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本豆瓣评分9.0的小书,写给还挂念书店的你

 千七njfgs2001 2017-03-12

这本豆瓣评分9.0的小书,写给还挂念书店的你

每一个爱书的人,即便已经充分养成了电子阅读的习惯,心中大概也终归会为书店留一个特别的位置。

就如同我们总忍不住会被谈论书店的文字吸引。

比如这本《书店,可以是全世界》。

小说家锤子曾经有过长达五年的书店店员经历,在这本小书里,承载了他无数关于书店的私人记忆,也记录了书店这门生意背后的许多秘密。

高达9.0的豆瓣评分,是打给内幕?温情?还是更难得的,情怀打底的专业之美?

阅读君截取了书中偏柔软和有趣的部分,期待你读完之后的判断(当然,更期待你读完全书哦~~)

书店,可以是全世界

锤子

书店这种文化产业的核心仍然是生意,不是文化。

大书店和小书店

对于一个书迷来说,书店大小无关紧要。

大型的书店都是综合类的书店,所有的人都能够在此找到他想要的书籍。一个刚刚结婚的孕妇有可能会来找一本关于怀孕期间所要注意问题的书,或者是一本菜谱;一个刚刚升职的银行员工有可能会来买一本关于货币的历史;路过的行人正好走进店里,随手拿起一本本月的杂志付账后马上离开;一位司机停车下来买一份当地的地图……

小型书店则多以人文环境著称,因为资金和营业面积限制,必须放置一些更有价值的图书,省去了去大型书店翻找的琐碎,也得以从更商业的环境中脱离,当然,也没有大型书店的喧嚣。更小型的书店甚至可以根据店主自身的喜好来随意卖他们喜爱的书籍。

大小之间,此短彼长,才是应有的风景。

这本豆瓣评分9.0的小书,写给还挂念书店的你

阅读面足够广,去大书店不是最好的选择,小书店更不是,多辗转一下,是读书和书店存在的意义。

大型书店无法保证像小型书店一样对书籍品种精简,因为无需精简,品种越多,产生利润的空间就越大,即便是那些即时消费的书,也有人需要。并且这种类型的书籍在书店里占据了绝大多数的书架位置。

在中国,小型书店还有一个宽泛的概念:独立书店。多数小型书店的资金是独立的,照此分类算是准确。而人们更愿意拿独立精神来给此分类,如此说来,真正做到独立,难上加难。小型书店在进货折扣上并无优势可言,合作的出版商和发行商也相对较少,这导致部分品种的缺失并不是刻意为之。凡事有两面,也正因为如此,小型书店产品种类缺少更容易做出特点,这种特点甚至成为小型书店“独立”之根本,“个性”之根本,一家真正地独立书店,即便连锁化,也不会家家店千篇一律。如果独立是一种理念和信仰,确实要求甚高,此类人本少之,分散到各个行业则更罕,不如宽容待书店。

书店为爱读书的人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去处,无论是以书为主的书店,还是咖啡店唱片店等一些以书为噱头的空间,爱读书的人不在乎这些,读书不是为了炫耀或者其他,而是因为纯粹的喜欢,他们不会因为书店的大小和形式而失去这个爱好。

偷书

书的丢失永远是书店经营者既想解决也解决不掉的问题。所有的书店都发生过图书丢失的事件,而偷书的欲望似乎和偷情一样,都是与生俱来的。

书店防止图书被盗的措施之一是夹装磁条,图书的出版和生产者并不为此负责。图书进入书店的库房之后,工作人员会将普通(没有磁)磁条在机器上加磁,然后将磁条装进图书中。当顾客从书架上取下心仪的图书走到收银台,工作人员在收钱找钱的同时会将书内磁条消磁,紧接着,顾客就可以安全走出书店。

看似简单的过程,其工作耗人耗时耗力,往每一本书里夹装磁条几乎无法全部实现,每一本新书进入库房最紧迫的是录入工作结束后第一时间进入书店,而不是夹装磁条。众因素交织,导致夹装磁条只能在部分图书实现。这为偷书提供了方便。

其实夹装磁条已不是什么行业秘密,稍微专业点的偷书贼,都会随身携带消磁器,磁条对他们来说完全没有障碍,我见过一个偷书贼,将消磁器带在手心,只需将手掌在书脊上下划过,消磁过程就完成了。

书店每年盘点中消失的书都被认为是丢失的,同残损书籍一样,书店对此也有一个范围,一旦超过这个范围,就被认定为亏损。

这本豆瓣评分9.0的小书,写给还挂念书店的你

或许是最著名的窃书人

先来说普通的偷书贼,他们可能只是偶尔,或者一生也仅此一次,即便如此,因为大有人在,数量上不可小觑。但他们中大多不知道如何有效去除磁条,也有深谙此道者,翻遍全书寻找磁条,一旦找到,就将其扯下。这类人往往占据大多数,防不胜防,具体细节,永远无从知晓。

书店防范的措施之一是在书被售出之后加封条并在图书上加盖出售章,出门时被检查消费小票,没有者,则需要接受盘问。

但如何识别顾客夹带了书,是个问题,书店的的产出比大多按面积计算,所以不少大型书店都取消了存包处,以节省更多面积,如果顾客将不含磁的书放进包里,则很难识别。

但在识别偷书贼的过程中,大多靠店员和卖场巡视,长时间在图书卖场工作的人有其统一特性:看几眼便能记住。因此偷书贼一旦有异样,就有被怀疑和发现的几率。

没有磁条防护,如何保证书不被偷,同样是个问题。仅仅是怀疑并无他用,即便是书店安检,也没有权利让顾客打开自己的背包。并不是毫无办法,最常用的办法是安检人员的口袋都会装一个磁条,当有可疑的人走出书店报警器不响的时候,他们就会拿出磁条,轻轻触碰报警器,只有这样,安检才能够有理由搜查。

这个办法很奏效,工作经验丰富的安检落空的几率非常少,那些也许知道某本书里因为没有磁条所以不担心报警器会响进而偷走图书的人,只有在演技上下功夫了。

更有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有时候,会碰到一些顾客在走出店门的时候触动报警器,被搜查出的所有图书的条形码都被剪了下来,我想他们肯定认为,这些条形码才是导致报警器响的真正原因。

对于专业的偷书贼而言,这些办法则很难奏效了。一年秋天,天气还不算太冷,一个穿着大衣,全身裹紧的男子引起了店员注意,首先他的着装与季节不太匹配,其次他一直在趁机观察身边的人。店员通知了安检,在巡视中,发现此人很小心,基本确定此人是一名偷书贼后,安检要求店员放松对他的注意,当他走出书店大门的时候,安检注意到他的大衣比之前臃肿了一些,基本确定大衣里有书,便一直尾随他进入另一家书店,安检将情况告知另一书店的安检,果然看到了他偷书的现行,即便如此,还是让他走出书店,一路跟随至偷书贼居住的地方,才抓住了他。

安检在这位偷书贼身上发现了十九本书,分别放在自己缝制的大衣口袋里。随后,安检又从偷书贼家里发现了上千本图书,这些图书,几乎全是专业类的大码洋图书和工具书。

即使这样,偷书贼永远前仆后继,有经验的书店不会妄想有一天偷书贼会在世界上彻底消失。还有很多人把图书装进大衣口袋或者包里,当报警器响起的时候,他们不接受检查,只是从容的从大衣口袋或者包里取出那本没有付款的图书,在安检的面前扔掉,再从容的走出店门,就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这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

蹭书

迄今为止,书店仍在为读者能不能在店内自由的摘抄书中的内容纠结。如果一名正在抄书的读者被工作人员制止的时候,这种感觉可能就像开怀大笑到一半突然被人捂住了嘴,身为读者来说,这是令人沮丧甚至是愤怒的事情。如今书店的功能,已经不再像过去那么单一,更多来到书店的人并不是为了买书,而是看书或者其他,对于一些人来说,书店正在渐渐地充当图书馆甚至更多的作用。

书店禁止抄书行为,可能担心读者一旦抄走其中的内容,就会放弃购买。但抄书行为确永远存在,已经有书店借此建立商机,在店内设立供读者抄书的“抄书台”,以借此增进与读者的距离。

很少有真正不喜欢读者抄书的工作人员,在他们的内心,这种行为实无不妥。

如果店员在整理图书的时候突然发现其中的一本书被密密麻麻的拿笔做了笔记,那可真是中奖了,这种情况极为罕见,但作为一名店员,如果没有经历,才真的遗憾。

这本豆瓣评分9.0的小书,写给还挂念书店的你

我所工作的书店,店员的休息室离卖场很近,我们习惯把午饭放在休息室的桌子上,有时到午饭的时间,会有午饭丢失的情况,有一些比较幸运的,在下班的时候,会发现饭盒被还回来。

我还未在书店工作之前,如果在书店看到一本喜欢的书,还没有读完书店就要打烊的时候,我就会把这本书偷偷的塞在角落书架的最下面一格上,或者放进书店里那些可以打开的柜子。当我第二天再来书店的时候,却永远无法在我上次藏书的地方找到那本书,甚至会站起来,朝四下望一望,怀疑是否是自己记错了地方。我是在整理书架的时候连续几次发现同一本书的时候想起这件事情的,我想做过同样事情的顾客并不在少数,他们可能想不到,这些书架与柜子每天都在被整理,那些书籍对店员来说再熟悉不过,即便是对书没有任何感觉的店员。突然多出来的一本书,不会逃过他们的眼睛。

在书店里看见乞丐或者浑身脏兮兮的流浪人并不奇怪,书店不会拒绝任何人,尤其当他们真正去阅读一本书的时候,这真的令人动容。

这本豆瓣评分9.0的小书,写给还挂念书店的你

书店里的流浪汉

我记得有一段时间,每天书店开门之后,都有一个人背着包径直朝洗手间走去,如果此刻刚要去洗手间,你会看到他从包里拿出牙刷等所有的洗漱用品在洗手间的水龙头前完成这些本该在出门前就完成的工作。然后他怀着一脸清爽,在书架前转来转去,很快,他找到那本他满意的书籍,在地板上坐下来,直到吃午饭。

午饭的地点也在洗手间,他从包里取出一个饭盒,蹲在地上,以最快的速度吃完。然后再从书架上把那本书取下来,坐在地板上阅读,直到书店关门。

然后是第二天,第三天……很快,我们所有的店员几乎都认识他了,午饭的地点再也不是洗手间,而是和我们一起。

突然有一天,书店开门营业,小孩子以最快的速度跑到儿童区,大人们则从一楼开始慢慢往上走,人流在每层楼都被分去一些。在人群里面,我再也看不见这个人,在洗手间里,再也看不到他从包里取出牙刷和牙膏,在那个熟悉的书架前的地板上,再也没有这个人坐在地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