首诗,正是诗人游历此山的所思所见。

 

这首满是禅音的诗,以其空灵、美妙的意境解放了人的想象力,尤其是诗人那化典于无形的深厚功力实在令人惊叹,这也恰好印证了帕斯那句“每一首诗都是另一首诗”。一首诗的成功在于它鼓励每一个人去独立思考,并提供无限想象的可能,剩下的则交由读者去完成。所以没有读者的诗是不存在的,因为读者就是文本的一部分。

 

时间的流逝和物换星移的悲凉之感像黑暗中的星星一样穿针引线:“问去年今日,还记否?/花光烂漫;石亭下/人面与千树争色”,“在山山与树树间——/同来明年何人?此桥此涧此石可仍识我/当我振衣持钵,削瘦而萧飒。”与此同时,巨大的孤独伴随着诗人的一生,因为语言无法触及的东西实在太多了:“纵身有百口口有百舌/也难为逝者诉说——/樱花误我?我误樱花?”

 

阳明山中“人面与千树争色”之境和庞德那首著名的《地铁车站》:“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般闪现/湿漉漉的黑枝条上许多花瓣”在意境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尽管他们观察事物的角度各不相同,尽管他们站在太平洋的两岸,但他们都同样受益于中国古典诗歌。

 

“直到高寒最处犹不肯结冰的一滴水/想大海此时:风入千帆,鲸吹白浪”正好是诗人“以诗的悲哀,征服生命的悲哀”的见证,也显露了他达观的心态。一滴水最终将汇入大海,一朵花最终将走向凋零,人最终都会走向寂灭,这就是“多样的出发,一般的参差!”,它在某种意义上与帕斯那滴“前进、倒退、迂回,总能达到/要去的地方”的水是同一滴。那么何处才是我们想要去的地方呢?

 

我们要去的地方就在脚下,请打开你的房门,接受春天的邀请,进入洛尔迦《梦人游谣》的仙境,因为“绿啊,我多么爱你这绿/绿的风,绿的树枝/船在海上,马上山中”。

 

文/左安军


- 诗歌音乐 -

 

配乐剪辑自中国青年箫笛演奏家陈悦的作品《岫壑浮云》,出自专辑《乱红》。舒缓悠长的箫声和洁净的钢琴声相得益彰,让人想走到苍山浮云之间赏花烹茶。



▎诗意的人

 孙大川

中国内陆男演员,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刘德华专属配音演员。代表作品有北京人艺话剧《雷雨》《天下第一楼》。参演作品有《你是我的眼》《东北一家人》《幸福里九号》《金陵秘事》《林海雪原》等,目前正在为刘德华新作《拆弹专家》配音。

     

▎明日预告 

明晚10点(3月11日),听众达威为你读爱尔兰诗人叶芝的作品《蜉蝣》。


▎可能喜欢

白岩松《云》吴磊《我选择》|扎西拉姆·多多《星月菩提》|沈磊《不怕冷的冷》|王殿军《蓝蝴蝶》|童蕾《树》星云大师《颂》|北岛《过冬》刘若英《孤独》席慕蓉《山路》《天上的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