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汉时期的扑满——“钱缿”

 青未了tfabd1xk 2017-03-13


“扑满”,即古代的储钱罐,也称“缿”(音‘向’)、“悭囊”等。《辞海》对扑满的定义是:储蓄钱币的瓦器。《西京杂记》卷五“扑满者,以土为器以蓄钱,具有入窍而无出窍,满则扑之。”这些都准确地概括了扑满的性质和特点:第一是用来储蓄钱币的;第二材质是瓦器,即用土烧成的陶器;第三只有投币口而无出币口;第四钱币装满了要将扑满摔碎后得钱。由于扑满是古时民间的实用器,加之其“满则扑之”的特殊性,能流传下来的古代扑满完整实物比较少见。

据史料记载,“扑满”最早产生于战国晚期至秦。根据出土竹简中秦律所记,当时商贩在市场卖货所收的钱,必须投入特制的“钱缿中,散市后将售货款倒出,以便官吏统计收税。这种“钱缿即是扑满的雏型。而称为“扑满”并在民间作为储钱罐使用则是从汉代开始,以后的两千年中,历代均有形制、材质各异的“扑满”使用,一直延续至今。

2005年,辽宁朝阳地区一位泉友转让了我一个特殊的双窍扑满。 此扑满为灰色陶质、有轮制的旋文痕迹,整体呈圆型、圆顶平底,通高120mm、胸径最宽处150mm。下部向内收,平底,最大直径95mm。在扑满的顶部有一个位置较偏,长35、宽4mm的投币孔,在扑满的中部和下部分两排各钻有8个圆形小孔。

此扑满最为奇特的是在其中下部的8个圆孔间开有一个宽46、高35mm的不很规则的大方孔,像是一扇后门;在方孔的左右各有一个小圆孔;方孔的上下又有两个平行突出、上下对称、宽30、长20、厚6mm的半圆型“耳朵”,“耳朵”根部还各有一个上下垂直的小孔。这种设计显然是为了使贮藏在罐内的钱币能够倒出来,钱罐可以反复使用。至于“后门”上下突出的“耳朵”和左右的小孔应是为了固定“后门”的陶片。

这个双窍“扑满”陶质细腻,制作规整,特别是“后门”及“耳朵”等处的制作十分流畅、娴熟。不像民间制作的普通“扑满”那样随意、粗糙,应该是当时地方官府统一制作并强令商家使用的。这应该就是我们一直在寻找的“钱缿”,它的发现对秦汉时期的钱币贮藏以及当时的商业和税收研究都有重要意义

(本文刊登于本刊2013年第五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