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诗词常识例解之十五——炼字

 阳关残雪 2017-03-13

古诗词常识例解之十五——炼字


炼字


古诗词创作中,为了表达的需要,古人在用字遣词时进行精细的推敲和创造性的搭配,使所用的字或词获得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这种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的方法,就叫做炼字。

例如贾岛“推敲”的故事就是典型的例子。

纵观古诗词中“炼字”的经典例子,可以发现,“炼字”就是准确地使用词语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或创造性地使用词语以使词语的内涵更加丰富。古诗词常识例解之十五——炼字


一、准确地使用动词或形容词:


例1.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天仙子》张先(宋)


——云、月、花、影四字写了三物四景,中间又用破、来、弄三字写出三种动态:云“破”而有月“来”,月“来”而有花影,花影引出“弄”字,有“弄”而有花枝随风摇动、抚弄花影的幽雅姿态。王国维赞:“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


例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杜甫(唐)


——“潜”“润”两个动词准确写出春雨无声而来、滋润万物的特征,“细”这一形容词道出了雨的特点。
古诗词常识例解之十五——炼字


二、创造性地使用词语:


例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宋)《泊船瓜洲》


——“春风又绿江南岸”中,诗人曾用过“到” “过” “入” “满”等,最后,想到船上望见的绿色的山、绿色的水、绿色的田野和草木……确定用“绿”字。“绿”字名词活用为动词,兼具了名词动词的作用,既写出了在春风吹抚下江南大地变绿的过程,又突出了一片绿色的特点,语意更丰富。
古诗词常识例解之十五——炼字


例2.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一剪梅·舟过吴江》蒋捷(宋)


——“红”“绿”两词的创造性使用,让人感觉到时间的推移,时序的变化,更有一种青春易逝的伤感, “红”与“绿”道出了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逝的情绪。
古诗词常识例解之十五——炼字


例3.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周邦彦(宋)


——“老”“肥”两词,形容词使动用法,给人无限联想——那黄口雏鸟从昂首待哺的娇憨,到展翅离巢,不是一天一日的时光,定是过足了几月的时光;再一个“肥”字,写出了动态,写出了形态!
古诗词常识例解之十五——炼字


例4.红杏枝头春意闹。——《木兰花》宋祁(宋)


——“闹”字动词活用为形容词,不仅形容出红杏的众多和纷繁,而且,它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点染出来了。“闹”字不仅有色,而且似乎有声,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例5.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太白二十韵》杜甫(唐)


——“惊”“泣”二词的使动用法,夸张地写出了李白诗作的巨大感染力。



古诗词常识例解之十五——炼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